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措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关键阶段的硬骨头,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战役。易地扶贫搬迁,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助推精准脱贫。
宣传是"搬得出"的前提。易地搬迁与中国传统的落叶归根思想相背。在宣传动员阶段,搬迁户特别是一些老人,很多都会存在难舍之情,他们对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情感深厚,并且缺乏长远意识。外迁欲望不强烈。这就需要广泛的宣传,多与群众交流,以正确的方法方式,比如拉家常,为切入点,了解群众的顾虑,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换位思考,才容易取得群众的信任。随之传达易地扶贫搬迁的惠民政策,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让群众了解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给他们解决的问题与顾虑。
诚心是"稳得住"的必备要素。每个人面对新的环境都可能会感到不安甚至是焦虑。包括不适应高层多户的楼房住宅,生活必需品通通都要掏钱购买的生活形式,陌生的人与事物都需要重新接触与了解,容易产生失落感。此时,就需要帮扶干部的耐心帮助与真诚的关心,并及时主动帮助搬迁户解决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困难,时时刻刻以最真诚的心让他们感到干部的温暖与政府对他们持之以恒的关心。
环境是"安好家"的外在条件。强化安置小区公共活动设施建设能力,努力营造家园的归属感。老年人、孩子的活动中心等场所十分必要,同时还要确保安置小区公共实施的管理能力,让搬迁群众过得舒心。
收入是"能致富"的根本保障。一个家庭的安定,稳定的收入必不可少。在易地搬迁的后续发展中,要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根据特色种养殖开发项目同步产业扶贫,筑巢引凤,为搬迁户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包括老年人的非全日制就业岗位。鼓励扶持有劳动力的老年人再就业,积极破解搬迁过程中老年人不愿搬的问题。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引导群众根据自身条件发挥特长,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懂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发展,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确保贫困户长久的生活保障。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特困地区民生福祉的重点关键。"是以,易地扶贫搬迁要真行动,要以脱贫致富和改善民生为目标,要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要以改变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为主线。如此,百姓方可安居乐业,才能搬得出、稳得住,易地扶贫搬迁才能助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