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珍风行天下正当时
——玉屏侗族自治县加快发展油茶产业走笔
2021年10月24日,亚鱼乡亚鱼村村民在采摘油茶果。
2021年10月24日,亚鱼乡亚鱼村村民在整理油茶果
这是玉屏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一个缩影。在玉屏,油茶犹如缓缓流淌的㵲阳河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侗乡儿女,创造过辉煌的历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已成为群众增收的主渠道之一。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23万亩,挂果面积16万亩。2020年,产油茶鲜果1.6万吨,产值达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预计2021年将产油茶鲜果2万吨,产值超2亿元。
“摇钱树”风光不再 “中国油茶之乡”重新出发
回顾玉屏油茶的发展历史,辉煌的金字招牌依然闪闪发光。据《玉屏县志》记载,玉屏油茶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种植面积曾达到25万亩,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视油茶为"摇钱树"。1958年,玉屏油茶产量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195万公斤,为国家提供了40万公斤茶油,产量位居全国1100个油茶生产县的第二位,获得了周恩来总理提名"油茶之乡"美誉。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2007年获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称号,2009年,被列为国家油茶发展重点县、贵州省油茶产业化扶贫重点县,2012年被省林业厅评为“经济林建设示范县”,2014年,“玉屏油茶”被国家质监总局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成立“玉屏侗族自治县油茶行业协会”;2018年国家林草局油茶工程中心在玉屏设立“西南山地油茶资源创新利用中心”。
中国油茶之乡。
玉屏油茶曾经辉煌过,但也难逃衰落的沧桑。数百年的油茶树在创造了辉煌之后,树龄老化,导致挂果率低下,给老百姓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于是老百姓疏于管理,油茶一年不如一年,加之科技力度跟不上,重新种植又无法达到短期成效,加之受其他成长期短、见效快林果经济发展的影响,挫伤了当地农民发展油茶的积极性,曾出现老茶树被砍伐种植柑橘、梨子等经果林的现象,给玉屏油茶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油茶面积曾一度下降至2006年的12万亩,玉屏油茶进入了“严冬”。
村民在朱家场镇茅坡村种植油茶苗。
村民在朱家场镇茅坡村种植油茶苗(无人机照片)。
“一江春水”激活玉屏油茶产业。一个朝阳的产业永远不会被淘汰,当玉屏油茶产业还在“过严冬”的时候,国家先后出台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贵州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科技支撑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专家服务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贵州省林业厅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铜仁市先后出台了《铜仁市2017-2020油茶产业发展规划》《铜仁市2019年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铜仁市油茶特色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铜仁市20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玉屏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有效激活了沉睡中的玉屏油茶产业,玉屏油茶发展迎来春天。
“油博士”独领风骚 每一朵茶花梦想绽放
快马加鞭乘势而上。玉屏县委县政府结合自身油茶产业发展实际,紧扣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精神,先后出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油茶产业发展三年(2020-2022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资金整合方案》《油茶基地管理办法》《油茶林抚育管理办法》《地理标志产品玉屏茶油地理标志管理使用办法》等系列文件,推动了玉屏油茶驶向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2020年11月19日,朱家场镇茅坡村油茶苗种植基地。
科技创新让玉屏油茶“添丁加口”。《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出台,为玉屏送来了“油茶科技特派员”,也为玉屏油茶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国家民委作为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试点工作联系单位,大连民族大学具体助力铜仁,充分发挥“沟通、协调、指导、推动”作用,全力支持玉屏脱贫攻坚,特别是玉屏油茶产业在助推脱贫攻坚上,在国家林科院和贵州省林科院的积极支持下,大连民族大学签订了《关于油茶良种选育和高产营林模式研究及产业示范的合作协议》《关于推进油茶研究与产业发展的合作意向书》《关于油茶丰产营林技术成果示范应用和研发平台共建的合作协议》,选派大连民族大学教授阮成江带领专家团队赴玉屏挂职帮扶玉屏油茶产业发展。
2020年9月5日,在亚鱼乡沙子坳村,技术人员在检查老油茶树嫁接的山茶花成活情况。
连续几年,阮成江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在野外调查,先后完成了良种培育和优良无性筛选成果、油茶轻基质芽砧苗嫁接技术、油茶炭疽病和油茶象虫害防控技术等。团队采取全基因组辅助选择方法,选育出了23个适宜在武陵山片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油茶良种。培育出了“民玉2号”和“民玉3号”两个高稳产本地油茶良种和新品种。这两个品种具有年年丰产的特性,突破了玉屏油茶大小年结实难题。目前,除了在玉屏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还在思南、碧江等地大面积推广,每亩增收3500元以上。
村民在油茶育苗基地移栽油茶苗。
老油茶新活法,花枝招展进财来。针对老油茶树龄老化、经济效益低下的实际情况,阮成江团队提出并设计了“优良种质+高嫁接亲和力+高配合力+高异交传粉配置格局”的油茶低产林高接换冠丰产改造穗芽配置的分子设计技术。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嫁接亲和力、高配合力、高异交传粉配置格局的低产油茶林的高接换冠丰产改造穗芽配置模式,突破了油茶老林低产难题,有效提高了油茶产量。油茶高接换冠专利技术已应用于武陵山片区玉屏自治县、碧江区和思南县9300亩高接换冠丰产示范园建设。突破了老油茶树为砧木嫁接山茶花的砧穗选配技术瓶颈,已成功应用于5万株老油茶树嫁接名贵山茶花,成为城市景观树种、盆景等,获得树冠高大名贵山茶花48927株,嫁接成活率97.85%。嫁接的名贵山茶花近三年累计新增效益4500万元。使老油茶树迎来了新生机,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介绍,一户农民种植5亩以上油茶,就可以稳稳实现增收致富,而油茶盛果期可达七八十年,一代脱贫可福及子孙几代人。“我家的老油茶林,以前每亩地只能产3公斤油,自从使用了优良油茶种子后,每亩地最高可以产茶油50公斤。”朱家场镇鱼塘村村民姚元说。“我家几亩老油茶林就有5000多元的收益!这是一个几代人都收益的好产业,所以种植油茶没得错。”朱家场镇甘龙村村民范永芬笑着说。
2021年10月24日,亚鱼村村民在采摘油茶果。
在大连民族大学的帮助和支持下,玉屏建立了“贵州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仁市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连民族大学油茶研发中心”“大连民族大学油茶试验基地”“大连民族学院油茶博士工作站”“玉屏侗族自治县油茶产业技术研发实验室”;获得了中央引导地方经济发展项目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帮助编制地方标准4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获批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致富花”争奇斗艳 “产业链”风生水起
侗乡大地遍地竞开油茶“致富花”。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做精油茶产业,玉屏采取“成片、连线、攻点”的工作措施,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打造、连线规划发展、零星土地栽种,实现了油茶产业面线点互联互通。2020年,玉屏县委县政府围绕油茶产业发展,通过外出调研考察学习,反反复复讨论,召开专家论证会,作出了玉屏油茶产业“12个一”发展决定,即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做好一个发展规划、开展一次摸底普查、出台一个实施方案、成立一支发展基金、建设一个良种基地、招引一家龙头企业、搭建一个科研平台、合作一家院校团队、搭建一个交易平台、建设一个展示中心、建设一个示范园区。
村民在油茶育苗基地管护油茶苗。
说干就干,玉屏油茶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以贵州黔玉油茶公司为龙头的油茶全产业链国有平台公司扛起了玉屏油茶产业发展的大旗,吸引了江西、湖南等省的一些油茶公司加入,从品种研发、种植、烘干、粗加工、精深加工到品牌创建,为玉屏油茶全产业链发展增添了活力。“我们建立了西南片区最大的油茶育苗基地,每年可培育1亿株油茶苗,建成了油茶种植示范基地、种植基地、深加工企业、景区、研发中心等,油茶全产业链都已经建立健全并实现了经济效益。”贵州黔玉油茶公司总经理金宇说。
工人在加工油茶。
玉屏县委县政府出台油茶种植奖补政策,激励农民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彻底解决了农民发展油茶见效慢的困惑。当地群众看到了油茶发展的美好前景,竞相加入了油茶种植“大军”,不仅荒山荒坡种上了油茶树,有的经济林也换种了油茶树种,同时引导农民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等“四旁”发展油茶种植,既实现庭院美化、村寨绿化,又形成产业,最大限度挖掘潜力扩大玉屏油茶种植面积和规模,保证群众增收致富。
种植油茶。
“发展油茶有利于子孙后代,种一次就可以采收百把年,收入又高,还能够维护生态环境,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的好产业。” 亚鱼乡亚鱼村村民姚本祥说。今年43岁的姚本祥是尝到油茶产业甜头的村民。2010年,姚本祥拿出多年积蓄在村里建起油茶加工厂,收购农户手中的油茶鲜果进行加工,随后又租下250余亩荒山发展油茶种植,每年产油茶鲜果约18万公斤。油茶加工产业发展良好,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湖北等地,带动了当地200余户村民增收。
2020年12月9日,在朱家场镇谢桥村一茶油榨油坊里,村民在展示包装好的榨油。
为提高油茶基地的土地利用效率,勤劳的侗乡人民还在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生姜、辣椒等,有效提高了油茶成长间隙期的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我们来油茶基地挖太子参,挖一斤有2块钱,一天有100多块的收入,挣点零花钱用。”田坪镇塘合村村民李复香说。塘合村村主任助理李小君说,村里在油茶基地套种太子参800余亩,同时套种生姜200余亩,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渠道。
村民在朱家场镇茅坡村管护油茶树(无人机照片)。
如今,玉屏油茶不仅仅是有了全产业链发展,还延伸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中国共产党玉屏侗族自治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县委书记杨启明指出:“合力推动油茶小镇景区建设。聚焦油茶主题,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为载体,加快规划申报朱家场油茶小镇AAAA级旅游景区,科学谋划高质量一产向高水平三产转化,推动油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谈到玉屏油茶产业未来如何发展,县委书记杨启明说:“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以高品质油茶种植基地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为载体,高质量推进育苗基地、种植基地、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尤其是高品质茶油产品开发,实现油茶全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