从1994年开始,他便穿行在乡间道路上,收发信件、投递包裹,这份工作一干就是24年,如今他还负责13个村的邮件投递。他,就是贵州省玉屏自治县田坪镇邮政局的乡邮员彭仲春。
彭仲春行驶在乡间组组通道路上
“农村现在变化太大啦!路啊、房子啊、村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彭仲春边回忆边向笔者介绍道,以前的路不好,刚开始参加工作都是靠两条腿去每家每户送东西;后来单位配自行车了,很多时候也还是靠腿走,因为路不好,不敢骑;现在骑着摩托车行驶在“组组通”道路上,一路畅通,不颠簸,灰尘也很少了。
彭仲春询问村民事宜
近日,笔者跟随彭仲春深入田坪镇岩屋口村、彰寨村、金竹村、新华村、南门村等村,切身感受玉屏乡村方方面面的变化。
岩屋口村马山组杨洪林家门前
在岩屋口村马山组杨洪林家门前的道路上,时有货运车辆经过。“这些货车大多数是运送建材,现在各村都在修建筑、修水利设施、发展产业。”杨洪林告诉笔者,以前路况不好,彭仲春是靠腿走,来给村民送信件,记得有几次,走到他家时天已黑,就在他家吃了晚饭睡下了。如今,四通八达的“组组通”道路让城里的物资进村、村里的农货出山,这路于乡村来说,就像是血管于人。血管通畅,人就精气神十足;道路通畅,乡村就生命力十足。
乡村一瞥
在岩屋口村道路旁边的一个山坡前,彭仲春特意停下来告诉笔者,2016年5月的一天,他和其他村民在这坡下一户人家家里躲雨,听见泥石滚落撞击房子的声音,他们赶紧跑了出来,但这户人家的两个老人不幸被埋去世,小孩子也受了伤。“后来政府为保障这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政策让他们搬迁到了田坪镇移民新区。现在这房子拆除了,路面扩宽了,坡面也进行了整治。”
彭仲春驶在乡间组组通道路上
玉屏从2008年开展农村危房改造,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000余户。2016年至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共计安置1495户6204人,通过这些措施,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水平。
远看彰寨村
一路上,笔者看到有些村民家外墙正在进行粉刷、美化,洁白平整的墙面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穿行在乡间,铺好沥青的“组组通”道路蜿蜒盘旋,将一户户人家与外面的世界连通,青青的田野、碧绿的山峰,整洁干净的民房错落有致,一幅幅农村优美画卷展现在眼前。
新建的彰寨九年制民族学校
来到彰寨九年制民族学校门前,彭仲春告诉笔者,五年前,这学校只有一排平房,只有小学6个班,现在还有初中了,路也修好了,有些家在城区的老师们周末开车回去也方便了。笔者走进校门一看,校园里干净整洁,设施齐全,学生们打着乒乓球,享受着美好的校园生活。
新华村在修建水利设施
“现在的学校条件都好了,修建了食堂,还有营养午餐。老师也多了,有更多的精力教育学生,住在学校的老师住宿条件也改善了。”在学校工作了7年的门卫黄碧珍向笔者介绍道。
乡村一瞥
村里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都提升了,但是说到底,乡村的振兴,还是要看产业的发展,以及村民改善生活的内生动力。
“我有个好朋友在彰寨村,这些年发展跑山鸡养殖带动了村民增收,还打算结合跑山鸡养殖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他养殖跑山鸡早期,我还帮助过他销货。”彭仲春说,因为送包裹,他结识了姚林。
彰寨村圆龙野山鸡养殖基地
圆龙野山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林发展七彩跑山鸡、孔雀养殖的6年多里,从最开始的资金技术不足、时常亏损,到现在的拓展业务、销售不愁、带动村民务工与养殖,其中的艰辛与坚持体现了玉屏乡村创业者的不屈不挠与创造美好生活的勇气。
村民在修建水利设施
“以前彰寨村和金竹村是最穷的,为什么,因为缺水,农业收成不好,现在却是附近几个村里发展得最好的村了。”彭仲春告诉笔者,早些年,彰寨村、金竹村等村很多人外出务工,那时候他经常来给村民送汇票、家信。这几年,随着村里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的改善,不少人回乡新建房屋、投资兴业、享受生活。金竹村大院子组的杨冬发告诉笔者,前些年他在云南包架子工程挣了些钱,现在回到家乡想投资温氏生猪养殖,他觉得自己年纪渐渐大了,回到家乡才是最舒心的。
金竹村大院子组的杨冬发想投资温室养殖
送件行程接近尾声,笔者跟随彭仲春穿过新华村、南门村,看到县水务局组织村民在田间路旁修防洪水利设施,务工村民们其乐融融地干着活,那笑声回荡在玉屏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