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结核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学者一直在积极关注和探索结核病防控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药物,近年来取得的一些新成果不仅让诊断更加快速、准确,也让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改善。
由健康报社在20世纪50年代
制作的抗结核病宣传画,
现已被结核病历史博物馆收藏。
More
多项技术大幅提升诊断率
“如何诊断”曾经是结核病防控面临的巨大难题,人们对于结核病诊断技术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和艾滋病、肝炎等其他传染病不同,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抗原和抗体至今未被找到,因此结核病无法通过“一管血”就明确诊断。传统的结核菌痰涂片检测灵敏度低、容易漏诊,结核菌培养及耐药试验则需要2~3个月。
如今,分子生物技术可通过结核病患者极其微量的分子层面线索,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大幅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分子生物技术不仅让诊断时间压缩到两个小时左右,更能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进行判断。但新型检测技术每次约几百元的费用,限制了它们在基层以及偏远地区的应用,我国仍有很多患者难以从中受益。
人体内正常或异常组织细胞,以及感染机体的病毒和微生物产生的挥发性代谢产物,会经过肺循环进入肺泡内,连同肺内的代谢产物,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这就构成了人体呼出气体中内源性可挥发有机化合物(VOC)的主要来源。我国学者开发的肺结核呼气检测系统,是基于呼出气中VOC检测及分析技术的肺结核检测平台,具有操作简易、安全无创、准确度高、通量高和成本低等突出优势,适用于对肺结核的快速筛查以及疗效跟踪检测。随着深入研究,这个检测系统还有望用于肺癌、食管癌、乳腺癌,以及新冠肺炎的诊断中。
人工智能技术与影像检查的结合,也是颇具前景的结核病初筛手段。如今,X线、CT等影像检查在临床应用极为普遍,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帮助影像科医生筛查肺结核患者,能明显提升检测效率。2017年,我国学者曾组织过一次肺结核影像诊断的“人机大战”,由多家医院的资深影像科专家对战人工智能系统。从检测时间看,机器组2~3秒的判断时间完胜专家组2~3分钟的用时,但在判断准确率上,人工智能组为75%,低于专家组的85%。下一步,需要快速整合全国患者的影像资源,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教材”,待它成长到能够精准鉴别肺癌、肺结核、肺炎等常见异常影像后,便可将其推广到综合医院,提高医生对肺结核的筛查能力。因为综合医院是大多数结核病患者首诊的地方。
遏制耐多药结核病有望
20世纪80年代,结核病在全球死灰复燃,同时耐多药结核病带来严峻挑战,使得人们重新燃起对抗结核新药的研发热情。
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速批准了贝达喹啉用于成人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随后,德拉马尼、普托马尼等抗结核新药也陆续问世。
那么,这些新药对我国患者是否同样有效且安全呢?2017年,“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机制项目”(NDIP)正式启动,该项目覆盖了全国98家医院的1500余名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最终的应用效果显示,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期内,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痰培养阴转率为85.3%,阴转中位时间为4周。借助这个项目,我们建成了首个大规模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临床-样本-数据队列,并发现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人群中,90.6%对贝达喹啉耐药水平较低,即可由此方案获得理想疗效。
以贝达喹啉为代表的新药,与传统抗结核药物作用机制有很大差别。这类药物对敏感菌株、多药耐药菌株和休眠菌的抗菌活性较高。这不仅让它们对于耐多药结核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让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周期明显缩短。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17年,全球新发耐多药结核病46万例,患者疗程约为20个月或更长,治疗成功率仅为54%,病死率达16%。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指南,推出了耐多药结核病短程化疗方案,建议疗程缩短为9~12个月,这样可以在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治疗费用。
为推动这些新治疗理念和方案的实施,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先后制定了《耐多药结核病短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专家共识》等,为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者提供参考。
补齐防控短板须未雨绸缪
尽管医学科技进步让我们看到了战胜结核病的曙光,但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首先是负担重。2020年,全球共有150万人死于结核病,在所有死因中排第13位。我国每年约有84万例新发病例,患者人数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结核病对社会、对家庭造成的负担不容忽视。
其次是基层弱。人们常说结核病是“穷病”,毕竟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结核病的发病率相对更高,很多患者原本不富裕的生活因结核病而变得更为窘迫。如何把先进的诊疗理念和规范的诊疗技术尽快推广到基层,让基层患者用更低的治疗成本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认真规划部署,把有限的资源引导到基层去发力。
最后是人才短缺。在我国,短期内战胜结核病并不现实,未来在对抗结核病的道路上,需要无数医务工作者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优秀的人才储备对于结核病防控至关重要,但较高的感染风险、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令结核病防治专科对青年医生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因而,如何增加从业人员数量、提高从业人员水平,也是眼下就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情怀与信念缺一不可
2017年在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成立80周年之际,笔者萌生了创建结核病历史博物馆的念头。
在漫长而艰辛的资料收集过程中,李登瑞、吴妹英等众多专家的大力支持,让我深刻感受了结核病防控人的情怀,看到了大家对结核病的“恨”与“爱”。恨,结核病绵绵不休、危害百姓;爱,打败结核病已成为我们毕生的追求与信念。
网上博物馆中的资料时间跨度长达256年。漫长的历史、丰富的资料让我们坚信,终结结核病,需要医务人员在一线不懈奋战,需要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默默钻研,更需要大众摇旗呐喊、鼓舞士气。希望结核病历史博物馆能够让历史的灯塔照亮未来的路,能够让结核病防治领域同道与更多朋友联合起来,共同为终结结核病贡献力量。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 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