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书写中非合作的青春篇章(记者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非洲青年代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任皓宇摄

  非洲青年代表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参观。
  本报记者 韩秉宸摄

  非洲青年代表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考察。
  任皓宇摄

  非洲青年代表在国务院扶贫办座谈中提问。
  本报记者 李 琰摄

  非洲青年代表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合影。
  本报记者 李 琰摄

  第三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日前在北京和成都举行。本次活动以“凝聚青春梦想,共创中非关系新时代”为主题,100余位非方青年代表来自非洲联盟和非洲各国。这是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举办以来规模最大、代表最多的一次。短短8天的活动中,非洲青年代表们对中国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知,他们纷纷表示,要用自己的行动让中非合作与友谊在青年人中扎根发芽

  

  “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汲取力量”

  本报记者  李  琰

  “飞机上的两天时间正好让我能安静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是一本激荡心灵的好书。”跨越1.5万多公里,来到这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国度,参加第三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艾尔维·克拉克很是兴奋。这位利比里亚总统事务部长助理甫一抵京,就向大家展示了他最欣赏的一本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利比里亚地处非洲西部,曾经富饶美丽的国家饱受战乱之苦,人民生活贫困,百废待兴。“我们政府正在制定国家发展计划,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农业人口占利比里亚总人口的72%以上,如何能让粮食生产自给自足,克拉克一直在寻找“良方”。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如今,中国不仅为本国13亿多民众提供充足的食物,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向其他国家出口优质粮食。我特别想知道中国是怎么做到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给了克拉克很多启发和思考。“在这本书里,习近平主席清晰阐释了中国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对我们非常有价值。”克拉克认真地边读边做笔记,“我要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汲取力量,我相信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中国迅速发展、逐步富强的答案。”

  尽管是第一次来中国,克拉克并不感到陌生。中国为利比里亚援建医院、学校、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中国维和部队为利比里亚人民守护安全,以及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第一时间提供人道援助,这些都让克拉克对中国心向往之。“中国给我们的帮助无处不在,所以这次我能亲眼看到这个国家蒸蒸日上的面貌,我特别激动,也更加佩服中国。”

  非盟在《2063年议程》中指出,如何释放青年人的创造力和能量,如何利用青年人口红利,是关乎非洲大陆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少年强则国强”,在这次与中国同龄人的广泛交流中,克拉克体会颇深。他告诉记者,参加本次大联欢的非方代表初步达成一个共识,要建立一个“非洲青年经济贸易合作组织”,旨在实现三个目标:第一是学习中国农业的发展;第二是学习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是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

  “事实上,我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看到,习近平主席对非洲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说,机遇总比挑战大,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想让更多的非洲朋友都看到中国领导人给予我们的信心和帮助。”克拉克在行李箱里又装进了4本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他说,“这是我带回国的最好礼物!”

  

  “学习中国成功经验并付诸实践”

  本报记者  韩秉宸

  摆脱贫困要以人民为中心,“力量源于人,成果惠于人。”来自毛里塔尼亚的伊德里萨是泛非洲青年联合论坛主席。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赠送给他一本习近平主席撰写的《摆脱贫困》,让他如获至宝,“这本书打开了我了解中国的窗户,虽然我已经认真地读了两遍,但书中还有许多道理需要我进一步阅读和思考才能学懂。”

  伊德里萨说,中国脱贫经验中有两个要素特别值得关注,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人民的力量。“非洲国家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发展中国家,底子薄、人口多。”他认为,“中国在几十年里取得了数亿人脱贫的成绩,非洲国家都应该向中国学习,学习中国治理国家、应对复杂局面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这是伊德里萨第一次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发展变化,他更加渴望探求中国减贫的经验。参加本次大联欢活动的非洲青年代表中,许多人都和他有共同的愿望。走进国务院扶贫办活动,受到了非洲青年代表的热烈欢迎。国务院扶贫办从明确目标任务、发挥制度优势、确立基本方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大扶贫格局、开展精神扶贫这6个方面,向非洲青年代表们详细介绍了中国扶贫工作的情况,以及中非减贫发展会议、“中国—坦桑尼亚村级减贫学习中心”等中非减贫合作交流的进展,并就相关问题同非洲青年代表们座谈。

  “中国减贫经验的介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马里非洲团结正义党负责青年事务的官员拉齐纳说,中国和非洲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带领几亿人摆脱贫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我觉得中国发展道路上的这些成功经验很值得非洲国家学习,中国的成就给了我们非洲很多动力和启迪。”

  贝宁信息技术及应用科学工程师阿德坎比认为,中国因地制宜开展减贫工作,对非洲国家来说很有借鉴意义。他说,非洲大陆目前还很落后,贫困问题突出,甚至一些儿童得不到基本食物保障,粮食安全面临很大挑战,“非洲和中国在粮食安全、摆脱贫困、发展民生方面可以深化合作”。

  在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期间,承办方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赠送给伊德里萨一本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非常敬佩习近平主席,《摆脱贫困》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这位将民众的幸福放在自己心上的领袖。回国后,我要认认真真多读几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伊德里萨说,他要把这些书中的思想和智慧分享给更多非洲朋友,“好让他们也能够学习中国成功经验并付诸实践”。

  

  “愿友谊世代相传”

  本报记者  宋豪新

  “看到了吗?这是大熊猫正在吃竹子,这是中国的国宝哦!”盛夏的中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里,一位非洲青年正兴奋地拿着手机进行视频通话。手机的那一端,是他远在埃塞俄比亚家中的儿子。虽然才1岁多,小家伙看到大熊猫,兴奋地咿咿呀呀叫个不停。

  作为非洲青年代表,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阿迪洛第一次踏上了中国这片令他神往已久的土地。今年28岁的他,从小就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很感兴趣。“上世纪70年代,埃塞俄比亚就和中国建交了。我们两国都是文明古国。我虽然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但这里的一切,热情的人们、壮丽的美景还有各色的美食,都让我感觉到无比亲切。”

  “埃塞俄比亚中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讲的是中国在近代曾经贫穷落后,但通过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加上中国人民的勤劳奋斗,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经济奇迹。中国能由穷变富,我们埃塞俄比亚也一样。这篇课文在我们国家青年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和共鸣,许多年轻人都希望到中国学习发展经验,这也是我这次来中国最重要的意义。”提到中国的发展,阿迪洛满眼渴望。他介绍说,“发展”一词在埃塞俄比亚已经获得了高度共识,无论是政府、民众还是学术界,都充满了对发展的渴求。即便是政见不同的人,只要说起“发展” 就会立刻站到“同一条战线”。

  “中国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大国。中国一贯尊重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和发展,这一点弥足珍贵。”谈起自己的国家,阿迪洛非常自豪,不仅缘于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唯一一个没有被殖民过的国家,而且埃塞俄比亚正在实施五年“增长与转型计划”和“2025中等收入国家愿景”,全国上下正在为实现国家振兴而努力奋斗。“习近平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除了我自己,我很多朋友不仅是他著作的忠实读者,而且是他的粉丝。他的《摆脱贫困》一书我看了好几遍,还和朋友们一起讨论。”

  8天的行程,与阿迪洛一道来访的非洲青年代表们边走边看,不断感慨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深受震撼的同时,心里也更加充满希望和动力。“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朝着中国梦迈进,这一点和埃塞俄比亚非常相似,只不过中国前进的脚步更快。今年1月,亚吉铁路一开通,我就带着家人一起去体验了一次‘中国速度’。过去,从亚的斯亚贝巴到吉布提,公路要走7天,现在坐上‘中国高铁’,10个小时就到了,这就是我们在中国的帮助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奇迹。”

  “我的儿子刚刚1岁多,回国后我不仅要把美好印象告诉他,而且下次我一定带着他来。虽然相距遥远,但万水千山隔不断我们的深厚友谊。中国是我们真正可靠的朋友,愿友谊世代相传。”诚如阿迪洛所言,梦想造就青年,青年实现梦想,中非青年有着共同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必将带给中非和世界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