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从万桥飞架看中国奋斗丨建在群众心中的三座桥

来源:动静贵州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黔南州贵定县以北的独木河上先后建了三座桥,一座乱石桥、一座石拱桥,还有一座去年底刚开通的高速公路桥——甘溪特大桥。桥,承载着当地百姓走出去的渴望,参与并见证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贵定县新巴镇就在甘溪特大桥下,眼下,新巴镇幸福村的村民们正在抢抓时节,忙着为年前种下的山桐子追肥。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上千吨化肥都是由大货车直接运来的。

在货车旁记账的幸福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全告诉记者,幸福村种下2740亩山桐子,需要化肥1500吨。过去山路弯道大,只能用小货车来分批运送。“现在甘溪大桥通了,50吨的大货车可以直接把化肥拉进来,运费节约一半,运输的距离和时间也都节约了。我们幸福村人,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幸福人!”陈国全说。

甘溪特大桥是贵阳到黄平高速公路贵定连接线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取代了过去村民到贵阳必经的“五道拐”以及蜿蜒数公里的临崖公路,把山路拉直了。

从通车到现在,群众都喜欢开车去桥上看一看,特别是试通车那段时间,大家喜悦的心情难以抑制,都想出去走一走。大家都说今年家乡变化最大,有些自己创业的都想回来打拼了。

新巴镇土生土长的陈朝波已经将这样的想法付诸实施了,十多岁起就去广东做生意的他,看到公路经过大桥直接通达老家,就毅然把塑胶玩具生产线搬了回来,从去年底开始生产到现在,他已经完成了30多万元的订单。

“大桥的建成通车,材料运输上不再受交通的限制,这里工人工资、生产的水、电、厂房都比外面便宜,我觉得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以后我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做,可以大胆去拼了!”陈朝波说。

甘溪特大桥长1220米,主跨300米,是目前同类型桥梁结构形式下跨度世界第一的大桥。

项目经理张锐向记者介绍到,空腹式连续钢构的桥型相比于悬索桥斜拉桥桥型,施工周期要长。“我们历经5年修建,特别是天气冷的时候,为了确保灌注的连续性,经常是连续施工三十几个小时。现在看着群众出行方便了,贵定县城也融入到贵阳半小时经济圈,带动农产品外销。觉得建桥时候的辛苦都非常值得!”

88年前,红军长征时曾两次经过新巴镇,当地群众全力抢救受伤红军,书写了一段红色佳话。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当地群众在独木河上修建了第一座乱石桥,结束了当地村民乘船渡河的历史;在脱贫攻坚时期,第二座拱桥落成后, 群众种植的烤烟、药材从这里运出去销售,也让新巴镇实现村村通公路,寨寨开汽车;如今甘溪特大桥正在与群众大踏步走向乡村振兴。三座桥连着民心,也承载着当地百姓对发展的渴望。

甘溪特大桥建成时,当地群众特地给建桥团队送上了一份礼物——甘溪特大桥剪纸。

拿着剪纸,张锐又兴奋又高兴地说:“这个就是我们甘溪特大桥,剪得很形象,有蓝天白云,这边是大山,这下面弯曲的就是独木河,这里是著名的五道拐。”

剪纸的制作者,黔南州非遗剪纸传承人陈秀萍说:“以前很多人经过那里都会想,如果以后有这样一座桥跨河过去就好了,路过的每个人都会说一遍,现在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现在真的实现了!”

新巴民族小学原校长陈士声和村里的老支书一起见证了大桥的通车。他们说,这里一座桥接一座桥,把新巴镇推到了更高的发展道路。“党给老百姓创造了很多财富和实惠,我们真的感觉到不是新中国,不是共产党,现在这些好日子根本办不到!”

正在地里工作的幸福村村民陈斗芝,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路连接着与外面的交流,现在,建设也搞起来了,我们也有活干、有钱赚了。感觉很好,感觉很幸福啊!”

陈国全开着车行驶在甘溪特大桥上,他告诉记者,此刻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爽”。“天堑变通途,心情比较愉快,穿梭在云里雾里,感觉像西游记里的腾云驾雾呢!我们幸福村的产业,我们的村容村貌,将和甘溪特大桥一起,天马行空,飞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