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不愧是箫笛之乡 到处都是箫笛的身影

来源:玉屏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玉屏制作箫笛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因其箫笛形制独特、雕刻精美、音韵清越,历来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其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虽几经起落,几欲断绝,所幸还是保留了下来,并一直传承至今。

1990年,玉屏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箫笛之乡”称号。2006年,“玉屏箫笛制作工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箫笛文化深深浸润到玉屏的各个方面。今天,笔者带大家探索一下,玉屏到底都有哪些箫笛文化元素呢?

 

以箫笛命名道路

 

以箫笛命名建筑物

平箫楼

玉笛楼

箫笛之乡牌坊

 

箫笛文化融入生活

箫笛赋

箫笛山泉

 

箫笛文化墙绘

 

箫笛文化雕刻

仙人授艺

扬名海外

进贡朝廷

箫笛制作及吹奏

箫笛演奏

栏杆浮雕牧笛

 

箫笛雕塑

吹笛雕塑(㵲阳河畔)

吹笛雕塑(鼓楼广场)

竹笛灯杆

箫笛雕塑

箫笛文化元素在玉屏随处可见,是箫笛之乡的一种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张志学,1984年出生于贵州省瓮安县,系贵州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玉屏箫笛学会顾问,贵州玉屏箫笛收藏文化研究会理事。酷爱古典诗词、民族器乐、太极拳等传统文化,并坚持文学写作,先后发表作品数十篇。

自幼便与箫笛结缘,尤其钟情于玉屏箫笛,后深入学习吹奏及理论研究,谨承师训,以传承和弘扬箫笛文化为己任,现居玉屏,致力于箫笛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推广。著有论文《玉屏箫笛的前世今生》《玉屏箫的起源时间探析》《箫的字义溯源》等,编著出版的古典诗词集《梦忆箫声第几桥:中国历代咏箫诗词集萃》填补了箫的历史文化空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在玉屏,

你还发现有哪些箫笛元素

也请你来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