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变!玉屏侗家建筑焕新生

来源:玉屏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金秋时节,下了点小雨,玉屏自治县新店镇大湾村显得十分神秘。侗族吊脚楼升起的屡屡炊烟在云雾缭绕的青山中,把大湾村刻画得如古诗“篷窗细雨湿炊烟”中的那般美丽。木结构、小青瓦、吊脚楼、外环廊式,标准的传统侗族建筑与周围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大湾侗韵园景区

玉屏侗族自治县是全国五个、贵州省唯一的一个侗族自治县,而大湾村和朝阳村是玉屏侗族文化保存得最完整的村子。两个村子距离不远,都在绿水青山的怀抱中,侗族文化、侗族美食、侗族建筑在这里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侗族的斗画眉、唱侗歌,还有平时很少见的侗家传统美食罐罐油茶,村里面都有。”贵州省气象局驻大湾村第一书记胡兴炜说。

近年来,玉屏逐年增加传统建筑保护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湾村和朝阳村是中国传统侗族村落,也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侗族文化,两个村子都被重点规划打造。

原木修缮的走廊

新修的建筑 

侗家建筑多为木结构,因年代久远,村子里许多房屋都出现了破损、倾斜等情况。为了保护传统建筑,玉屏全部采用原木维修,对它们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最大限度保证建筑的原始风貌。“对房屋进行原貌的修复,让侗族文化在保护中传承、传承中发展。”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班子成员、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姚大鹏说。

新修的建筑

走进大湾村,每栋建筑都被刷了新油,红灯笼、红对联让黑得发亮的侗家建筑更具传统文化魅力,房屋周边的鸡鸣鸭叫与村民忙碌的身影使得老建筑焕发出了新活力。“我家的房子以前不是这个样,政府给我们刷了油。破损的地方都给恢复了原来的面目,现在住起来比以前舒服多了。”大湾村村民潘家碧说。

更换的线路

除了对每栋木房都进行了刷油、修缮外,村里所有的电线也全部换新,大大减少了老化线路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前村里用电都比较小心,电压负荷不过来,很容易断电,外加村里都是木房,村民用电就更小心了。现在村民都放心多了。”胡兴炜说。

大湾村、朝阳村虽然被冠以中国传统村落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名称,但曾经,这两个村是真真实实的深度贫困村和一类贫困村,村里基础设施差、坏房旧房多、交通不便,让在这里生活的群众苦不堪言。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两个村如今焕然一新,许多在外多年的人都回到了家乡创业、生活。

现年47岁的李茂华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情况,妻子石昌兰选择外出务工,而李茂华则在家务工照顾孩子。夫妻俩常年分居两地,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李茂华发展起了石蛙养殖,因发展良好,妻子石昌兰也结束了她在外务工的日子,回到了家乡与丈夫一起创业致富。“以前的大湾村,就像山咔咔里发展不起来一样,穷得很,现在变化比以前好100倍!各方面都搞得好,想都想不到有这么一天。”李茂华有些夸张地说。

“目前,大湾村和朝阳村正在全力打造乡村旅游,民宿、活动、垂钓、美食都可以满足游客需求。”姚大鹏说。在大湾村,新修的侗家建筑与旧的建筑有了鲜明的对比,新建的建筑气势恢宏、雕梁画栋,旧的建筑简约低调、温馨典雅,而传承中发展也在这新旧对比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