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碧波荡漾㵲阳河

来源: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碧波荡漾㵲阳河

图片

  㵲阳河发源于贵州省瓮安县岚关乡后龙洞,干流全长400公里,在贵州境内全长252.4千米,最后经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玉露村出贵州境,入湖南为㵲水,流入沅江,汇入长江。
  作为贵州境内的最后流域,㵲阳河自西向东穿过玉屏县城,不仅仅是玉屏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还肩负着湖南省数百万民众的给水重任,对保障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认真落实“水十条”措施,紧紧抓住水污染防治这个“牛鼻子”,着力推进㵲阳河水域治理工作,有效促进了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让㵲阳河再现碧波荡漾的美景。

 精准施策 共同守护一江碧水清流 
  悠悠㵲水,巍巍屏山。夏日的㵲阳河像一条静谧的绿丝带镶嵌在玉屏侗族自治县的山乡之间。
  从高处俯瞰,两岸植被丰茂,柳树成行、杨树成林,侗寨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尤为壮观;临近岸边,水碧如玉、山水相映,侗家风雨桥凌空飞渡,天水一色,巧夺天工。
图片

  没人说得清楚㵲阳河何时发源,人们只知道㵲阳河世世代代、祖祖辈辈,源源不断地蜿蜒流淌着,滋养着万物,滋养着两岸人民,保护㵲阳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17年以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全面推行落实河长制,积极构建覆盖全县河流的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确保河长从“有名”到“有实”,用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回应民生期待,展示了一份出色的“河长”成绩单,该县25条河流36座水库水质明显好转。

  河长制推行以来,玉屏侗族自治县积极探索构建管水、护水、治水、用水、活水“五位一体”水生态治理模式,推行落实“一河一策”,形成由县总河长牵头、各级河长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常态化开展巡河、调研等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水域问题。

图片

  不仅如此,为加强㵲阳河污染控源,玉屏侗族自治县建立健全水环境风险评估排查、预警预报与响应机制,实行部门联动,综合防治。

  严格防治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落实部门职责,分头推进防治措施。
  同时优化入河排污口布局,建立完善排污口统计台账,对违规设置、不按排污标准要求排放污水、废水的入河排污口进行专项整治。

  共同守护一江碧水清流,玉屏侗族自治县还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实现城区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

图片
  大力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绿色小康村创建工作,以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探索多元化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机制,确保了㵲阳河水源地水环境安全。
  启动“清畅整治行动”,对全县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25条河流开展“清岸清水”活动,并聘请巡查保洁员负责河湖日常巡查和保洁工作,及时梳理河道、清除两岸生活垃圾。

  通过精准施策治理,目前玉屏侗族自治县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100%;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6个乡(镇、街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因地制宜 统筹推进两岸业态发展 
  暮色笼罩,㵲阳河畔玉屏侗族自治县,横跨㵲阳河的北门廊桥霓虹灯准时闪烁,流光溢彩的灯光照在河面上,使侗乡夜景格外迷人,引得周围人群驻足停留,拍照打卡,尽情享受当下。
  家住附近文昌阁小区的姚阿姨和老伴儿又来散步了。“与其说是灯光美,不如说是水美,因为有水才显得灵动。”在㵲阳河畔住了几十年,每天沿河散步成了姚阿姨雷打不动的习惯。
图片
  姚阿姨所说不错,水是万物之灵,而㵲阳河河水独具灵性。一年四季,㵲阳河上的景色各有不同。每年的丰水期、枯水期,㵲阳河也随着河水的深浅、水流的多少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姿态。
  大多时候,㵲阳河都是碧绿如玉、静静流淌着的,和玉屏这座小城和谐共生,无论从什么角度看,㵲阳河都是河清水畅、岸绿景美,流水如玉就是对它最贴切的形容。

  近年来,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玉屏侗族自治县因地制宜沿河打造廊桥商业街、屏山公园、民族风情园、㵲阳广场、火车书屋等休闲娱乐的项目业态,让㵲阳河两岸变得更宜游、更亲民。

图片
  水畅了,水清了,两岸的业态也丰富了,散步赏绿植,健身看风景,享受城市滨河生态空间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又一乐趣。沿途,一个又一个景观节点成为不少市民拍照打卡处。
  从北门廊桥出发,一路塑胶的沿河健康步道,快到风雨桥时,成排的柳树冲入眼底,柳枝随风摇曳,让人眼里再无其他。
  踏上风雨桥,清新素雅、极富侗族民族气质的独特造型映入眼帘,华灯初上时,桥体亮化灯光全部开启,成功吸引一批又一批市民打卡留影。
图片
  “走在桥上看风景,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的侗乡真的好美。” 随机采访时,不少市民为“城在水中”的玉屏点赞。

  依托天然的生态湿地,玉屏侗族自治县还积极打造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生态缓冲带的河道生态空间,打造河滨及支流入河口生态湿地,擦亮玉屏城市品牌形象。

  自从玉屏侗族自治县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喜欢晨练的市民朱玉香邀约30多名老年人,直接选择公园宽敞的地方练太极。“这里就是一个大‘氧吧’,置身其中,呼吸更轻松!”朱玉香一语道出众人心声。

图片
  业态丰富的㵲阳河畔让人们有了更多的去处。有象棋高手在过招,有坐在石椅上一起拉家常,有在风雨桥上演奏箫笛,还有在商业步行街感受现代气息、在民族风情园体验人间烟火气……
  晚风习习,吹散了夏阳留下的余温。人们在微风的吹拂下,用心去感受、触摸这座小城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游人散去再回首,一水环城如玉带,灯火辉煌映苍穹。
 长效治理 永葆㵲水河面碧波荡漾 
  生态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㵲阳河畔更是丘陵山地特有的“草—林—河—库—鱼—鸟”共生生态链,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和多样性牵动着整个流域生态。

  㵲阳河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持续巩固。今年来,除了持续推进河长制,玉屏侗族自治县还高质高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善水利设施、加强涉水管理等工作,永葆舞水河面碧波荡漾。

图片
  在田坪镇田坪村砂石场矿山生态修复现场,原来废弃的18亩砂石场,已经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泥土,一棵棵塔白松整齐排列,随风摇曳。
  生态保护需从源头着手。在朱家场镇詹家坳村的污水处理终端,郁郁葱葱的植物覆盖其中,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集中流入该污水处理终端,经终端内的设备处理后排出。
图片
  “这个污水处理终端建成后,有效解决了我们村中寨组30多户村民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也改善了村里的水环境。”詹家坳村委会副主任詹证法说。

  数据显示,目前玉屏侗族自治县已在部分行政村修建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0余个,日处理量最大可达1500吨,进一步缓解了生态自净压力。

  改善生态环境,离不开重大工程。在玉屏侗族自治县青山冲水库工程建设现场,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挖掘机、装载机等各种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头顶烈日奋斗在一线,全力以赴保障项目安全有序推进。

图片
  据介绍,该水库预计今年10月底可建成并具备蓄水条件,届时后可解决城区及周边乡镇9.87万人安全饮水和1.05万亩农田灌溉,进而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为进一步拓展治水力量,玉屏侗族自治县以现代高科技支撑,采取无人机空中巡、河艇水中巡、巡河志愿小分队沿岸巡等方式,打造“天、空、地、人”立体化监管网络,及时掌握河湖水量、水质、水生态和水域面积变化情况、岸线开发利用状况、河道违建管理情况,为河湖智慧化管理提供支撑。

图片

  在一系列长效治理的优化拓展中,玉屏侗族自治县着眼于新时期水务法治宣传教育新目标、新要求,严格实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持续加强县境内的河流、水库、山塘巡查力度,开展涉水违法行为打击,维护良好水事秩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玉屏侗族自治县水务局水利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姚敦福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行河长制,严控生态流量,节水优先,保护水资源,推进水环境治理,加强河湖岸线保护,做好水文章,为玉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问渠哪得清如许?㵲阳之水保护来。㵲阳清流滋润下,玉屏侗乡大地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