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与西南联大西迁

来源:铜仁日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片
玉屏县政府欢迎旅行团的布告

西迁线上一重镇

  玉屏,历为黔东门户,民国时期,湘黔、滇黔公路即贯穿县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的一些机构和人员,纷纷迁往内地,使玉屏成为陆路西迁线上的重要节点之一,成为抗战的大后方。
  抗战期间,先后有国民党军政部交通器材总库、国防部106陆军医院、国防部51陆军医院、国民党军政部荣誉军人第一教养院、国民党军政部后勤部汽油库第九分库、国立二十中学、国民党第十集团军副司令夏楚中部等军政机构及人员迁驻玉屏,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在迁驻玉屏的陆军医院,有无数的抗日将士得到治疗康复,但其中先后死亡在玉屏的仍有100多人,国民政府还于1938年春在县城北街的四眼塘水井边竖立起了“抗日阵亡将士碑”,再于之后在县城东郊(铁路工务段)修建了陵园。
  与此同时,很多仁人志士、名人大家,他们西迁往返,亦留下了途经玉屏的足迹:最早途经玉屏的,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于湖南省新晃自治县龙溪古镇小住半月的他们,于1937年11月下旬经玉屏前往昆明,成为西南联大创建者之一;1938年冬,囚禁于沅陵凤凰山的张学良将军,被密令迁往贵州,于12月下旬途经玉屏,开始了在黔8年的囚禁岁月;1945年9月,著名作家张恨水从重庆沿西南公路东返,留宿玉屏时,曾在《东行小简》里,写下了《盘山紧,玉屏松》一文。

  西迁中最伟大的壮举,是西南联大的湘黔滇旅行团。他们在玉屏的点滴故事,给玉屏这片土地打上了深深的抗战烙印,让那段历史得以在玉屏被恒久铭记。

图片

旅行团中的教授们


岳麓山下启征程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保存教育文化力量,奉国民政府指令,位于平津和沿海地区的高校纷纷内迁,其中北京、清华、南开3所大学,在湖南长沙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937年11月正式开课。
  随着南京陷落,武汉告急,长沙也面临着战争的威胁。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的师生,也分三路西迁云南昆明;其中一路由300名师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历时68天,行程3500里,徒步横穿湘黔滇三省到达昆明。这一壮举,被称为世界教育史上的“长征”。它是西南联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联大在滇八年艰辛办学的历程,由此拉开序幕。
  为确保学生安全和便于管理,学校组成了一个由黄钰生、闻一多、袁复礼、曾昭抡、李继侗、吴征镒等11位教师组成的教师辅导团,南开教授黄钰生任辅导团团长。国民军事委员会指派中将参议黄师岳将军担任旅行团团长,一路护送师生迁滇。
  1938年2月20日,春寒料峭,湘黔滇旅行团300余人乘船离开长沙,一路向西,历尽艰难困苦,于1938年3月14日到达湘西的新晃自治县,在新晃停留休整3天。3月17日清晨,在新晃自治县保安队护送下,旅行团离开新晃,向玉屏进发。


玉屏欢迎旅行团

  3月,时序虽已进入春天,而人们似乎并没有感受到春的气息,弥漫的是战争的硝烟。当时的玉屏,一个只有三万五千人的黔东小县,是本省的二等县。由于逐渐方便的交通提供的便利,国难的消息不断传来,城乡的人们,纷纷担忧着国家,支持着抗日。
  从新晃自治县出发时,旅行团已度过了脚底每天打十几个泡的苦楚时期,每天走几十里路已不在话下。广大师生沿㵲阳河走了十多里,又沿着山间道路前行,于上午10点抵达鲇鱼铺。
  鲇鱼铺,又名鲇鱼堡,1941年国民政府实行机构改革,改为大龙乡,鲇鱼铺为乡政机构所在。其东边即竖有一块高大的木牌,牌子上白底黑字写着“湘黔交界处”几个大字。
  在“湘黔交界处”牌子前,旅行团的师生无不驻足凝视许久,有不少人还在牌子前拍照留影。大家意识到,这是湖南和贵州两省的交界点,跨过界碑,便进入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前面的路更加艰险。
  进入鲇鱼铺后,正如北大经济系大三学生余道南在日记中所写,这里“煤层裸露,随处可见,只可惜货弃于地,无人开采”“沿途不时有武装保安人员巡逻,听说是贵州省主席吴鼎昌下令安排的,以保护旅行团安全。”
  山路越来越崎岖不平。12点半,旅行团到达玉屏自治县南宁铺,即今天的南宁村。旅行团在这里进行了大约40分钟的休息。清华大学土木系大二学生杨式德在日记里写道:
  休息间,只见闻一多先生来了,戴礼帽,穿中式浅色长衣,腰束黑带,斜插着大烟袋,下面绑着腿,拿着手杖,充满了风尘仆仆的意味。
  酒店塘一路,田里多是油菜和麦苗,长势很好。到了七里塘,路边人家门前的李树,已经开花了。
  继续前行,到杉木坳,见有碾坊,水磨正在碾米,据说一天可以碾七八担稻谷。这里离玉屏城区更近了,只有4里路程。
  为迎接旅行团的到来,在几天前,民国玉屏县政府就作了专门的接待安排,在县城的三牌坊、十字街等人流集中的地方, 县政府3月16日清晨就贴出了布告:

  查临时大学,近由长沙迁往昆明,各大学生步行前往,今日(16日)可抵本县住宿。本县无宽大旅店,兹指定城厢内外商民住宅,概为各大学生住宿之所。凡县内商民,际此国难严重,对此振兴民族的领导者——各大学生,务须爱护借重。将房屋腾让。打扫清洁,欢迎入内暂住。并予以种种之便宜。

  务此布告,仰望商民一体遵照为要。

  此布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十六日

  县长:刘汉彝

  这是一张特殊的布告。为迎接由黄钰生、闻一多先生等人率领的“湘黔滇旅行团”迁滇进入玉屏,由时任民国玉屏县长的刘汉彝亲自签署。旅行团一行,纷为布告所感,很多人还拍了照片。
  今天,我们从当时的南开大学电机系大一学生高小文保留的照片,可以看到这张布告:左下角是县长的名字,稍有点模糊,也许正是县长刘汉彝误传为刘开彝的原因。
  这张布告,折射出当时社会各阶层对于“保存与保护民族文化与人才”的可贵意识,体现了玉屏人民抵御外侮、团结抗日的爱国情操,这是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凝聚出的壮丽爱国之举。
  下午4点,旅行团来到玉屏城区东门,行走在最前的第二大队,于门外稍作停留再行整队后,方才肃穆入城。随后的旅行团一行,也一律抖擞精神,步伐整齐如军旅。
  欢迎的人群,早已在县城东门迎候;县长更是带着县政府的官员,亲自前来迎接。大道旁,民国县立小学的童子军,见旅行团的队伍人影出现在城墙上,即整齐排列举手敬礼;欢迎人群里,许多民众代表也纷纷举起手来还礼。
  县城的街上,随处贴有欢迎旅行团住宿的标语,每家每户还挂出了国旗。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欢迎这支文军队伍。玉屏人民的热忱,对旅行团的同学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玉屏县长刘汉彝,湖北应山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他已在县署提前备好茶点,为旅行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
  欢迎会上,怀着对北大母校的深情,以及一县之长在国难当头的社会责任,刘汉彝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他代表玉屏热烈欢迎旅行团一行的到来,同时,以读书救国与旅行团师生相勉励。
  旅行团的黄师岳团长致辞,感谢该县对旅行团的热情接待和关心爱护,洋溢着团结一致、抗日救国的决心。

  曾昭抡教授,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曾孙,他乐于实践,事必躬亲,始终保持乐观情绪,自称是“久经训练的步行家”。在联欢会上,他为现场的小学生作了演讲,勉励大家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


联大师生箫笛情

  玉屏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欢迎旅行团的到来。欢迎人群中有郑姓姐妹俩,在与旅行团学生打招呼中,发现旅行团里有个姓郑的女同学,特地邀请她去家里吃饭认了“家门”。同时,郑家还连夜制作了一对玉屏箫,送给这位姓郑的同学作纪念。之后,郑氏姐妹与这位姓郑的女同学保持着很好的联系。据了解,这位郑姓女同学,是北大历史系大四学生郑逢源,后于西南联大毕业后,在重庆创办了史学书局,从事出版工作。“认亲赠箫”之事,留下了一段西南联大与玉屏箫的佳话。
  玉屏箫,因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由此声名远播。停驻妥当了的师生们于晚饭后相邀走上街头,沿街探访玉屏箫笛和它们流传在当地的故事。
  闻一多先生关爱学生,热爱祖国。他参加旅行团,就是想重新认识祖国,了解中国社会及人民生活,并以此为课堂内容教育学生。他与黄钰生等先生与学生们一道,寻着箫笛声,来到了县城的北街。
  一路前行,街上商店极少,却有二十余家箫笛店铺——均为前店后坊式,一色的“山”字号招牌。玉屏箫成对卖,以声音分雌雄,装在特制的樟木匣内,箫上匣上皆刻诗句,刻工和字迹非常精美。对箫的价格,从4毛到5元不等。有懂音乐的同学试吹玉屏箫,说非同凡品。一时间,大家踊跃购买,几乎人手一支,自称为“吹散倭奴子弟军”。
  玉屏箫笛源于郑家,郑芝山箫笛店,是由郑丹青、郑步青兄弟俩经营,获巴拿马金奖的平箫,就是出自他兄弟二人之手。作为玉屏箫笛第一店的郑芝山箫笛店,自然成为了师生们购买箫笛的首选。
  来自湖南益阳的青年陈述元,在郑芝山箫笛店买了一对平箫——他在“一二·九”运动时任武汉学联主席,与沈钧儒先生等“七君子”同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委;其父亲陈鼎忠,是著名国学家。陈述元受家学熏陶,精于诗词。
  买下一对箫,陈述元当场即兴口占一绝:“湘妃泪竹尽斑斓,不比黔东八尺竿。垄断平箫三百载,至今人说郑芝山。”并请店里的老箫工刻在箫管上。店家的兄弟二人中,郑步青精于雕刻,只见他娴熟操刀,顷刻立就,诗与刻工并美。
  竹手杖是玉屏箫笛的附带产品,以实心竹制成,既美观精致,又轻巧实用,还是馈赠佳品。在购买箫笛的同时,不少人还买了竹手杖,店家可按买主要求在上面刻字纪念。黄钰生教授就买了一根竹手杖,还请店家在手杖上精心刻上了“行年四十,行路三千”八字,以纪念这段不平凡的西迁经历。南开大学学生高小文,也在买的竹手杖上请刻工刻了四句话:“行年二十,步行三千,道经玉屏,购此为念。
  闻一多先生精心选购了一对乳白色的雌雄箫,还买下一把拂尘;至于竹杖,竟买了一捆,说拿回去送人是最好不过的礼品。从此以后,玉屏竹杖时刻不离闻一多先生左右,上课、演讲都随身携带;即使不用,也把它挂在手臂上。在西南联大,竹杖、烟斗和美髯,这三大极富个性的特色,竟成了闻一多先生形象的标志。
  在全民抗战的感召下,抗战时期,玉屏箫笛艺人在箫笛上刻下了不少满怀抗日激情的诗文,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张良独上猴山岭,曾借一吹散八千。倭奴骄横当试用,须知效用是当年。”还有同样激情的对联:“几辈能如张相国,数声吹散楚王兵。”以“吹箫散楚”的典故,寄托了国人对抗日必胜的信心。
  就这样,玉屏箫笛,这一地域文化特产,成为了寄托文人志士的乡思和深情、激励国人抗日斗志的心爱之物。它伴随着湘黔滇旅行团的师生,走过了三千里“长征”,走进了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爱好箫笛的师生,无不以拥有玉屏箫笛为荣。教授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说她母亲任载坤“在乙所时便吹箫,到昆明后得了两支玉屏箫,声音很好。母亲时常吹奏的乐曲是《苏武牧羊》。”
  最为人称道的是被誉为国学大师的西南联大教授钱穆先生,他也擅长吹箫。曾言:“遇孤寂,辄以箫自遣,其声乌乌然,如别有一境,离躯壳游霄壤间。”

  玉屏箫一直陪伴着钱穆先生,从昆明到江南,再到香港、到台湾。先生去世后,他喜爱的三支玉屏箫被陈列在台北钱穆故居,供人们瞻仰。


去黔滇路转长

  在湘黔滇旅行团一行的印象中,玉屏县城,是一座小小的石头城。城周三里多,城内有不少田地,街道用大块的青石砌成,很难行走。街上房屋低矮破旧。县城北面,㵲水如玉,青山似屏;南连湖南,青山蜿蜒高耸。县城中,几株杏树,杏花将谢。
  旅行团本部住在县署,后院有一树海棠,花开正好,色深红,形如桃花,叶如月季之叶。
  旅行团二大队住在圣庙供奉72贤的厢房里,东边临着县政府。
  整天阴绵的3月17日,旅行团共行军68华里。晚上雨停,听着动人的箫笛声,旅行团的师生渐渐入睡。
  3月18日晨6时,天还未大亮,旅行团300余人便起床了。吃完早饭,即去县署操场集合,刘汉彝县长及玉屏各界人士前来参加欢送。有师生向刘县长问起鸦片种植一事,他告诉大家,政府采取了非常严厉有效的禁种措施,黔东这一带从今年起就会绝对禁种鸦片了。
  队伍进行了点名,同时交代了行军的相关事项。人们庄严肃立,行升旗礼。8点多钟,旅行团整队出发,沿着㵲阳河边的公路曲折而行,一路向西,前往青溪县。
  欢送的人们,依依不舍。旅行团长长的队伍,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