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为什么“返老还童”却可能是凶兆?
答:有时候,有些老年人会偶尔出现一些所谓的“返老还童”现象, 不少人认为这是健康长寿的吉兆,其实不然,这些现象常常是疾病发生的信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视力好转。戴了一段时间的老花镜后,忽然视力好转了,这种反常现象可能是白内障的早期信号。因为当白内障由早期向中期发展时,晶状体吸收水分而膨胀增厚,使人有视力好转之感。
白发变黑。忽然间满头白发变黑了,特别是同时还伴有皮肤变嫩、 性功能亢进等现象,很多老年人以为自己越活越年轻,实际上这很可 能是垂体肿瘤、肾上腺细胞癌等严重疾病发生的早期信号。
恢复月经。绝经后阴道流血,被误认为是月经,其实往往是宫颈癌的信号。
饭量增大。忽然一段时间饭量剧增,这往往是甲状腺素大量分泌,体肉蛋白质、糖和脂肪被大量消耗,才会有饥饿感,总感到吃不饱。另外,患有糖尿病、皮质醇增多症、绦虫病、钩虫病的老年人也会出现饭 量增大现象。
问:性格与疾病有关系吗?
答:有。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大量心身疾病患者性格特征做了调查、统计和研究,发现一些疾病患者的性格有共性。
癌症患者:心理矛盾、好生闷气、压抑懊丧情绪、性急、好胜。
冠心病患者:急躁、没耐性、易激怒、慌慌张张。
高血压患者:好高鹫远、好争强、忙碌、固执保守。
溃疡病患者:依赖、攻击性、情绪被压抑、雄心勃勃并有挫折感。
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情绪不稳、因循守旧、过分关心自己、不好 交往。
结肠病患者:抑郁、吝啬、较刻板、谨小慎微、顺从。
哮喘病患者:易焦虑、暗示性高、幼稚、依赖、敏感且懦弱。
神经性皮炎患者:精神紧张、忧郁、脾气暴躁、较固执已见。
尊麻疹患者:渴望得到同情、罪恶感、自我惩罚。
偏头痛患者:死板、内心冲突、易烦恼、习惯于把怨恨埋在心里。
背痛患者:被压抑、逃避的愿望、性的矛盾。
不孕症患者:易紧张、好焦虑、神经质。
问:什么是癌症性格?
答:癌症性格,是指容易导致罹患癌症的个人性格特征。癌症病人一般有某些特定的性格特征,具有这些性格的人较其他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因此称“癌症性格”。
致癌的因素十分复杂,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精神心理因素并不 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肌 体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癌症性格”的具体表现包括:性格内向,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 言,内心却怨气冲天、痛苦挣扎,有精神创伤史;情绪抑郁,好生闷气,但不爱宣泄;生活中一件极小的事便可使其焦虑不安,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表面上处处以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内心却又极不情愿; 遇到困难,开始不尽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要做困兽之斗;害怕竞争、 逃避现实,企图以姑息的方法来达到虚假的心理平衡等等。
问:为什么说“生病”会让人更健康?
答:当病原体侵犯人的机体或机体发生病变时,机体便会产生防 御反应,这就是“生病”了。有时,“生病”也会让人更健康。
流鼻血:流鼻血是鼻前部的小血管破裂造成的。当人们饮水减少、 辛辣食物吃得较多,以及环境干燥,体内“上火”时,机体就常常自行选 择薄弱的鼻黏膜“去火”。在中医治疗常常主动针刺放血去火。
咳嗽:咳嗽是呼吸系统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对排出呼吸道废物有 积极作用。
腹泻:腹泻往往是身体正在排出来自食物或其他方面的毒素。
呕吐:呕吐也是为了排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妊娠呕吐发生期,正 好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期,对各种有害刺激非常敏感,所以,母体就通过 这种方式尽量排出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的物质。
发烧:发烧是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病原体侵入人体,免疫细胞群 起应战,其分泌的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
问:为什么红光满面未必是健康?
答:人们往往把红光满面视为身体健康的标志,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红光满面有时恰恰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症状。
高血压是一种缓慢进展的慢性疾病,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病情到达一定程度后可造成心脏损害。由于心脏扩大、心肌肥厚、收缩力增 加,使心脏泵出的血量增加,从而引起头面部血管扩张充血,便出现颜 面发红。肺结核患者常表现为面部潮红。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由于二尖 瓣狭窄,回心血量受阻,造成肺瘀血,从而可导致面部双额呈紫红色。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由于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早期可 表现为面部充血、颜面发红。
一个人身体好不好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还要懂得一些医学常识,不然就可能贻误病情,影响治疗。
问:闭目为什么能养神?
答:人脑是主管思维的“元神之府”,眼睛则是“信息之窗”。大脑在 任何一瞬间都能平行处理来自双眼的巨大繁复的信息。从一个物体的 光进入眼睛到大脑识别该物体,只需1/500秒。眼睛的神奇结构、功能 及与大脑的直通联系,使其成为大脑信息的主要源泉,通过视觉获得 的信息,几乎是耳、鼻、舌、身这四大感觉器官总量的3倍。所以,只要闭上双眼,大脑摄取和处理信息的工作量就减少了一半,从而使大脑 得到良好的休息和调整。这就是闭目养神一二十分钟后,顿觉精神焕发的道理所在。
“闭目养神”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打盹。据说,叱咤风云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有时夜间只睡3个小时,但他善于利天白天的空 隙时间,匆匆地打一会儿盹,以保持充沛的精力。二战时年近古稀的英 国首相丘吉尔,经常通宵达旦工作,他精力旺盛的奥秘在于白天常要打盹15-30分钟,从不例外。
美国科研人员研究证明,人一闭上眼睛打盹时,大脑和肌肉立即呈松弛状态,脑频率从每秒10次降为每秒1次,这对精神和体力的恢 复十分有益。德国科学家发现,人的完全苏醒状态只能持续约4小时, 因此,即使白天也会产生小睡一会儿的要求。所以,打盹是现代快节奏 生活中消除疲劳、补充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问:尘埃来自何方?
答: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充满了肉眼难以见到的小颗粒,它们大都依附在器物上或是飞扬在空气中。这些细细的“土末”就是尘埃。
尘埃来自何方?土壤是一个重要的自然尘埃源。刮风,人车移动,都会使无数的尘埃飘散到空气中。制造尘埃最多的是工厂,如炼钢厂、 采矿厂、水泥厂、面粉厂等,最大量的人造尘埃(约55%)是煤燃烧时产生的。火山喷发、彗星崩解等都能产生大量的尘埃。生活中,翻报纸、扫地、晒衣服,都会飘起许多灰尘。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海岸也是一大尘埃源,波浪每翻滚一次,风就将无数的盐微粒带到空中,这种海洋产生的晶体微粒尘埃每年可达亿吨。
总之,地球上没有“一尘不染”的空间。
问:尘埃与下雨有多大关联?
答:大气层中的尘埃呈细小的颗粒状,直径大约为万分之一至百分之一毫米,相当均匀地撒布在大气之中。据气象学家指出,如果没有这些尘埃,大气的湿度即使达到饱和状态,水汽也不会凝结,因此就不会下雨。
每滴雨点的形成必须有一粒尘埃参与,以它作为核心,水汽在它周围凝结,形成云、雾,再由云雾产生雨点。在“一尘不染”的空气中,水 汽分子之间的亲和力很小,彼此相撞之后还会分开,即使在超饱和状 态下有机会凝结成微小水滴,也会因迅速蒸发而在一瞬间更新变成水汽,而不会变成雨降落到地面上。
问:什么是雾霾?
答: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 物,霾则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 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降低空气透明度,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雾霾主要发 生在冬春季节,常见于城市。目前我国雾霾天气多发区域是京津冀、长 三角、珠三角和四川盆地四大区域。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概 括表述。雾霾主要组成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前二者 为气态污染物,后者才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 气。不过,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人口高度聚集、能源迅猛消耗、生态严重破坏导致的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 境。
问:什么是PM2.5?
答:PM是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英文particulatematter (颗粒物)的缩写。PM2.5则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它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炷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造成大气污染中的颗粒物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直接释放到大气中的颗粒物,如土壤粒子、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颗粒物大部分是天然源产生的,但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和工矿区,人为源产生的数量较多。随着工业发展、人口集中、城市扩张和燃料消耗量急剧增 加,人为原因造成的颗粒物污染日趋严重。
问:大气颗粒物污染有什么危害?
答: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危害主要是环境危害和人体危害。
环境危害:颗粒物中1微米以下的微粒在大气中沉降慢、存留久,能够被吹送到很远的地方,故颗粒物的污染往往波及很大区域。粒径 在0.1-1微米的颗粒物,与可见光的波长相近,对可见光有很强的散射作用,是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化学转化生成的硫酸和硝酸微粒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大量颗粒物降落在植物叶子上,影响植物生长。大量的颗粒物干扰太阳和地面的辐射,对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影响。
人体危害:由细颗粒物造成的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 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 人的头发1/10大小,会被吸入人的支气管和肺泡中并沉积下来,引起 或加重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颗粒通过支气管和肺泡 进入血液,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此外还会成 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疾病传播推波助澜。
问:植物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答:地球上的植物总数约40多万种。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植物体 颜色的变化都是由植物体内的三种物质——卟啉类、类叶色素和黄酮(花青素)决定的。
卟啉类化合物是绿色植物的基础物质,例如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等都是卟啉类化合物,一切植物的“绿”都是因它 而生。中嗽类化合物可在日光下合成,也可在日光下分解。类叶色素主 要存在于植物的果实和叶子中,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植物也能合成,而且一旦在植物体内形成就不易分解。黄酮类又叫花青素,顾名思义是决定花朵颜色的基础物质。
为什么植物的叶子会有黄绿、深绿和黄色的变化?
答:植物初生时,叶子是黄绿色的,长大后变为深绿色,到了秋冬季节便枯黄了。原来,初发育的嫩叶,光合作用能力较弱,合成叶绿素 能力也相应较低,而合成黄色的类叶色素的能力稍强,因为类叶色素 和绿色的叶绿素相混,所以嫩叶呈黄绿色。夏天光照增强,植物合成叶绿素的能力大增,叶子里的叶绿素含量大大超过类叶色素,叶子也变得郁郁葱葱了。秋冬太阳的光照大大减弱,叶子制造叶绿素也相对减 少,加上此刻叶内酶又分解叶绿素,叶绿素含量就相应少了,而且类叶 色素一旦形成就不易分解,所以冬天树叶呈现枯黄色。
当然,不是所有植物叶子都符合上述变化规律的,如枫叶是由绿先变红再变黄;又如红免菜的叶,一开始就是红的。因为这类植物叶子,含类叶色素和花青素特别多,把叶绿素盖住了。
问:花青素是怎样决定植物花朵颜色的?
答:花的颜色由植物中的花青素决定。花青素表现的颜色因酸碱、 光照等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酸性情况下,呈现红色,酸性越强,颜色越红;在碱性情况下,呈现蓝色,碱性较强时,它呈现蓝黑色;在中性情况下,呈现紫色。有的花的颜色还和日光的强弱有关。例如芙蓉花,早上开白花,但中午会变成粉红色,这也是花青素的作用,它在不同光照下呈现不同结构,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
问:为什么植物果实的颜色千变万化?
答:植物果实颜色千变万化。以苹果、桃子为例,初结时呈绿色,长大后光照的一面常呈红色,成熟时呈现黄色,而最后腐烂时则呈褐色。 这是由叶绿素和类叶色素的作用产生的。
果实初结时,需要大量糖类化合物,因为叶绿素有合成糖类化合物的本领,所以果实中叶绿素占主要优势,这就是果实初结时大都呈 绿色的原因。逐渐生长时,植物自身会放出催熟激素——乙烯,来促进 植物成熟。乙烯除催熟外,还能促使果实合成更多的类叶色素,较强的太阳光也能帮助类叶色素合成,因此太阳光照的一面果实往往会变红。最后,叶绿素停止合成,呈黄色的类叶色素占了主要成分,果实就马上变成黄色了。至于水果最后都会变成褐色、黑色,是因为果实中含 有一种叫多元酚的物质,它在氧化酶催化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褐 色和黑色的醍类化合物。
问:乌鸦报丧是迷信吗?
答:不是。乌鸦主食谷类、果实、昆虫和鸟卵以及腐败的动物尸体(包括人的 尸体)的鸟类,对各种腐败尸体产生的尸臭气特别敏感。许多重病缠身、病情恶化濒临死亡的患者,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的能力及消化功能相当微弱,食物残渣在体内停留时间就特别长,糖类和脂肪物质会 在体内发酵,蛋白质会产生腐败,综合起来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类似尸臭的气味,并通过人体表皮及各孔腔散发到空气中。如肝功能衰竭而 致“肝昏迷”病人,呼出的气体中就带有一股烂苹果味,嗅觉欠佳的人 类也许对此毫无察觉,但嗅觉灵敏的乌鸦很远即可嗅到。乌鸦不但能 够在5公里之内分辨出腐味,而且可以迅速地奔赴到气味源附近。乌鸦还是一种群居食腐类动物,一旦一只乌鸦发现哪里有腐尸的味道,便会将信息扩散给附近的乌鸦,呼朋引伴而来,喋喋不休地聒噪。这便是“乌鸦报丧”的秘密。
问:开车的三个危险时段在什么时候?
答:开车的三个危险时段在:1、午间时分——上午11时至下午1 时。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神经已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而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 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2、黄昏时分——下午5时至7 时。经过一天劳顿,人会出现眼干、喉燥、头晕目眩、耳鸣、出虚汗、打呵欠等一系列疲倦症状,因此尤须小心。3、午夜时分 ——午夜1时至凌晨3时。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状态,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 心脏骤停、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这些都潜伏着交通事故的危机。
问:为什么不能用开水煎中药?
答: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医药资源,它利用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某些有机物质,来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这些能防病治病的有机物质 都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内,煎中药就是在加热的条件下,把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的有机物质,用溶解的方法提取出来。动植物体内的细胞都有一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孔隙,用水浸取时,有机物很容易透过细胞膜进人溶液,这是一个自然的扩散过程。细胞膜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而蛋白质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受热时会发生变性凝固。如果用开水煎中药,中药材一接触开水,细胞膜受热立即变性凝固,本来可以让有机物质透过的细胞膜,就会因变性而不易让有机分子通过了。这样,中药 材中的有效成分就很难在水中渗出和溶解了,中药的药效自然就要大打折扣。
有经验的人煎中药时,常常用冷水先将中药浸泡20-30分钟,让中药变软,然后再将冷水慢慢升温煮沸,并且掌握好火候,用文火煎一定时间,这样就能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尽量完全地提取出来,以获得中药的最大药效。
问:为什么说“牛奶益男、豆浆益女”?
答:医学家对3000余名中老年男性进行长达22年的研究发现, 坚持喝牛奶的男性中,血栓栓塞脑卒的发生者明显低于不喝牛奶者; 喝牛奶的男性身材苗条,体力充沛,高血压患病率也较低,从而得出结 论:男性在中年以后喝牛奶有益于身体健康,能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而中老年女性喝豆浆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豆浆除富含抗氧化剂、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外,还含有牛奶中没有的植物雌激素——黄豆昔元,能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抑制雌激素依赖性癌细胞的生长繁殖, 对防止动脉硬化有重要意义。此外,中老年女性每天喝500毫升豆桨, 可以明显改善心理状态。
其实,“牛奶益男、豆浆益女”还欠准确,最好是中老年男性每天以喝牛奶为主,辅以少量豆浆,而中老年女性则以喝豆浆为主,辅以少量牛奶。
问:吃喝拉撒,什么时间最佳?
答:吃喝拉撒的最佳时间如下。
起床时间:早晨5—6时,是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饮水时间:早起后喝一杯水,可以补充体内水分,有“洗涤”肠胃,促进肠胃蠕动作用。餐前一小时饮水,有助消化分泌、促进食欲。
排便时间:早起或早餐后,前一天饮食经过一昼夜的消化、吸收, 形成的粪便已贮留在乙状结肠,及时排除有利健康。
刷牙时间:每天早晨起床后刷牙是人们的习惯,但每次进食后数分钟内刷牙才是最佳。饭后数分钟,口腔内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中的酸性物质,腐蚀溶解牙釉质,可致弱齿或牙釉质过敏症的发生,此时刷牙能更好地保护牙齿。
吃饭时间:早餐7时。清晨胃肠道已经完全苏醒,消化系统开始运转,早餐最能高效地消化、吸收食物营养。午餐12:30。中午是身体能量需求最大的时候。晚餐18:30。吃得太晚食物消化不完,不仅睡眠质量不佳,还会增加胃肠负担,也容易诱发肥胖,导致多种慢性病。
洗澡时间:以晚上临睡前温水浴最佳,能促进全身肌肉、关节松弛,血液循环加速,有利于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睡眠时间:午睡午后1点开始最好,这时人体感觉自然下降,很容易入睡。晩上10点左右上床为佳,夜里10点至凌晨两点为睡眠的黄 金时间,此时,人的体温、呼吸脉搏及全身状态都处于最低潮,睡后一个半小时即可进入深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