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3322!玉屏郭家湾样板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受绿坪村民组的感染,其余几个村民组也迫不及待了,纷纷递交宜居农房改造申请。”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干部郑涛一脸轻松地说。

图片

  然而,亚鱼乡党员干部脸上云淡风轻的背后,是之前愁肠百结的阵痛。因为,紧跟在郭家湾村这个“老大哥”身后的,还有皂角坪街道瓮阳村、朱家场镇桐木村、新店镇老寨村和洞坪村四个市级示范点。追兵和标兵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鸿沟。
  自被列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以来,郭家湾村坚持试点示范,分类分级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在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上有形象、出成效、可复制。
  凭借自身独特资源禀赋优势和厚实产业基础,被列为全省50个、全市唯一一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这是天时,亦是地利。可要真正实现引领,中间还隔着一道人和的命题,需要去解答。
图片
  以提升人居环境为抓手,因地制宜创新宜居农房改造“3322”模式,在最大化增效增收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主动、主益作用,这就是亚鱼乡对人和这道命题的解答。
  具体来说,就是以户为单位,总资金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政府负责奖补建设费用的30%;通过发展贡米、荸荠、黄桃等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按五年期每年拿出一部分实行积分制分红,用于抵扣建设费用的30%;农户采取现金方式筹集建设费用的20%;由村级通过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土地入股等方式折资解决剩余的20%。
  这笔账一算,平均每户人家自筹资金最高达7000元,充分在投入上突出群众主体,在参与上突出群众主动,在收益上突出群众主益。
  郭家湾村宜居农房改造核心区,包括绿坪一组、二组,杨家湾组、井湾组和陈家组,共5个村民组。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除了绿坪一组只有1个工作小组,其余4个村民组都是2个工作小组入户开展思想动员工作。
图片
  小组成员由乡党委班子、乡干部、村“两委”和乡村振兴工作专班组成,重点聚焦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前阶段哪些工作满意、需要改进的工作有哪些、当前最想做的工作是什么,以及下步工作建议。群众赞成后,自主递交宜居农房改造申请书,然后再着手推进。
  绿坪组群众龚仙平家起初并不同意宜居农房建设,他们认为搭建的房屋顶棚低了一些。通过实地察看论证、面对面沟通交流,双方共识,最终都同意在原来的高度上再提升10公分。
图片
  “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倾听群众心声,吸纳群众意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亚鱼乡党委书记杨芬南告诉记者,郭家湾村在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方面,底气足,工作实,力量大,成效好。
  绿坪组群众张家生,听到乡里要按照白墙青瓦的风格推进宜居农房改造。他二话不说,叫上妻子,果断把自家的红色外墙瓷砖推了,重新砌成白墙青瓦。“大风貌统一后,感觉整个人都更精神了,心中充满着成就感和自豪感。”张家生得意地说。
  与此同时,按照底数六摸清、短板六补齐、质效六提升“三个六”工作机制,结合村情实际,玉屏将全县86个行政村及社区(居委会)分为示范引领村20个,重点推进村56个,夯实基础村10个,进行分类梯次推进,形成乡村振兴工作比学赶超的强劲势头,侗乡大地跃动着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