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从“缺衣少食”到吃饱穿暖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铜仁一穷二白,百业待兴,人民生活极度贫困。人民的温饱问题成为当时铜仁地委、行署的一块“心病”,亟需解决。在这一时期,广大干部群众摸索着“过河”,慢慢走向改革开放的春天。

  “我是1976年在玉屏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1980年调县委宣传部任通讯干事。亲身经历了从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到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的那个年代,以前的玉屏农村,群众吃饭很困难,过着青黄不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苦日子,城镇建设可以说是‘划根火柴可走遍全城’。后来铜仁不断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公路、水电工程、城镇建设等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处处高楼林立,成了宜居宜业的好地方……”铜仁退休老同志蒲召福对那个年代的生产生活深有感触,在资源短缺、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就是最大的幸福,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据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铜仁人均生产总值仅49元,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也仅160元,2008年迅速增加到584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年至2008年,年均增长7.0%。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16.4亿元,是1978年的11.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年至2008年年均增长8.3%。财政收入不断增加,2008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10.98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加10.65亿元,年均增长12.4%。

  经过不断发展,铜仁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明显改善,铜仁人民告别了物资匮乏、生活贫困的年代,走过了温饱阶段,迎来了全面小康的时代,从过去的“缺衣少食”到吃饱穿暖,到家家户户住洋房、出门有公路、出行有轿车、看病有医保、就业不用愁的新生活转变。

  到2020年,铜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7.79亿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9.3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2.58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05.82亿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7.03万亩,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234.71万吨,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7.56亿元,全年肉类产量26.41万吨,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15.7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22.95亿元,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0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7平方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6万人,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7.4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2.25万人,全市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4.64万户。公路、铁路、水路畅通,生活消费品丰富多样,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小家庭的点滴变化汇聚出的是铜仁这些年来波澜壮阔的大变迁,人们从“缺衣少食”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到吃饱穿暖,而这些无一不在讲述着铜仁的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