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混寨的前世今生

来源:玉屏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混寨,原名蒙寨,是朱家场镇所辖的一个美丽的侗寨,距县城约8公里。它共有小溪、上黄榜、下黄榜、新屋、塘湾等八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杨、姚、吴、蒋、陈、代、罗、伍、宋等18个不同姓氏的人们。  他们以农耕为业,长年在这里相生相伴、繁衍生息,共同构建了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后来,这里的人们不好以哪一姓氏为主来取其地名,于是,便改“蒙”为“混”而沿用至今。而为何要改名,当地人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唐朝时期,这里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一天,一位游方的和尚路过,看到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景色非常迷人,且在一片雾色空蒙中,透出一些灵气。

于是,他禁不住停下了脚步,选择了一个地势较高的草地坐了下来。他一边仔细观察着四周的环境,一边借此休息着。  

坐着、坐着,他很快便进入睡梦中。梦中,一位老者走近他的面前,对他说:“你游历四方的目的,不就是想找一个落脚地吗?眼前这块地方就是一块好地方呀。”说完,就离去了。  

他也很快从梦中醒来,寻思着梦中老人的话语,心中顿时感悟到,这不是师父在给我指路吗?好,那我就在这里落脚吧。  

于是,他开始四处化缘,募建寺庙。寺庙于唐武德三年九月十三日建成,他取名为中馨寺。  寺庙在他的管护下,香火越来越旺,声誉也不断提高。  

后来,这座寺庙曾四毁四建:  

第一次被毁于宋高祖八年七月十九日,复建于宋中宗元年六月十九日;  

第二次被毁于明洪武十一年二月八日,第二次复修于明神宗三年二月初五;  

第三次被毁于清道光四年,第三次复修于清道光九年六月初九;  

第四次毁于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七日,第四次复修于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六日。  

千百年以来,中馨寺的香火都十分旺盛,是与天庵寺、松林寺、 弥陀寺、鳌山寺齐名的黔东地区几大寺庙之一。尤其是在清康熙年间,吴三桂反清兵败衡阳后,为了免遭灭门之灾,便使贴身护卫马宝及兵士护送陈圆圆及子女退守并隐匿思州马家寨,又暗中护卫这一家人的安全。马宝及兵士化身为和尚,对中馨寺、天庵寺、松林寺、弥陀寺、鳌山寺几大寺庙进行了改扩建后,将其作为新的据点。而陈圆圆(时改名为寂静,字玉庵)和马宝则分别以在天庵寺、鳌山寺出家为依附,时刻照应着家人的安全。  

蒙寨,最初仅有洪、侯两姓人氏在此居住。而在清道光年间,第三次复修中馨寺时,有个名叫从哲的和尚,带着一批习武的徒弟和工匠等,用马驮银子来到这里修建中馨寺。同时,还购买、占据蒙寨大量的良田好土作为庙田、庙土。  

鉴于和尚人数少,田土面积宽,庙里还从周边地区雇佣了一大批佃农,专门进行屯田养寺。而这批佃农在长期的劳作中,逐渐娶妻生子,在此繁衍生息,进而逐步形成了人口、姓氏增多的发展格局。因此,蒙寨之名便随之演变为混寨。



关于蒙寨,前人还有诗《蒙乡景写》为证:

人形江下是蒙乡,马在朝中为座场;

猪头嘴摆朝天地,枫树急锁高万丈;

涌现犀牛来戏水,八角垄庵镇阴阳;

掭灯明月四方照,凉亭坳下永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