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泥巴匠村支书脱贫致富有妙招

来源: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我要证明泥巴匠也能干好村支书!”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长岭村村支部书记黄洪国原来只是一位普通的泥巴匠,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不断创新思路,狠抓工作落实,以党建统筹长岭村工作全局,团结带领长岭村民实现了贫困摘帽任务,累计脱贫人口58户247人,贫困发生率由18.5%降至0%。

黄洪国走访独居老人

目前,长岭村村集体产业主要有生猪养殖、蚂蚱养殖、油茶种植、水库养殖以及以股份制筹建在建的年产10万吨再生铝合金生产厂,形成了较完善的以种养殖和制造业为主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2017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村干部职化管理示范点”,2018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点”,2018年被省民政厅评为“村规民约示范村”,2019年被县委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19年被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抓基层党建,凝聚发展合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黄洪国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纽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整合资金高标准建设村级活动阵地及配套设施。村级活动阵地自投入使用来,作用发挥明显,成为了便民利民,凝聚人心,促进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村民送锦旗给村委会

期间,黄洪国认真开展“三会一课”和“两学一做”,组织党员、村民组长及有志青年学习各种实用知识,使他们掌握致富技能。黄洪国特别重视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近年来,村党支部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每年都有新的同志加入党组织。


做带头模范,增发展合力

黄洪国深知模范带头的作用,始终注重培养党员和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鼓励每一位党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党员模范带头,群众奋勇争先。“阳雀喜啼叫喳喳,党的政策惠万家;痴汉呆哑低保拿,哪个贫穷扶持他;孤寡老人有照顾,群众好比自己家;千言万语谢党恩,好比天上活菩萨……”这首打油诗的作者正是老党员姚元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赞美。在长岭村召开的院坝会上,姚沅强老人第一个带头表态,申请自愿脱贫出列,彻底扔掉贫困户的帽子,他还帮助驻村工作队动员乡亲们主动脱贫出列,给乡亲们宣讲政策,算扶贫账、收入账。

长岭村生猪养殖场

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鼓励发展产业。长岭村现有葡萄种植、黄桃种植、林下养殖产业大户15户,杨斌就是其中一户,杨斌现在年收入十多万元,然而在2年前,他还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贫困户。杨斌创业初期,黄洪国积极给他协调创业的启动资金,帮他度过了难关。现在,杨斌不仅自身稳定脱贫,而且带着左邻右舍一同致富。


抓产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黄洪国始终把引导村民脱贫致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缺钱凑钱,想方设法谋划项目,最终产业遍地开花在长岭村这块不大的土地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蚂蚱养殖大棚

截至目前,全村水、电、路、讯、寨、房实现全覆盖,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健全,产业发展有力,有效地促进了长岭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夯实了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增强了贫困户自我发展的能力。在黄洪国和村支两委的共同谋划下,长岭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8年下半年,黄洪国到北京参加“边疆地区支部书记”培训,期间,偶然了解到养殖蚂蚱也能致富的信息,于是他多次前往养殖蚂蚱获得成功的黔东南黄平县考察学习,最终下定决心发展蚂蚱养殖。黄洪国和村支两委协调资金40万元建设了蚂蚱养殖大棚50个,年产3万斤,并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农户代养,村合作社统一回收销售的形式,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2019年,黄洪国到张家港参加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了解到本村人士刘波在张家港开办铝材加工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于是前往工厂考察,并说服刘波返乡投资,带领家乡发展。刘波与长岭村合作建设了总投资6000万元,年产值10万吨的再生铝生产加工项目企业,预计2020年底建成,投产后,将大力带动贫困户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增收。

2020年初,长岭村村支两委集体商议决定,依托岩上水库的地理优势,着力打造集养殖、垂钓、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预计年底正式营业。


抓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黄洪国深知脱贫攻坚是让村容村貌发生变化的重大发展机遇,为此,他和村支两委带领群众一起,积极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长岭村也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天一个样。

建成的文化广场

截至目前,长岭村新建了村级活动室和3个村组文化广场(岩上、大屋、桐木湾),有效解决了村支两委集中办公和群众休闲娱乐活动场所问题;扩宽通组路1条(桐木湾),原201省道改造1条(大屋)、新修大自然村寨路1条(枣子湾),有效改善了村民出行难问题;新增变压器1台(岩上),新建蓄水池3个(岩上),有效解决了村民用水、用电问题;投入10余万元改建村卫生室,配备专门药房、诊疗室、输液室等,解决群众就近看病就医难题;实施农户危房改造15户,易地扶贫搬迁10户,全面解决了村民居住难大事;有序落实“四改一化”项目,让全村群众得到实惠,从根本上改变了生活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其中:改灶203户,改厕103户,房前屋后硬化246户16640平方米,广场硬化3个2300平方米,修建围栏286户7636米,修建花池151户462平方米,使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美化和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