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下好“三步棋”盘活红色资源 搭建“家门口”的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红色资源承载着党的光荣历史,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是开展优良革命传统教育最好的教科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玉屏坚持下好本地红色资源挖掘阐释、保护管理、运用引领“三步棋”,聚力本地红色资源,打造“家门口”的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


  下好挖掘阐释“先手棋”

  充分发挥县委党史研究室、县文广局、县民政局、县档案馆等职能部门作用,加大对本地革命历史红色遗址、红色遗迹、红色故事、红色人物事迹的深入挖掘力度。

田心坪战斗绘画作品

红军冒寒过河的田心岩渡口

红军借住过的房屋

  成功挖掘红二六军团长征入黔第一仗作战地——田心坪战斗遗址、红二军团所属的6师在朱家场驻扎地——朱家场红军驻地遗址等两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成功梳理红军入黔第一仗、红军在朱家场驻地遗址的红色故事;成功挖掘刘兰亭、朱世伯等革命烈士的感人红色事迹,以及周玉堂、杨八嫂等本地百姓群众拥军护军的红色事迹。

  下好保护管理“关键棋”

  着重从“修缮保护、整体规划、依法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大对本地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力度。按照“严格保护、修旧如旧、保留原貌”的原则,对朱家场红军驻地遗址进行精心修缮。依托田心坪战斗遗址,以实景、实物、实事为基础,建设打造玉屏红军陈列馆,对红色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党员干部瞻仰朱家场红军驻地遗址

党员干部群众在玉屏红军陈列馆聆听红色革命故事

  以革命历史、革命事迹为主线,梳理撰写《田坪之战——红军长征入黔第一战》《侗乡红军刘兰亭》《朱世伯长眠田心坪》《田坪杨八嫂救红军》《周玉堂父子为红军割皮带》等一批传播力强、影响力高的红色文章;根据红军在玉屏的革命历史脉络,建成以玉屏红军陈列馆、朱家场红军驻地遗址为核心,以“三点两村”为串联支撑的红色教育闭环线路,打造成线连片的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新格局。

朱家场红军驻地遗址获批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加大对本地红色资源的依法保护力度,做好文物保护申报工作,朱家场红军驻地遗址获批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玉屏红军陈列馆获批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好运用引领“长远棋”

  紧扣“用活红色路线、讲好红色故事、抓好红色血脉传承”三个方面,激活红色资源“乘数效应”。

重走红军路,重温革命初心

  依托本地红色教育闭环线路,用听一堂红军课、走一次红军路、吃一顿红军餐等方式,让红色历史可视、可听、可体验、可追溯,让红色基因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目前,红色教育线路累计吸引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游客1.3万人次参观体验。

邀请红军长征亲历者宣讲红色故事

  围绕精心梳理撰写的本地红色故事,采用县委宣讲团“七进”宣讲、邀请红军长征亲历者宣讲、活用“微玉屏”微信公众号宣传发布等方式,全力讲好、宣传好本地红色故事,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感悟革命先辈足迹,赓续红色精神血脉。目前,全县开展红色故事宣传宣讲1200余场次。

培育“红彰苗苗”,传承红色薪火

  依托朱家场红军驻地遗址开设“红樟苗苗”党史宣讲培训班,将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分为“红樟苗苗拔新芽”“红樟苗苗节节高”“红樟苗苗棵棵壮”进行对象化培训,在党史宣讲培训中,陶冶少年儿童爱党爱国主义情怀,推动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目前,“红樟苗苗”开展红军故事宣讲52场次,受众32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