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民间箫笛艺人郑金明二三事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玉屏箫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便是宫廷贡品。县政协为深入挖掘玉屏箫笛的历史文化,组织人员精心编撰了《平箫玉笛慰乡愁》文史专辑。微玉屏将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笛韵箫声长在耳  匠心艺胆可风人

——侗乡民间箫笛艺人郑金明二三事

郑孝碧
  在中国音乐学院乐器博物馆和上海音乐学院东方博物馆,有两件来自贵州玉屏的特殊藏品:一根箫竹杖和一支竹笛烟斗,藏品被永久收藏并长期对外展示,制作者是玉屏侗乡箫笛艺人郑金明。
本色
  郑金明生于1945年4月,是平溪街道安坪村人,他在县城读过初中。奇巧的手工,仿佛是郑金明与生俱来的爱好。少年时,他与同寨的表哥姚本金就被当地称为巧手,编织竹器的手艺,不输篾匠。他俩编织的竹器,诸如晒席、背篼、巴篓、箩筐、撮箕,尤其是打鱼巴篓,细篾精致,为寨上打鱼的人们津津乐道。
  成年后,姚本金成了玉屏名传一方的家具木匠,他还跟塔坡做箫笛的姚师傅学过画画,有绘画的根基,加上精巧的篾工,使其扎的龙灯在玉屏方圆几十里都很闻名。而郑金明,则成了玉屏有名的裁缝,玉屏城乡都知道他“郑师傅”的大名,他做旧式服装的手艺至今还被人称道。
  郑金明对音乐的喜爱是广泛的。他识简谱,爱唱歌,侗乡的唢呐、锣鼓、二胡、手风琴他都能够熟练演奏。而他最爱的还是箫笛。在玉屏读初中时,郑金明即喜爱箫笛,靠自学加上向县城的师傅们请教,笛子吹得有模有样。
  20世纪60年代,在郑金明的影响下,黄岔这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寨,就有好几个爱好音乐的青年,如喜欢吹笛子的郑金国,拉二胡的姚本金,酷爱二胡、口琴的郑金华,他们都能够完整地演奏曲子,尤其是郑金华的口琴已小有名气。
图片
箫笛艺人郑金明
  农村集体时期,丰富多彩的农村文艺,使郑金明如鱼得水,在不断的摸索、学习和锻炼中,演奏技艺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公社和县级的群众文艺会演中,郑金明的笛子独奏深受观众好评。郑金明的箫笛吹奏,有很高的天分,虽未受过专门的学习培训,全凭听别人吹,看别人吹,问别人怎么吹,可谓无师自通,其箫笛演奏技艺,全靠自己的用心揣摩和寒暑苦练。
  在我们村寨,不管农忙农闲,每天早晨和晚上,只要郑师傅在家,村民们准会听到他的箫笛声,最多的是笛子独奏,吹的《扬鞭催马运粮忙》《小放牛》等笛子名曲和《小白杨》《十五的月亮》等流行歌曲。村民们从不习惯到习以为常,到后来,郑师傅每天的箫笛声,成了村寨老少每天必不可少的早晚茶,有几天没有听到他的箫笛声,大家都会相互问一下“郑师傅到哪儿去了?”
  郑金明性格开朗,直率而不做作,喜欢将自己会的东西展示给他人,就是被人利用,他也不在乎得失。他不修边幅,始终一副老农民的装束,我行我素,常常不为人注意,但谈起发明创造和箫笛吹奏,听者莫不肃然起敬。
谋生
  郑金明有3个孩子,全家5口人。20世纪80年代初,缝纫淡出了城乡,耕田仅能糊口。于是,他从单纯地喜爱箫笛吹奏,把精力转向了箫笛的制作和售卖。
  从吹奏到制作,郑金明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路。在此之前,他因为经常接触县箫笛厂和县城的箫笛作坊,对箫笛的制作流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精巧的手工、喜欢发明创造的头脑、自信、胆识,以及箫笛市场的利益诱惑,驱使他开始了箫笛的制作。
  家里老木房的堂屋成了他的加工作坊,他从附近的太阳山到周围的农家,以最低廉的成本组织箫笛竹材。从下料、制坯、雕刻、打磨等一道道工序,所有的设备和工具,都是他自制。经过反复的实践,一支支箫笛从他的手上制成,其外观、音质可与同行媲美。
  郑金明制作箫笛的目的,就是为了卖钱以维持家庭生计。他将做好的箫笛100支、200支地用口袋装好,绑在单车上,沿着崎岖的公路,踏上了售卖箫笛的旅程,足迹遍布了铜仁、怀化、凯里周边县市的城镇和学校,他留宿于农家、学校,住最便宜的小旅馆,他以吹奏招引观众,对象多为老师与学生。
  就这样,郑金明制作的箫笛,以最低廉的成本和大众化的销售,赚钱以维持家庭生计,不知不觉中,他其实也是在做着玉屏箫笛的社会传播,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年代,很多学生就是通过购买他售卖的箫笛而与玉屏箫笛结缘的。比如,县政协文史委的李培志主任与郑金明是同村人,1994年10月在凯里读书的时候,就到郑金明的家里,以30块钱为学校的同学买了10支笛子。李主任回忆说,山脚老旧的木房、简陋的作坊、乐观的郑师傅和那悠扬的笛声,令人感动,使人佩服,时至今日还记忆犹新。
  郑金明以传统行商的方式,年复一年地骑着单车售卖箫笛。他骑单车的技术非同一般,曾在铁轨上练习骑单车,对单车的熟练程度可想而知。1998年,他骑单车在湖南吉首市卖箫笛的路途中,遭遇了一场车祸,造成多处外伤,右脚膝盖骨折,在当地的医院救治出院后,肇事者把他和他那辆被碰撞变形的单车送到了安坪村的家里。他居家医治了两年多,坚持康复锻炼,身体逐渐恢复后还制作箫笛,买了一辆二手嘉陵摩托,驮上箫笛又往湘黔两省的城镇和学校售卖,直到60多岁,才没有再外出卖箫笛,就在朱家场镇以及县城开起了窗帘店,兼做竹撑的大太阳伞,继续发挥他巧手的特长。
创新
  箫笛和发明创造,伴随着郑金明的一生。细致的观察、缜密的思考和精巧的制作,注定了他发明创造的天分。在日复一日的农家生活里,在年复一年的农村生产中,从家庭生活用具到生产劳动工具,都能够激发他发明创造的兴趣。他在县广播站做过一段时间的广播安装,他为玉屏锁厂的技术革新出过好点子。
  郑金明20世纪80年代初制造出了玉屏的第一台缝纫绞边机,他发明的缝纫绞边机,得到了业界和上级科技部门的认可,因此被邀请出席贵州省科技大会。
  郑金明经常出入玉屏县箫笛厂和县城的箫笛店铺,与师傅们交流学习。之前,市面上还少有专门的箫笛雕刻槽刀,而制作难度又非常大,于是他悉心钻研雕刻槽刀的制作,从选材、锻打、安钢、凿槽、起水,纯手工制作,俨然是制刀具的铁匠。他制作的箫笛雕刻槽刀,锋利无比、经久耐用,深受行家的称赞。
  最让人好奇的是他的焊接方法,他将补水鞋用的小橡胶水瓶焊接了一个燃嘴,安装上一根筷子粗的铜吹管,制成了一个人工吹气喷油的喷火器,橡胶水瓶内装上煤油,点燃燃嘴。他用吹唢呐换气的方式吹气喷火,熔化金属,进行精细的焊接。
  对于箫笛,他花了更多的心思,进行了多项发明创造。如他为方便携带,经过反复试验,制成了仅有8厘米左右长的口笛,可以完整吹奏曲子,尤其是他用制作的口笛模仿杜鹃、布谷等鸟叫,声音清脆悦耳,惟妙惟肖。口笛短小轻巧,放在衣服的口袋之中,方便至极。
  郑金明痴迷于箫笛,尤其是近些年我县对箫笛的重视,更加坚定了他对玉屏箫笛的热爱和思考。艺术来源于生活,郑金明把发明创造的目光集中在了侗乡人的两件生活用品——竹拐杖和竹烟斗上。
  竹拐杖和竹烟斗,作为玉屏箫笛的附属产品,之前都曾被制作和生产过,但把竹拐杖和竹烟斗做成箫和笛,在玉屏没有,在全国没有,在整个箫笛界都没有,但郑金明敢想敢做。2014年,他利用紫竹,保留其竹脑壳,按照玉屏直把拐杖和大竹烟斗的形制,结合箫笛的制作特性,使其既保证其拐杖和烟斗的实用性又具备箫笛演奏的功能,经过反复制作和改进,他的竹箫拐杖和竹笛烟斗终于制作成功。既具有拐杖和烟斗的实用,又能够当箫笛演奏使用,其音质不输专门的箫笛。
  2015年11月,玉屏县举办了“纪念玉屏箫笛获巴拿马金奖百年庆典”活动,箫笛收藏家郑金城在县城的风情园举办了个人箫笛收藏精品展,郑金明制作的“箫竹杖”和“竹笛烟斗”亮相于展览,箫竹杖和竹笛烟斗这一充满侗乡生活气息的作品,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中国音乐学院杨通八等专家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6年5月,箫竹杖和竹笛烟斗被中国音乐学院乐器博物馆征集收藏,现已陈列该博物馆并对外进行展示。2019年4月,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了玉屏箫笛“非遗”文化展,郑金明制作的竹箫杖和竹笛烟斗被上海音乐学院东方博物馆收藏,该馆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并给箫笛收藏家郑金城颁发了捐赠证书。
  博物馆的收藏,人们的赞誉,仿佛这一切都与郑金明无关。在玉屏县城,他依然艰难地维持着他的窗帘制作小店,依然醉心于箫笛。
  2019年7月的一个大热天,他为了完成别人定制的竹撑大伞,去到村寨附近的太阳山砍竹子,突然染上了恶疾,三天后就离开了人世,享年75 岁。
  一位长者、一位艺人,就这样淡然离去了。郑金明与我的父亲是族兄弟,我叫他伯父,怀着无限的伤感和敬意,我为他的墓碑撰书了联语:笛韵箫声长在耳,匠心艺胆可风人。
  郑金明走了,留下了玉屏箫笛人的执着和创新。
  (作者系玉屏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相关链接】

玉屏箫笛甲天下
郑氏家族沿袭下的玉屏箫笛
玉屏箫笛历史上的5家“山”字号
玉屏箫笛百年缘
箫笛精粹归故里
传统玉屏箫的形制及音色特征
玉屏箫笛制作技艺
玉屏箫笛雕刻技艺
玉屏箫笛图案设计及雕刻技艺的演变
玉屏微雕大师杨长流
姚茂禄的箫笛人生

玉屏制作名匠侯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