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箫笛百年缘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玉屏箫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便是宫廷贡品。县政协为深入挖掘玉屏箫笛的历史文化,组织人员精心编撰了《平箫玉笛慰乡愁》文史专辑。微玉屏将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玉屏箫笛百年缘
钟传良口述  赵尤先整理

  我叫钟传良,今年54岁,1968年出生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林冲乡帮溪村,是一个祖孙三代制作箫笛的家庭。我从小就受爷爷钟盛江、父亲钟德汉的影响,深深地爱上了制作箫笛这门传统工艺,现已从事箫笛制作近40年。

  我的老家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林冲乡帮溪村与玉屏毗邻,离贵州玉屏县城10多公里,是一个长着满山翠竹的山村,村里有许多水竹、金竹、楠竹,祖辈和父辈两代人靠做箫笛挣钱维持家用。

  爷爷钟盛江生于1902年4月,1976年去世。爷爷在世时,持续制作箫笛40年。父亲常对我说,爷爷19岁拜师学艺,生前会编斗笠、提篮、菜篮、簸箕、撮箕、竹篓等竹编工艺,在解放前也经常卖竹制品,是有名的篾匠。爷爷不仅有匠人精神,还有浓浓的“文艺范”,唢呐吹得好,山歌、侗歌唱得也很棒,还会制作箫笛,爱好吹箫。多才多艺的他,在周边算得上是个全能“选手”。

  爷爷的箫笛制作技艺来源于祖师傅钟英富。我们叫祖师傅钟英富为太师傅,他是爷爷的长辈,比爷爷大10来岁,钟英富1913年就进入郑芝山家箫笛店拜师学艺,那时郑家正如日中天,徒弟也很多,做的箫笛主要销往武汉、上海、北平、天津等地,备受社会的欢迎与青睐,价格也很好,是正宗的“国货”。爷爷年轻时就是一名篾匠,后来因为玉屏箫笛太有名,销路也特别好,于是就向太师傅学习制作箫笛,从此,爷爷的一生就与玉屏箫笛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祖父们制作的箫笛,很多都是跟随寨上的钟德朝一起拿去玉屏、新晃等地销售。

  父亲钟德汉生于1932年6月,2020年去世。从业经历60年,他的一生与玉屏箫笛有着深厚情缘,12岁起当学徒,随爷爷在自家作坊做了12年,通过多年的勤学苦练,练就一手好单刀雕刻手艺。父亲年轻时常参加玉屏组织的各类文艺宣传队演出节目,不仅自己独奏在行,为他人伴奏也精彩,唱样板戏也十分拿手。他一生之中最喜爱书法,1979年还出版过《蝶恋花》侗歌书。

  1956年,父亲进入湖南新晃箫笛厂上班,在那里做了多年,后因效益不好就辞工回家。因父亲有制作箫笛的手艺,1973年,玉屏箫笛厂又请他来上班,在厂里,父亲主要负责箫的文字雕刻。他常与姚本林、姚源汉、姚源发、钟盛湘等师傅一起商讨玉屏箫笛的改进、创新等事宜,一起参加社会活动。

  1978年,玉屏箫笛厂刚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生产极不正常,父亲再次辞工回家。那一年,我刚刚满10岁,他给我讲了好多有关玉屏箫笛的故事:从明清两朝作为贡品到获得国际博览会银奖金奖;从“箫笛大师”郑芝山到“箫笛大王”王金山的人生故事;从玉屏箫笛渊源传说到选料精致制作;再到爷爷与父亲的箫笛传奇故事。一切的一切,让我听得如痴如醉、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便萌生了要在制作箫笛行道上干一番事业的想法。
图片
箫笛艺人钟传良
  1985年,我高中毕业后,随父亲在家中作坊里干起了传统手工制作箫笛的工作。几年下来,由于在农村家中生产箫笛各项条件受限,产销量不大,销售渠道窄,效益也不高,令我十分困惑。

  1994年3月的一天,我在大龙镇街上赶场,偶然看到宣传栏上刊载了玉屏浮雕和微刻龙凤箫笛新产品荣获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银奖的消息,令我十分兴奋,心里坚定了去玉屏城里深入学习箫笛制作、雕刻技艺的想法。

  赶场回到家,我就主动与父亲及家人商量,他们都同意我去玉屏闯一闯,特别是得到了妻子黄余珍的鼓励和支持:你制作,我雕刻,我们也“和声鸣盛”吧!

  不久之后,我就来到玉屏的红花,当街租房子住了下来。在父亲的介绍下,我进了刘崑山箫笛社箫笛作坊学习。因父亲与刘文忠老师傅共过事,个人交情也不错,我也受到特别优待。

  在作坊学习箫笛制作近六年中,得到了钟盛湘、姚源发师傅的悉心指点,使我在玉屏箫笛的取材、制坯、雕刻、成品四大工艺流程数十道工序手工制作技能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让我成为真正的匠人。

  由于我在图案绘制上算是有天分的人,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基础较好,再加上自己勤奋好学肯钻,又得到玉屏几位名师指点,几年拜师学习练就了一些本领。

  1999年,为突破传统戒律、门规,我对箫笛的外观美化、艺术化价值作了苦心探索,拜访了很多民间艺人,还去上海的长鸣箫笛厂与设计制作大师、艺人们进行交流,吸取了他们在染色、绘图、雕刻、打磨、抛光、包装等方面的工艺制作优点。

  通过专业的美术老师传授,自己又常常琢磨和钻研,注重细微的观感体验,终于又有了更大的提高。他们感觉我绘画出来的东西很特别,说我雕刻在箫笛及其他作品上的图案,似乎有一种是龙就会飞、是凤就会舞、是鱼就会游、是花就含笑、是草就能飘的感觉,显得十分生动。听到这样的赞誉,也令我很有成就感。

  2002年,我就被聘请到玉屏箫笛厂当师傅,主要负责加工雕刻工艺,对工人们进行技术指导。

  2006年7月,在贵州省旅游商品玉屏分会场赛会上,我制作的箫笛作品获得多彩贵州“两赛一会”一等奖。接着,在参加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上获特等奖。紧接着的9月,我自制的箫笛工艺作品又代表玉屏获得开磷杯“贵州名匠”最具特色奖,同时被评为“贵州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凭着对玉屏箫笛艺术工艺的执着、挚爱,经常琢磨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我在制作技艺方面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主要以“精、巧、准、雅”为尚。在制作工艺作品和箫笛商品方面,每件都严格按要求,做到作品精确到毫厘,件件支支都按流程亲眼看、亲手做、亲校音、亲查验,保障每件作品、每支箫笛不给玉屏丢脸,让消费者满意。

  在玉屏箫笛厂工作期间,由于我为人谦和、干事细致用心,得到了玉屏箫笛厂同人及同业人的好评。就在2006年,姚茂禄厂长很看重我精心设计的新龙凤图案,经过厂领导和设计师们的综合考量,决定把我亲手设计的龙凤图案作品向国务院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也就是在2006年冬,由于我的箫笛制作工艺越来越精湛、雕刻功夫越来越深厚,在箫笛制作行道上的名气越来越大,家里也有一定的积累,我就支持妻子黄余珍自开私家作坊,生产的箫笛定向输送到各家销售店铺里售卖。

  2016年,我们对自家箫笛作坊又有新的安排,为了扩大玉屏箫笛的销量,推动玉屏箫笛乐器的生产与发展,向工商局申请取得了玉屏箫笛营业执照,在玉屏北门桥头开办了自家的“良韵箫笛”实体店,生意尚好。

  2018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又与他人合伙开了两个网店,实现箫笛网上销售,消费者来自全国各地。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图案雕刻上的最大特点是生动、字体流畅、突出笔锋、微刻字体细小却清晰,工艺上用石头打磨箫身,加上白蜡抛光,既环保又增亮色,增加保质年限,也增强收藏价值。

  我家祖孙三代与玉屏箫笛结缘近百年,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人生情怀。现在,我已是正儿八经的玉屏人,成为玉屏箫笛协会成员,是箫笛制作业内的贵州名匠、贵州工艺美术大师。

  今后,我将把箫身雕刻做得更精、更细,从侗乡玉屏浓郁的风土人情中吸收养分,以专业水准提升玉屏箫笛制作质量,以宽广的视角,丰富的选材提升民族文化内涵,浓缩到艺术作品中予以雕刻记录,这样更适宜箫笛爱好者收藏。

  三代人,百年缘。我家与玉屏箫笛的情缘,一定还将继续演绎下去。

  (作者系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人民政府干部)


【相关链接】

箫笛一声寰宇清一一序《平箫玉笛慰乡愁》
玉屏箫笛甲天下
郑氏家族沿袭下的玉屏箫笛
玉屏箫笛历史上的5家“山”字号
抗战时期玉屏箫笛的生产经营状况
箫笛世家的家世
玉屏箫笛四世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