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喜看㵲水变迁:走进芷江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原标题:芷江:㵲水之滨的幸福小城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东缘,区域面积2099平方公里,辖9镇9乡,总人口38.23万。

图片

芷江城区航拍
  辽阔的水域、宁静的水面、绿色的坡岸、翩飞的鹭影和倒映水中的蓝天、白云、彩灯相映成趣,构成水天一色、城水交融的美丽画卷。这就是芷江百里绿廊、千亩湿地的㵲水两岸风光。

图片

风雨桥
  人不负河,河定不负人。㵲水悠悠,润泽一方。在这片绿水的滋养下,芷江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攻克一个又一个“贫困堡垒”,开创了一个又一个不凡业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全县地方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81.8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5.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到2020年的25.88亿元、30.09亿元、79.48亿元、8.22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26.4%、46.7%、49.3%、2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8502元增长到2020年的2742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6533元增长到2020年的10949元。

图片

高山刺葡萄
  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面,清澈见底的小溪,富有文化气息的休闲娱乐广场,功能齐全的为民服务中心,古朴温馨的农家小院、高档精致的崭新民宿……走进芷江大树坳乡新庄村,眼前的景象让人为之赞叹。新庄村地处㵲水之畔,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过去村民主要依靠外出务工为生,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000元。脱贫攻坚实施以来,芷江将产业发展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推出一系列接地气、见实效、暖民心的帮扶政策。新庄村正是在县里扶贫政策的带动下,聚力发展高山刺葡萄产业。举全力培育,新庄村高山刺葡萄一路高歌猛进。2020年,该村刺葡萄产业面积57.6公顷,总产值42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9446元。

图片

冰糖橙
  很多像新庄村这样的蝶变依次绽放在侗乡大地上。放眼芷江,雷竹笋、刺葡萄、甜茶、白蜡、油茶、芷江鸭、猕猴桃、柑橘……一个个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点亮了全面小康的新希望,推动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大自然的馈赠,充分利用起来,足以实现拔穷根、摘穷帽。而“挪穷窝”“换穷业”,换一方适宜的水土,便成功地让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本质蜕变。
  沅州新城,静卧在㵲水河畔,是芷江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小区交通便利,绿化优美,配套功能设施齐全。

图片

芷江鸭
  李满香,是楠木坪镇楠木坪村建档立卡户,与女儿相依为命,易地搬迁至七里桥县城安置区生活后,通过帮扶干部帮忙申请了小额贷款,在县城周边开了一家理发店,收入稳定。现在校车也开到家门口,孩子再也不用为了上学而走上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了。几年不到,她从愁容满面转变为笑口常开。从深山搬出,向幸福靠近。如今,大山里的贫困户们“挪”出穷窝窝,搬进新家园,开启新生活。
  芷江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目标,创新战略思路,从产业发展、就业保障入手,引进扶贫车间,实行“2+6”保障措施,投入2.69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县1073户4104人易地搬迁贫困户已全部入住新房,让搬迁者既“安居”又“乐业”。

图片

住宅区
  脱贫攻坚期间,芷江投入46.83亿元,落实公路、水利、住房、医疗、教育、农业生产、社会保障等11类99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2000余个扶贫项目,全县15486户50843名贫困人口、8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村村通上水泥路、户户喝上自来水、家家住上安全房……这些喜人变化,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㵲水河畔日新月异,侗乡大地欣欣向荣:

图片

刺葡萄旅游节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县三次产业比由2015年的23.5∶42.9∶33.7调整为19∶30∶51。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以粮油、蔬菜为基础产业,柑桔、高山葡萄、白蜡、甜茶、芷江鸭为地方特色产业的产业体系,培育省市农业龙头企业18家、家庭农场187家、农业合作社482家、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26家、电商主体110家、休闲农业24家。深入实施产业园区三年倍增计划,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标准化厂房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入驻企业46家,实现技工贸收入38亿元,增长31%。稳步推进全域旅游,“互联网+全域旅游”荣登“最美中国榜”,成为旅游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2021年2月,芷江获准成为全球第307座、中国第二座国际和平城市,以芷江命名的扫雷舰“芷江舰”正式列入海军。芷江镇成功申报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

图片

和平湖
  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和平湖水利风景区成功获批国家水利风景区,获批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和“回头看”交办事项全部按时办结,荣获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大力推行“林长制”,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0.1%,空气优良率位居全市前列,五郎溪国有林场获评全省“十佳林场”。扎实开展县城人居环境“五清五无”专项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省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正在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抓好长江“十年禁渔”,退捕禁捕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图片

和平大桥
  城乡面貌日益改善。全面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芷江机场通达北上广深等15个大中城市,包茂、沪昆、长芷、芷铜高速公路,湘黔铁路、沪昆、张吉怀高速铁路贯穿全境,形成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县城“五纵四横”路网格局基本成形,城区规划面积从8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建成一批市民休闲场所,实施县城侗族风貌改造、夜景亮化和绿化提质改造。乡村建设步伐加快,12个村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拾担村获评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投入资金13.31亿元,建设农村公路2188.7公里,完善安保设施569.8公里,206个行政村全部通客车;投入安全饮水资金2.73亿元,解决和改善饮水不安全人口15.01万人;投入资金1.97亿元,对206个村实施全覆盖农网改造;投入网络通信建设资金5090.4万元,实现4G信号和光纤网络100%覆盖;投入资金2121.4万元,实施一大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图片

新庄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建制村合并圆满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改革试点等扎实推进,“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试行耕地保护“田长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开放合作不断深化,成功举办30周年县庆、五届海峡两岸(芷江)和平文化之旅等交流活动,对台工作评估验收排名全国十三、全省第一;与法国格朗康迈西市、美国松鹤市、俄罗斯基洛夫斯克市3个国际友好城市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加港洽周、“对接大湾区”等招商活动,成功举办正和岛百企芷江行、邵阳商会乡恋资本芷江行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累计引进项目147个,引进资金237亿元,年均增长50 %。

图片

农村房屋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财政民生支出占比年均75%以上。城市老旧小区、农村危房改造等一批惠民工程全面完成,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52%、112%,城乡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55%、106%,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30%。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历年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县全面建成小康实现程度达99.37%。实施一大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项目,就业就医条件实现跨越式提升,城区大班额问题有效化解,农村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全覆盖。信访积案化解率排名全市第一,综治民意调查综合得分保持全省前列,连续五年荣获“全省平安县”称号,先后两次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

图片

㵲水风光
  千年㵲水,静谧流淌。一幅绿水青山、美丽和谐的动人画卷,正在芷江2099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铺展开来。如今的芷江,发展日新月异,产业欣欣向荣,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秀美怡人,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区位优越的美丽边城、人见人爱的幸福小城。未来,芷江将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目标,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