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
X
X
新闻中心
新闻头条
玉屏要闻
专题栏目
部门动态
国际国内
通知公告
人事信息
社会写真
乡镇新闻
乡镇新闻
玉屏视频
玉屏新闻
侗语新闻联播
专题视频
热点专题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改革开放闯新路
牢记嘱托闯新路 满怀信心向未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党纪学习教育
玉屏40年
强国复兴有我
实现乡村振兴
奋斗者·正青春
文化中国行
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
四新四化蹲点采访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共享健康美好生活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时事评论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传统艺术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全民普法
玉屏乡村振兴公益广告
党建引领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贵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主题活动
携手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图说玉屏
图片新闻
侗族风情
摄影之家
自然风光
领导信箱
玉屏文艺
玩转玉屏
经典推荐
吃喝玩乐
便民资讯
旅游资讯
玉屏数字报
玉屏微生活
曝光台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头条
>
贵州日报整版报道!玉屏这个变化确实大!
作者:葛永智
发布时间:2024-01-26 09:03:25
1706231005692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1月25日,贵州日报专题报道
玉屏城乡变化
↓↓↓
一起来看报道全文
▼▼
▼
【满怀信心向前进】
玉屏:城乡蝶变满目新
武陵山脉绵延千里,㵲阳河水奔流不息。冬日的玉屏自治县,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侗乡深处,箫笛悠扬;铁柱山下,村美民富。产业转型纵深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城乡面貌悄然蝶变,生态屏障愈发牢固。今日玉屏,满目葱茏,愈加多姿多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屏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如春蕾绽放,澎湃向前,从落后的贫困县跨越为乡村振兴示范县。放眼征途,一幅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高质量发展图景跃然眼前。
谋划产业促发展
朱家场镇混寨村东西部共建农业产业园里,黄桃林下500亩藏红花长势喜人,为万物凋零的冬日增添了些许绿意,村民们正忙着锄草、浇水等管护作业。
“自从村里发展黄桃和藏红花,我们这里天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村民汪明秀轻轻一拧水阀,山泉水“哗哗哗”地自动喷涌而出。
混寨村藏红花基地。胡攀学摄
地处武陵山深处的混寨村人多地少,村里过去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村支两委先后带领村民种板栗、搞养殖,但最终都是“小打小闹”。
如何推开发展的“窗口”实现现代化“起跳”,有许多问题待解:绿水青山如何保?金山银山从哪来?长远发展往哪走?群众幸福感怎样提升?
脱贫攻坚以来,玉屏自治县以市场为导向,体现山地特色,突出现代高效,围绕油茶、食用菌、精品水果(黄桃)、生猪养殖四大主导产业,将全县8个乡(
镇、
街道)30余个村的产业连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一条贯穿所有乡(
镇、
街道)的产业带。
有了政策的支持,玉屏各村的村集体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政府的帮助下,混寨村依托山地资源,发展了1800亩以黄桃为主的精品水果,并利用林地引进公司建设加工厂、种植500亩藏红花,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元,让春天赏花“客聚”、夏天摘果“人集”、秋冬卖苗“聚财”的口号变为现实。
端稳“生态碗”,才能真正吃上“小康饭”。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产业是乡村发展之基,产业兴旺,群众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工人在玉屏自治县贵福菌业食用菌加工车间忙碌。葛永智摄
这几年,玉屏自治县在做深林产业、做强水果业、做大养殖业、做活旅游业上持续发力,激活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动能转换,绿色产业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打造出“玉屏茶油”“玉屏皇桃”等公用品牌,铁柱山泡菜、郭家湾贡米等优质农产品也畅销全国。
“过去村里卖几斤米都难,现在都是通过电商线上销售,黄桃、贡米还没成熟就被预订大半。”谈起村庄发展之变,亚鱼乡郭家湾村村委会副主任、果园老板陈定华感慨颇深。
几年前,这个落后的侗寨“人均耕地无一亩,村里姑娘往外走”。2019年立足梯田风光和贡米产业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水稻和油菜轮作的农旅融合样板,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产业发展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保障。据统计,玉屏全县黄桃种植总面积2.46万亩,覆盖农户1294户4204人;生猪年出栏32万头,带动农民增收8000万元以上;食用菌产值2亿元以上,覆盖农户4773户15469人;油茶种植面积23.4万亩,产值达5亿元,覆盖全县7.8万农业人口,茶农户均增收1000多元。
城乡共谱生态曲
在玉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年过花甲的种粮大户陈龙应如今又改造了自家庭院,开办起农家乐。
一提起采风赏花、围炉煮茶,陈龙应语调都会高三分。去年三月油菜花开、九月贡米开镰,他甚至还当起了村里的“导游”。
玉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秋日风光。胡攀学 摄
陈龙应生活的郭家湾村,一条清澈的小河从他家门前流过,村里有1537亩梯田,是附近有名的“贡米之乡”。依靠梯田,乡亲们以“稻米+油菜”轮作为生,陈龙应便是种粮大户之一。
“虽然面积不大,但经过巧妙的规划设计,能让游客有歇脚、喝茶、品尝农家菜的地方。”陈龙应说,安置几顶帐篷,摆放几张木制茶桌,也算是把乡村旅游做到家门口了。
坐在精致而不失乡土气息的自家小院里,陈龙应特别感慨。十多年前的郭家湾村和大多数农村一样,生活所需的柴草杂乱堆满房前屋后,“污水靠蒸发,垃圾随风刮”,更谈不上乡村旅游了。
随着城乡垃圾收运装置投入使用,玉屏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16年底,玉屏在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推进环境整治,把环境卫生纳入考核机制,巩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更加宜居的现代化乡村。
新店镇大湾村一角。大湾村驻村工作队供图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的原则,制定十几项标准,明确乡镇村环卫工作主体,从村道、巷道、田园一直治理到庭院,不仅推行“垃圾不落地、垃圾有去处”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更下大力气引导农民增强环保意识,共同打造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本着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郭家湾村以其山水林田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自然条件,依托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在政府帮助下对全村按照景区标准进行了重新打造。
村子变美,村民的气质也大变样。村民纷纷通过自建自营或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反复设计投资改造自家院落,开起茶馆、民宿、农家乐,迎进游客。仅2023年,新开的农家乐就多达十余家。
在改善环境的基础上,玉屏坚持把“最美庭院”创建作为乡风文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传统民族庭院、现代新农村庭院、乡风、民风、家风庭院的建设,一大批有特点、有风景的农村院落,正在成为玉屏近百个新农村靓丽的“新名片”。
美丽乡村美在好生态、好风景。沿着平溪街道舞阳社区水泥巷道前行,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门前栽种的鲜花五颜六色。村篮球场旁边的荷花池里,“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之美平添韵味。
优美的环境是农村居民健康生活的基础,舞阳社区根据自身的情况,把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和最美庭院打造相结合,优美的环境已成为该社区亮丽的底色。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走进小康的居民们自觉呵护村庄生态底色。如今,行走在玉屏山乡一个个村庄,村村有风景、户户有特点、人人讲文明的山青水绿新农村画卷俯首可拾。
移风易俗树新风
每月15日,在玉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瓮阳村,村民们都会一手拿口袋,一手拿钳子,穿梭在村组干道开展卫生大清扫。他们将捡拾的垃圾分类后,便直接到惠民兑换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自从村里有了这个惠民兑换超市后,我就自觉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看到路上有垃圾就会随手捡起来。我现在积了三百多分了,等积到五百多分,就可以兑换一袋米。”村民向德菊一边翻看自己的积分存折,一边说。
村民在惠民兑换超市兑换。葛永智摄
为进一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瓮阳村探索实施惠民兑换超市。超市实行积分奖励机制,村民通过志愿服务、义务巡逻、矛盾纠纷调解、变卖废旧物品、拾取垃圾等方式均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在惠民超市兑换食品或物品。
厚植乡风文明基因,重塑镇村形象。通过积分兑换,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们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让乡风文明由倡导约束向自知自觉转变,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人居环境新格局。
不仅如此,瓮阳村每年都组织全村人一起吃团圆饭过小年,还举办广场舞、好公婆、好媳妇、好丈夫、最美庭院、最美村寨等评比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眼下,瓮阳村正运用党群资源,将党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相结合,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倡导乡风文明,让村民更富、农村更美。
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灵魂。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玉屏自治县创新方式,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村民自治组织,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建设,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乡风。
完善基础设施,打牢文明根基。整合各类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70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及30户农村“欢乐院坝”,为乡村发展打牢文明根基。
朱家场镇桐木村一角。葛永智摄
让科普文化振奋侗乡精气神,提升群众文化素质。建立覆盖全县84个村农家书屋93个,在各乡(镇、街道)建立综合文化站6个、公共电子阅览室6个,在各村(社区)成立了6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
所
(
站
)。
着眼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玉屏自治县从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念普及入手,全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到村规民约中,并张榜公布。
移风易俗,表面上是改变行为习惯,实质上是改变价值观念。玉屏自治县坚持一手抓管理约束,一手抓服务引导,将“文明种子”遍撒农村大地,让时代新风、文明乡风吹进群众“心田”。
“2023年以来,我们只收到7起纠纷协调事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朱家场镇混寨村综治办主任姚军说。
村容整、民风淳、文化兴,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间,正是玉屏自治县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文明之花让美丽乡村遍地芬芳,源源不断注入乡村美好生活,正成为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易地搬迁换新颜
新家歌声起,邻里共团圆。1月13日,在玉屏自治县平溪街道康华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的新市民齐聚一堂,看演出、话家常、品团圆饭,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浓浓的幸福四处弥漫。
舞台上,独唱《我爱你中国》、舞蹈《再唱母亲是中华》、红歌《感恩党》、箫笛演奏《我和我的祖国》等节目轮番上演,喝彩声不断。精彩的演出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将欢乐祥和、喜庆热烈、文明向上的迎春节日氛围感拉满。
新市民共吃团圆饭。胡攀学摄
舞台下,社区志愿者摆放桌椅、端菜;新市民分桌围坐在一起,品尝刨汤肉,浓浓的乡情荡漾在席间。
从四处分散的旧村落乔迁新居,团圆是康华社区的大喜事。新市民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欢笑,感谢和开心是他们讲得最多的词语。
“我们作为搬迁群众,在这里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社区的优质服务,社区举办的活动让我们觉得年味十足。”康华社区志愿者杨绍付说。
“今天非常开心,感谢社区举办这次活动。”社区居民姚婷接过话茬。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搭建一座连心桥,增进干部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社区。”康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姚娟说。
玉屏自治县平溪街道康华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居民们在吃团圆饭。胡攀学 摄
迈向新生活,今朝更向前。近年来,玉屏自治县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书写易地搬迁高质量发展的“后半篇文章”。
不断强化就业提升。全县易地搬迁户劳动力1376户2985人,实现就业2874人,劳动力就业率96.28%,有劳动力家庭均达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提升。建成5个易地搬迁安置点管理社区“一站式”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简化政务服务;完善安置区周边卫生室、学校等各项配套设施,不断满足搬迁群众就医、就学需求。
不断强化后扶产业提升。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建成小微市场摊位32个、民俗事务场所2处、仓储物流1处、充电站2处等设施,极大促进搬迁群众就地创业就业增收。
玉屏自治县康华社区舞阳安置点一角。葛永智摄
不断强化社区治理提升。共建成综治中心5个,划分网格点9个,配备联户长149个,组建网格党小组11个,全面提升安置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持续强化管理服务。实现德江、石阡跨区域搬迁2712户帮扶工作整体划转,共安排帮扶干部784名,实现100%转接,帮扶责任全面压实。
易地搬迁因“挪穷窝”而起,为“拔穷根”而持续发展。写好这“后半篇”文章,需得政府、企业、搬迁群众共同动笔。
玉屏以之为发展要点,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树牢底线思维,强化要素供给和保障,细化帮扶措施,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