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男德班”的概念有点火。有人“望文生义”,将它看作备受诟病的“女德班”的翻版,甚至个别人觉得它是蹭“女德班”的热度,并对“男德班”谩骂、嘲讽。
事实如何?先看看什么是“男德班”。据《新京报》报道,今年9月,社会学博士、性别学者方刚招募“男德班”学员,其全称为“好伴侣好父亲:全参与型男性工作坊”,授课内容包括“认识并挑战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反思‘大男子汉气概’的伤害”“做家务和照顾家人的能力”“婴幼儿护理技术”“家庭暴力成因及干预”“与青少年孩子的相处艺术”等。方刚解释说,希望通过“男德班”推动男性参与,承担家庭、职场等触及性别平等领域的责任,包括反对性别暴力、承担家务、养育孩子,以及一些传统上被认为属于女性领域的事情。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让两性承担共同的家庭责任、享有公平的机会,促进妇女平等就业,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关键。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破除性别的刻板印象。尽管社会一直向前发展,观念也更新了一代又一代,但“男主外女主内”“谁赚钱多谁就不用做家务不用带孩子”“事业有成的女性必定难以平衡家庭”等传统观念依旧存在,甚至在一些人思想中“根深蒂固”。
拿养育孩子来说,不少人肯定听过“丧偶式育儿”这个词。主要描述的就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中有一方显著缺席,甚至压根儿就不参与。现实中,父亲缺失的情况相对多一些,这不仅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也对子女教育造成一种缺憾。
“都说父爱如山,他真的就像一座山一样,矗在那里一动不动,只顾着玩手机打游戏,娃在旁边哭了,他也只会大喊‘老婆’。”在一个关于带孩子的采访中,一位妈妈这样说。这位妈妈描述的场景,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不仅如此,妈妈们在养儿育女中的辛苦,也常常被忽略,一句“不就带个孩子么,能有多累”,便抹杀了所有的付出。
这当然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也恰恰证明了让男性了解、感受、参与养育孩子辛苦的必要性。“男德班”便提供了这样一种途径,让更多人知道没有什么事是特定性别“应该”做的。
去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促进男女平等分担家务,倡导夫妻在家务劳动中分工配合,共同承担照料陪伴子女老人、教育子女、料理家务等家庭责任,缩小两性家务劳动时间差距。多个地方也相继推出相关文件,在共同履行家庭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眼下,我们也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不应只有女性,男性与女性都应参与其中。在家庭中、在工作上,无论是在“内”还是在“外”,达成的共识越多,这个友好型社会也才能越早来到我们身边。
传统观念的改变是一个长期工程,参加“男德班”的学员多为心理咨询师、教师等专业人员,其影响范围毕竟有限。让更多普通人深入认识男女平等,还依赖于舆论倡导与整体社会观念的改变。但是,既然“男德班”提供了一个有利于“达成共识”平台,创造了传播男女平等理念的契机,何不多给它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