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多措并举助力搬迁群众楼上“安居”楼下“乐业”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玉屏“微工厂”助力搬迁群众楼上“安居”楼下“乐业”

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保障工作,近年来玉屏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培训群众新技能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目标。同时,通过引进“微工厂”让安置点群众实现了“就业”“顾家”两不误的美梦。

朱家场镇街上村安置点共安置前光村、桐木村等14个村的63268名村民。源于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这些村民挪了“穷窝”,开启了新的幸福生活。

在安置点内的贵州祥鸿服饰厂,车间内的舒冬秀正熟练地修剪衣服,她是众多搬迁群众中的一员。2018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舒冬秀一家住上了安置房,安置点工作人员还为其丈夫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一家人实现了实现稳固增收、稳定脱贫。

“每天一早帮忙清扫完街边,我就来这里忙活。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来这里一天下来怎么也有过几十元的收入。”舒冬秀笑着说。

贵州祥鸿服饰厂是玉屏朱家场街上村安置点引进的其中有一家“微工厂”,该厂以生产各类服装为主。自2021年入驻安置点以来,为群众提供岗前免费培训,让安置点和周边的群众就业有了出处,生活有了保障。

贵州祥鸿服饰负责人吴祥均介绍说:“我们从去年9月份入驻到这个移民安置点,主要生产校服、工作服和护士服等。同时,还生产一些外贸进出口服装。整个服装厂可以容纳60名工人,目前有25人就业。我们厂的工资是按计件发放,多劳多得,不影响工人回家照顾老人和小孩等问题,所以周边有很多群众愿意来这里上班。”

在安置点的另一家“微工厂”豪源箱包厂内,工人们正在缝合、包边、修剪边幅等制作手提包。

石芳景是其中的一员,只见她拿着剪刀对修剪不整齐的手提袋进行再次修剪。她现在笑着说:“来这里做了大半年了,这种工厂挺好的,因为像我们这种因为家里有小孩和老人需要照顾,哪里都去不了,来这里干活既能照顾家,又能挣到钱。”

据悉,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保障工作,玉屏朱家场镇街上村安置点以保障搬迁群众就业为核心,着力开展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岗位等,目前已组织开展技能培训5次,参与群众120余人次,并通过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为23人解决就业问题。通过引进“微工厂”,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5人就业,真正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切实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问题。

玉屏朱家场街上村安置点工作人员胡飘介绍说:“为了实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我们通过‘微工厂’、公益性岗位和就业培训等确保了搬迁群众‘一户一就业’。同时,为了保障搬迁群众的“菜篮子”问题,安置点还为搬迁群众划分有‘微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