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山水一半城。赵桦 摄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姚咏 摄
城市之美,最美在水。
如果说,美丽的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那秀丽的水城河,就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穿城而过,静静地哺育着凉都人民。
明湖湿地公园。资料图
然而十多年前的水城河却“蓬头垢面”。因为污染严重,水城河被纳入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名单。
“不能再让母亲河受到伤害!”我市以实现“水清、岸绿、空气清新怡人、生态功能自然”为目标,启动了水城河治理工作。
在治理过程中,将治河与治污净水相结合,通过清淤、疏浚、通脉、净水,完善雨污排放系统,把水城河打造成“生态河”。
水城河。资料图
如今,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水城河:河水清幽,碧波荡漾;柳绿花红,飞鸟掠影;岸美景丽,游人如织……
水城河的“涅槃”之变,是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围绕“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打造,我市以做大绿色总量为目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治理,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行动,高标准、高质量实施陡坡荒地、城镇周边、道路沿线、河湖沿岸等重点区域绿化、美化,不断提升全市生态环境承载力。
凤池。王述慷 摄
瑶池。曾杰 摄
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我市就完成营造林5.8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53平方公里。目前,全市湿地保有量12.26万亩,湿地保护率稳定达60%。有各类型自然保护地18个。全市森林面积达9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大力实施城市中心城区山体绿化和景观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17%。
既要绿水长流,也要空气常新、大地常绿。
“凉都的蓝天越来越多!” 这是许多市民的直观感受。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这是我们凉都的骄傲。” “这几年六盘水的环境变化真大,天空湛蓝,空气清新,每天出来锻炼,心情舒畅极了!”
……
这几年来,无论凉都人,还是外地人,身处凉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凉爽宜人,天蓝如洗,空气清新,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乌蒙大草原。资料图
这种“超爽”的感受,源于近年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污染防治,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体废物、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战役”。狠抓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以更严格的考核制度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
从奔向“天空蓝”到留住“天空蓝”,凉都的脚步从未停歇。建立环境空气质量管控目标完成情况奖惩机制、建立中元节、春节等特殊节日大气污染管控机制、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纪录也不断被刷新。据统计,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市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连续1350天保持100%优良率。如今,天蓝气清俨然成为六盘水的标配。
水城古镇。王述慷 摄
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如今的凉都尽显绿色之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紧扣“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这条主线,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在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绿色,是我市的生态优势,更是凉都绿色崛起、换道超车的发展竞争力。
绿色茶园丰收景。资料图
近年来,我市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两高”重点项目联评联审工作方案,大力开展“两高”项目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编制《六盘水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推动煤矿瓦斯和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煤矿瓦斯利用率达56.5%,煤矸石利用率达85.2%以上。
工业“向绿转身”,农业、旅游“逐绿而行”。
我市围绕“凉都三宝”做好山地特色现代农业这篇文章。目前,全市种植刺梨面积117.56万亩,猕猴桃20.08万亩,茶园31.5万亩。大力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林产品的质量效益。发展特色林业产业3.59万亩,特色林业产业产值达2.35亿元。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115.88万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5.06亿元。
茶香树绿。姚咏 摄
刺梨花开幸福来。赵芳 摄
走进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景区,银湖碧波荡漾,木屋别墅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宛如一幅水墨山水画。随着景区大火,当地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自主创业开办起农家乐、农家客栈,同样是靠山吃山,收入却翻了番。村民陶浪说:“现在景区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娘娘山。资料图
昔日的荒山,成为强村富民的“绿色银行”。回眸这些年,这样“点绿成金”的例子在凉都还有很多。据统计,近年来,我市新增国家4A级景区2家,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4个,国家级(乙级)民宿1个,省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示范点1个。
猕猴桃“吨产园”。资料图
刺梨“千斤园”。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充分利用丰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不断放大生态优势,从优美的生态环境、从绿水青山中探索村民共同奔富的路子,点“绿”成金,让生态资源变成百姓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