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龙灯,玉屏的过年记忆

来源:玉屏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玉屏,最有仪式感的过年莫过于与亲人朋友一起,看龙灯、舞龙灯、祈福,共庆一年一度的盛宴。

临近春节,新店镇新店村道扒溪组的村民吴立本正在将纸裱糊在编好的龙头骨架上,整个氛围静谧而温馨,不同于街上的热闹喧嚣。

进入腊月,乡村里家家户户着手准备杀年猪、熏腊肉、灌香肠,翘盼儿女归家过年,吴立本也开始制作龙灯迎接新年。

民间艺人吴志荣在扎制虾龙的龙身

龙灯主要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龙珠,龙珠也称龙宝,都是由竹、纸、布等原材料编制而成。龙灯制作极其繁琐、耗时,是一门手艺活。选竹子、编竹、裱纸、喷油、上色……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对制作人的手艺要求极高,没个几十年的功夫难以胜任。

龙灯爱好者在学习缝制虾龙

除此之外,原料选择也得把好关,竹子得选择韧性好的金竹和水竹。其次,根据自己所要制作的纸扎工艺品,把竹条弯曲、捆绑、固定成型。最后就是发挥自己的艺术细胞了,在成型的作品上糊纸、作画、装饰。

81岁高龄的民间艺人吴立本在扎制虾龙的龙头

其中,龙头制作最为繁琐,也极为讲究。吴立本是村里的老手艺人,制作龙灯已有50个年头,今年81岁高龄的他,动作看起来还是十分娴熟。

扎制虾龙的龙头

首先把竹子劈成细条,保证大小一致,并将其打磨光滑;用粗大竹条编成主骨架,加以细小竹条编制成骨架,并将龙头基本骨架用细铁丝固定在木棒上,这一步极其考验制作人的手艺,熟手赶制需要两天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扎制虾龙的龙头

接着,把竹编制成龙头骨架固定在一根木棒上,再用纸裱糊在骨架上,这一步也需要非常细心才能将纸和骨架完美贴合。等待风干后,手艺人才将准备好的颜料,按照想象当中龙的颜色精心绘制在龙头上,最后才安装龙眼、獠牙,以及用铁丝或篾条制作成龙须。整个过程最少得五天才能完成。

“今天我做的这个龙叫虾龙,虾龙的嘴要圆一些,虎龙的嘴尖一些,制作虾龙要更耗时。”吴立本介绍说。

一条龙灯的制作往往需要多人合力才能完成,同一个村民组的吴志荣则做起了龙身和龙尾。

村民带着小孩参观民间艺人吴志荣扎制龙灯

玉屏侗家舞的龙灯,除龙头龙尾,身长少则五至七节,多则十余节或更长。

扎制虾龙的龙头

龙身的制作一般是分为两种。

一种是用竹篾编制成长约80厘米、直径约50厘米的圆筒形竹笼,然后在外面裱纸绘鳞片,之后固定在一根竹杆或木棒上,整个高度为2米左右。每一个竹笼为一节,一节节的龙身与龙头龙尾之间用六尺红布相联,取六六大顺之意。以一个个活节联接而成的龙灯,节内插点蜡烛,蜡烛是用长、粗如筷子般的竹签浸渍加热溶化的蜡汁制成。

另外一种是用长幅红布,绘饰以黄色或金色的鳞片做成。

检查龙身的扎制情况

民间艺人吴继木在测量虾龙的龙尾

最后将龙头、龙身、龙尾串在一起,就是一条漂亮的龙灯了。

民间大约正月初七、初八就开始玩龙灯,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