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侗族民俗——赶坳

来源:玉屏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赶坳,是玉屏侗族的传统风俗文化活动,是侗族人民的传歌会,是侗族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公开结识异性朋友,谈情说爱,追求婚姻自由的一种社交活动形式。

玉屏侗族属侗族北部方言区,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习俗。侗族地区历来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群众性的歌吟活动四时不竭,遍及境内。男女老少无人不歌,无处不歌,无时不歌。侗族百姓老年传歌,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自古蔚成风气,世代相传,习习相因。而传统的赶坳歌会,是群众性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定期大汇演,是侗家歌手在赛歌场上当众展示歌才的大舞台。

赶坳的地方叫坳场。坳场一般设在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山坳处。玉屏赶坳的主要坳场有禾梨坳、尖坡坳、冲首溪坳、烂泥坳、楠木坳等,并多临近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赶坳日期各不相同,各坳场的内容也各有侧重。禾梨坳赶四大土王戊日(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第十八天),尖坡坳赶九月初九日,冲首溪坳赶八月十五日,烂泥坳赶立夏日,楠木坳赶五月十五日。这些坳中,又数禾梨坳最为热闹,赶坳人数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身着盛装,成群结队地赶来参加。

每次赶坳为期一天。逢赶坳这天,歌场内人山人海,以男女青年结伴对唱最为热闹。

随着时代的前进,赶坳这一古老传统习俗,有的有所改变,从远离村寨的山坡上改迁到山林附近的宽广田坝里进行。前来参加歌会的,也不光是侗家男女青年,还有碱里居民及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前来观看。如朝阳村的九月初九重阳节坳场歌会,就远离朝阳的尖坡坳,迁移到寨边来,并且多年不举行的斗牛活动也重新开始。前来观看的人数达两万之多。

在赶坳日,方圆数十里的侗家人就像过节一样,特意地收拾打扮,云集坳场,唱歌结友,斗画眉、斗牛等。坳场更是侗家青年男女结伴唱歌、借带交友、谈情说爱、自由择偶的天地。坳场上,青年们三五人一群、七八个一伙地分成男女阵,即景对唱山歌,你来我住地比拼,真够叫劲。

赶坳对唱山歌也是有讲究的,虽是即景对唱,但不得乱套。依序有“邀请歌”,一般由男方先唱邀女方;“上坳歌”互问姓名;“盘歌”相互询问,了解对方的情况;“借带歌”主要是男方求爱,借要女方随身带的信物;“朋友歌”或情歌是互递友情;“下坳歌”相互赠言辞行;“分离歌”约定下次见面的地点和时间等。

对歌中,相互物色中意的男女借带赠物,随后成双成对地分散在坳场周围的树荫下、花丛旁、藤蔓边。一顶顶红红绿绿的遮阳伞,遮着一对对谈请说爱的激情青年,缠缠绵绵地对歌交谈。

此外,坳场上还开展斗鸡、斗画眉、斗牛、打金钱棍等活动。一些小商小贩赶来坳场上摆设起饮食、水果、百货摊点,也成为侗家群众易贷购物的场所,非常热闹。

赶坳,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古时候,玉屏西南铜家山寨有一名叫姣妹的姑娘,长得十分美貌,又聪明伶俐,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父母视如掌上明珠。

侗家民谚曰,“一家养女百家求”,何况姣妹这样聪明美貌的姑娘!因此,这个姣妹家里,几乎每天都有媒人上门提亲。但是,就是不得她开口点头,父母也只好由着她。

一个财主佬听说了,就一心想要强娶姣妹为妻,并扬言道:“这门亲我是娶定了!她姣妹若识抬举,红花彩轿接进门;若不识抬举,绳子棍棒抢进屋。”

姣妹那老实忠厚的父母听到这般话语,吓得胆战心惊,姣妹更不知如何是好。

一天,姣妹上山砍柴,遇到一个青年外伙子,名叫三郎。小伙子因勤劳厚道,性格刚强,在周围小有名气。他对姣妹早就生有爱慕之心,只因家境贫寒,而不敢请媒人上门提亲。此时他们邂逅相遇,便唱着山歌互诉衷情,经过几次约会,便许以终身。

这事被姣妹的父母知道后,深怕惹出祸来,就把她锁在屋里不许出门,逼她死了这条心。

姣妹哪肯屈服!在村寨里的姐妹们帮助下,她终于半夜出走,找到了三郎。两人一同逃进深山,以洞穴为室,男耕女织,互敬互爱,过起了自由的新生活。

他俩的“大逆不道”,很快就博得青年男女的同情与羡慕,并且以之为榜样,在山坳幽会,唱歌结伴,交友择偶,物色意中人。这种活动方式,渐渐地演变为“赶坳”的习俗,在侗家山寨相沿下来了。

赶坳杂说

“赶坳”,是玉屏侗族的一种传统习俗和传统歌会。是侗族青年自古以来结识朋友、谈情说爱、追求婚烟自由的活动形式。每坳人数多则上万,少则数千。赶坳的日期,多在民间节日。赶坳的地点,主要分布在镇屏、新店境内。

赶坳的对歌

赶坳这天,姑娘们打着花伞,装扮得格外漂亮,男青年也身着盛装,显得更加英俊。他们大都男女各两人一伙,手搭肩膀,相互对歌。歌词内容有古歌、盘歌和情歌。一般先由男方用山歌邀请女方,如果姑娘们答应男方的请求,就把伞打开,用歌回答;假如没打开伞,那就表示不同意,男的就离开另邀别的姑娘。

对歌开始,先唱“上坳歌”。互问姓名后,男方就可以唱“借带歌”,向女方“借”东西,又叫“分花”、“借把凭’’,这是向女方表示求爱的方式。女方则以歌对答,探测男方的才学和智慧,揣摸男方的心意和人品。如愿意同对方结伴连情,就借一件随身的物品给男方。如腰带、围腰、绣花手帕、手镯、戒子、雨伞等,作为初恋的信物。这东西就叫“带”,“花”、或“把凭”。女方如不同意借带,仍用歌来谢绝。

男方得到女方的把凭后,双方就以“朋友”互称,开始唱“朋友歌”。其间,男方还要请女方去饮食摊点吃“晌午”。“赶坳”结束时,双方唱“下坳歌”,“分离歌”,依依惜别,并约定下次见面的地点和日期。而下一次他们在一起聚会,就叫“玩山”了。

通过玩山,双方进一步增进了解,即可确定爱情关系,以至结成终身伴侣。如果感情破裂,就将把凭退还女方,以示绝情。但绝情并不一定绝交,到女方出嫁那天,男方还要赶来唱伴嫁歌,这才不再往来。

在赶坳对歌中,水平较高的男女歌手,还要诵“垒”。“垒”也叫白语,穿插。在对歌中,这种“垒”字数名不定,比喻生动,语调悠扬,犹如精美的散文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双方的爱慕之情,且又含蓄有味,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赶坳的来由

赶坳的来由,有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聪明美貌的侗家姑娘,由于父母包办婚姻,日子过得很不顺心,于是她就常到山坳上,用山歌倾吐自己的不幸,奉劝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包办儿女的婚烟。久而久之,含恨死在山上。

侗家人为了纪念他,就举行了“赶坳”歌会。年长日久,代代相传。于是未婚的男女青年每当一定的日期。就到山坳上赶坳对歌,谈情说爱,父母不但不干涉,还带着画眉来坳上斗鸟,与青年们共度节日。

文化大革命中,赶坳曾一度遭到禁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侗家的这一传统盛会又恢复了。它就象一朵徇丽的民族文化之花,开放在侗乡,闪烁着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