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
X
X
新闻中心
新闻头条
玉屏要闻
专题栏目
部门动态
国际国内
通知公告
人事信息
社会写真
乡镇新闻
乡镇新闻
玉屏视频
玉屏新闻
侗语新闻联播
专题视频
热点专题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改革开放闯新路
牢记嘱托闯新路 满怀信心向未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党纪学习教育
玉屏40年
强国复兴有我
实现乡村振兴
奋斗者·正青春
文化中国行
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
四新四化蹲点采访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共享健康美好生活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时事评论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传统艺术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全民普法
玉屏乡村振兴公益广告
党建引领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贵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主题活动
携手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图说玉屏
图片新闻
侗族风情
摄影之家
自然风光
领导信箱
玉屏文艺
玩转玉屏
经典推荐
吃喝玩乐
便民资讯
旅游资讯
玉屏数字报
玉屏微生活
曝光台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头条
>
原来,玉屏年俗这么有意思!
作者:文/郑孝碧
发布时间:2024-02-11 16:04:53
1707638693420
来源:舞水文艺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玉屏的习俗, 正如明末玉屏人郑逢元在《平溪卫志》里所说:“自明开设,语言服习大类中州。”玉屏的年俗也不例外,它沿袭着中原的遗风而又有侗乡的特点。在丰富多彩的玉屏年俗中,又以拜年与吃年酒最为隆重,二者密不可分,独具特色。
拜 年
在玉屏,春节前后去到别人家里,进屋都喊“拜年”,以示喜庆。过年之前,喊“拜早年”;过了正月十五,则称“拜晚年”;而实质性的拜年,是在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
大年初一拜贺新年的习俗,古来有之。《荆楚岁时录》里说“正月初一日,是三元之日也。......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玉屏的大年初一,不外出拜年。但在家里,晚辈给长辈拜年,则是玉屏世代沿袭的传统礼数。过去,尽管生活不富裕,但规矩是不能少的。
初一的清早,家里的小孩们穿戴好新衣服,父母便把年前准备好的金钱橘、炮火糖等甜软可口的糖食果品用行头装好,由小孩们送到老人跟前。小孩子恭敬地给老人磕头作揖,并亲热地喊道“公、婆:我给您拜年啦!”“太太:我给您拜个年!”老人笑咪咪的,摸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一一发给孩子们,不管钱多钱少,孩子们都高兴地道谢而去。
大年初一,禁忌串门。大人们外出与熟人相遇,相互问候一声:“拜个新年”“新年好”。而孩子们是拴不住的,他们图的是好玩和热闹,满寨去跑,见到寨上的长辈都喊一声“拜年”,并恭敬地作个揖。长辈捧一把糖果、花生瓜子之类散给孩子们,把孩子夸上几句,老少兴高采烈。
大年初二,一般也不外出拜年。“叫花子都有三天年”,这是玉屏的民谚。而拜新年,则从初二开始。
这里所说的拜新年,是指夫妻结婚的第一个春节,一道回妻子娘家拜年。
拜新年最为隆重。糖、粑、酒、肉,是拜新年的礼信,现在依然如此,过去,这些礼信在年前就要准备好。节礼的大小,以及糖、酒的档次,一般体现出新女婿家的体面。
糖是拜年的象征,没有糖,就不成其为拜年。玉屏有“一封糖拜一寨人家”的戏言,一封就是一包,在没有塑料包装的年代,玉屏的糖是用纸封的,因此叫一封糖。糖大多是玉屏本地手工做的兰花根、松豆、炮火糖、花生糖、饼子,以及外面进来的新式饼干等。街上卖糖门店的师傅,糖封得又好又快。一尺见方的草纸和红纸叠放在桌上,糖3至4两,称好放草纸上,先包草纸,再包红纸,双手轻抖轻折,四角封齐,呈长立方形,然后将刷好的糖皮纸盖上,再用细线横竖一捆,一封糖才算包好。糖皮纸是一封糖的招牌,有专门的刻版,刻版是20公分长15公分宽的白杨木雕版,刻喜鹊闹梅、双凤朝阳、麒麟送子等吉祥图案,先涂墨汁于雕版上,然后把裁好的红纸正面覆盖雕版,用棕刷一张一张地刷印。拜年糖一般都是在街上的门店买封好了的,很少有人家自己封,因为封糖是手工活,极其讲究技术,一折一抖一捏,非常见功夫。小时候难得吃到糖,把拜年糖拆开偷吃几块后,就再也封不起原来的样子了。
“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吃了酒饭,粑粑还原。”这是拜年经常念到的口水话。在年前的腊月二十几做过年粑的时候,要把拜年的粑一道做好。拜年粑特意做海碗大的一对,叫做糍团,是给岳父母拜年的。其他人家,至少糍粑一对,还有一对粉粑的,必是双数。
拜年时兴瓶装酒,以示珍重,还有饮料、啤酒之类,都取其双数。
节礼肉是拜新年必不可少的礼信。年前杀年猪的时候,就要预备好拜新年的节礼。节礼肉砍猪短肋,以2匹肋骨为好,重量在2斤半左右,用粽叶穿起,以2指宽的红纸腰上。
新婚妻子的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媒人,拜年肉则兴砍膀,俗称“打膀”。膀是侗乡的特色,是款待骨肉姻亲尊长的传统佳肴,以玉屏本地的萝卜猪前大腿为佳,砍其上部,去脚爪,如扣碗形状,一般5斤左右,同样用2指宽的红纸腰上。
拜新年的对象,主要是是妻子娘家的亲房,即叔伯、兄弟,以及姊妹、姑舅、老表等内亲。少的十家、二十家,多则三、四十家。过去,杀1百多斤的年猪,砍完节礼和膀,一个猪已所剩无几。
新婚夫妻拜新年,以前是用箩筐装上礼信,挑到岳父母家去。岳父母家是正头主子,岳母便把拜年的礼信一家一家地去散发。被拜年的亲戚,对拜新年格外重视,会到正头主子家约定新女婿哪天到自己家吃饭。
就这样,接二连三地,家家轮流招待。回家时,新婚夫妻还要去辞行,挨家说声“多谢了”,亲戚们除送一对粑“回篮子”外,还打发一段衣料布或红包,以表示心意。
就这样,新婚夫妻有计划地今天拜这家,明天拜那家,争取在正月十五以前把拜新年拜完。
过去玉屏的正月初三,俗称鬼日,不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与人打招呼。初四日,才是大拜年,给亲戚拜年。
给亲戚拜年与拜新年没什么两样,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特意准备节礼肉,家人带着孩子前往。给亲戚拜年,主要是为了联络亲戚间的感情。亲戚之间,长时间不来往,感情就会生疏,因此玉屏有“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认了”的说法。拜年客到家,亲戚热情招待。回家时,亲戚也要回一对糍粑“回篮子”,同时还要给孩子打发红包。
亲戚中有老人去世的第一年,去拜年叫烧亲香。除正常的礼信外,还要砍一个节礼,有的地方砍新鲜刀头,封12个冥包,买香纸、蜡烛、炮火。烧亲香主要是在新年里祭奠逝者,主人家会特意准备酒菜,供奉家祖、烧包、放炮,极为隆重。
如今的拜年,除给家人和亲戚拜年外,还有给朋友和同事拜年,这大多是礼节性的拜访,瓜果烟茶招待后,一般不宜久坐,主人会择日回拜。还有感谢性的拜年,凡是一年来对欠人家人情的,借拜年之机,买些礼物送去,以表示感谢。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拜年的方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侗乡拜年的习俗,永远延续着。
吃年酒
侗乡人最讲礼信,来客不盛情款待,老觉得对不住客,拜年更是如此。
吃年酒的宴饮风俗,由来已久。唐代诗人韦元旦有诗写道:“垂旒一庆宜年酒,朝野俱欢荐寿新。”清光绪的《庐江县志》记载:“元宵节前后,置酒,宴亲朋,谓之‘年酒’。”《红楼梦》里,更是描写了很多有关吃年酒的盛况。
在玉屏,拜年与吃年酒是春节最重要的交往礼俗。有拜年客到家,主人就准备酒宴进行招待,并请寨中长辈作陪,这就是最为普遍的“吃年酒”。
玉屏吃年酒最为隆重的,是夫妻在结婚第一年的春节期间,请妻子的“娘家人”来家里吃年酒,俗称接年客。接年客先接男客后接女客。按照玉屏过去的习惯,正月十五前接男客,接女客则在正月十五后的二月间,俗称吃春酒。
接年客要提前做好准备,先是约定好日期,大多选择在正月十五前的双日。日子确定后,妻子娘家便开始邀约家族亲房,并告知女婿家有几桌客。按照年客的多少,女婿家便开始忙碌起来,精心做着年酒的准备。
年酒最为隆重,除准备瓜子、水果、烟、茶以外,最重要的是酒席。年酒的桌数一般在三桌左右,但规格档次高。酒席的菜式有蒸菜、炖菜、炒菜、凉菜等,主要以腊味年货为主。蒸菜有扣肉、蛋卷、盐菜肉等,有的还打膀;炖菜以腊猪脚为主,还有鸡、鱼;其中的腊肉、腊香肠、血豆腐是必须有的;炒菜有腊的猪大肠、心、腰、肚、舌等;甚至还有牛羊肉、野味海鲜之类;下酒菜是必不可少,油炸花生米、干炒小河鱼之类,凉菜有卤味、以及解酒的酸辣凉拌时鲜。火锅,有的作为菜式先上;有的则在酒酣之时,怕桌上的菜凉了,再架火锅烫菜。酒更不能随便,以家庭条件备好瓶装酒,散酒必是上等的天锅米酒之类。
吃年酒这天,女婿家将家里家外打扫一新,还专门请了家族中有声望的长辈或者姑父、舅舅等至亲来陪客。过去陪客有一套繁琐的礼节,解放前的玉屏,每个地方几乎都有会陪客的人,其人必德高望重、知书达礼,能说会道、且有酒量。
吃年酒的客人到来,主人家先端水倒茶,摆上瓜子糖果,然后开甜酒、烙糍粑,再吃灰碱粑或米粉。吃酒席一般在下午,开席之前,先摆“老人家”,主人在中堂八仙桌上摆上几个菜,烧香纸、蜡烛,敬过家祖,然后才摆酒席桌子。年酒的酒席摆在中堂,一桌摆堂屋中间,两桌一左一右摆,右边一桌稍低;三桌摆品字型或丁字型,四桌摆田字型。摆好碗筷,恭请客人入席,按尊长辈分依次落座,陪客者一般挂角,他代表主人家提壶把盏,酌酒劝客。
吃年酒重在喝酒。玉屏人吃饭喝酒,劝人都说“不以酒为食”,而吃年酒,则着重在酒,以酒为媒,来营造团圆欢乐的气氛。饮料和啤酒只是形式,白酒是必须酌的。请客落座后,大家端杯动筷,主客共饮3巡后,陪酒者才开始敬酒。“走一圈”是玉屏不成文的规矩,走完一圈,客人会回敬。主人家饮酒的,为表示敬意,也会亲自陪酒、敬酒。敬酒是必须喝的,酒量浅者,会说“敬酒是情,让酒也是情。”敬酒者也不勉强,充分体现出玉屏人谦让宽容的饮酒礼节。
吃年酒的高潮是划拳。“划”与“发”谐音,主客无论是谁提议,都以希望主人家“发财、发富、发贵”为理由。玉屏的划拳,实际是以中拳对方喝酒的形式行酒令,趣味性极强。玉屏划的拳有十字拳、螃蟹拳、字拳等。一般以划十字拳为主,以谁邀约谁开拳,开拳时议定一拳一盅还是两拳一盅,以中子喝酒,甚至有发错子喝酒的约定。划拳时邀拳有喊双方好的,有喊“快就快”的。开拳后,一般是陪客者或主人家先走一圈;然后划拳的依次走一圈;不会发拳的,有三杯喝两盅的规矩。到后来,相互邀拳,尽兴尽情。最后,还由开拳的两人收拳,收拳与发拳不同在于邀拳,收拳则喊“收就收”。也有不收拳的,则说“久长久远,长流水”,则不收拳。
如果妻子娘家的来客会唱酒歌,女婿家还会专门请寨上的歌师来唱歌陪酒。
酒歌是侗家酒筵席中的吟唱之歌,它充分体现了侗家人“无酒不成席,无歌不会友”的热情好客和浓厚的侗族传统礼俗。年酒的酒歌,其句式以单七字四句体为主,歌词大多押平声韵,韵脚在偶数句的末字。唱词内容紧紧围绕吃年酒这一主题,以贺新春及敬客为主,表达宾主间的深情和祝福。歌词充满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与民间风味。在演唱上,有着约定俗成的曲调,其演唱节奏舒缓,情意绵绵。
锣鼓声声,华灯高照,划拳打马,觥筹交错,少长同乐,满堂喜气。主客尽兴,方才散席。
现在的吃年酒,已逐渐成为了亲友间轮流安排请吃年饭。人们都遵守着“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习惯,其喝酒与劝酒的场景已大不如前,但吃年酒这一侗乡过年习俗,依然延续着,渲染了新年的欢乐与祥和,洋溢着侗家人的团圆和幸福。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