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供销“党建+”模式开启乡村振兴新局面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供销联社坚持以“抓党建、延链条、育品牌、树形象”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党建+社建”“党建+人才”“党建+农机”“党建+产业”模式,不断推进党建与供销工作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奋力开启乡村振兴新局面。

  “党建+社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坚持以“党建带社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进党支部建在基层供销合作社上,实行“党建+供销社”的运营模式,引领供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把供销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管到位上、严到份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引领的瓮阳村供销社为示范,成功探索出了以土地流转和土地入股两种并行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500余亩桃系列产业,让有劳力的群众就近务工赚“薪金”,从事非农产业的群众土地流转赚“租金”,村集体经济参股经营赚“股金”。同时通过开办的惠民超市让村民通过志愿服务、义务巡逻、矛盾纠纷调解、变卖废旧物品、拾取垃圾等方式兑换食品或物品共计价值5000余元,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供销样板。截至目前,全县先后成立了瓮阳村、郭家湾村、五里桥村等9个村级供销合作社。

  “党建+人才”,激发农业发展“新活力”。坚持以“情系三农、造福三农、服务三农”为宗旨,把“三爱一懂”(爱供销、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三有一重”(有激情、有担当、有自信、重落实)、“三抓一见”(抓人才、抓科技、抓创新、见成效)作为玉屏供销精神,依托“党建+供销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组建了县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整合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资源,化“零”为“整”,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为群众提供农机耕种、无人机施肥、病虫害防治、收割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同时,吸引了一批来自玉屏、沿河、思南、昆明、怀化、岑巩等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的有志青年加入农机合作社,以“做强产业、壮大主体、强化服务”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工作,把为农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截至目前,通过以采取招聘、调动、引进的方式吸纳了大学生、土专家共计43人加入供销系统队伍。

  “党建+农机”,打造为农服务“新模式”。依托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为载体,围绕“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如何增收”的问题,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积极培育职业农民,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开展了土地全程托管“保姆式”、半程托管“订单式”以及土地流转“甩手式”服务,利用农机设备加大撂荒地复耕,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步伐。同时成立了玉屏首家供销社农机维修中心,加强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用,为广大农机用户、合作社提供农机安全知识、机具检修、技术培训、农机作业服务需求等,确保农机安全作业。全县现有旋耕机30台,起垄机5台,开沟机2台,收割机12台,无人植保飞机5台,插秧机20台,育秧粉碎机3台,育秧播种机6台。今年以来,为群众耕地10000余亩,收割油菜1000余亩,喷洒农药化肥5000余亩,服务范围涵盖玉屏、碧江、万山、岑巩等9个区县。

  “党建+产业”,绘就产业发展“新画卷”。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和“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发展特色、精品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广“水稻——油菜”“蔬菜——水果”轮种模式,积极推动“撂荒地”变成“藏粮田”“淘金田”。在田坪镇庆寨村、彰寨村、五里桥村、田坪村等坝区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发展西兰花、麒麟西瓜、优质水稻等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实现抓产业促就业的“造血”成效,带动周边15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就业,实现务工人员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2022年全县全程托管“保姆式”服务1300余亩,半程托管“订单式”服务10000余亩,土地流转“甩手式”服务1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