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黔南州:传统村落保护开发 让乡愁记忆“活”起来

来源:黔南州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珍贵遗产,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力量,寄托着人们绵长的情思与乡愁。

     黔南州三都县、荔波县、平塘县、都匀市、惠水县等5县(市)共78个村落,先后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图片

荔波县丙花村者吕村落一角 (黔南州住建局供图)

     作为传统村落数量众多、民族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区之一,黔南州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通过积极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加大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创建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有效助推了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

守住传统村落 用保护留住乡愁记忆

     人们常说:“故土难离,草木情深。”传统村落既是一砖一石、一楼一巷的实体,也是身在其中的人们心中无法磨灭的故土深情。

     近年来,黔南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部署,严格按照《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有关规定,精准聚焦黔南实际情况,积极编制保护发展规划,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对村落风貌提出了强制性要求,使得传统村落保护有章可循。目前,黔南州第一至第五批的68个传统村落已完成《保护发展规划》编制,2023年新增第六批10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

图片

传统村落—三都自治县控抗村 (黔南州住建局供图)

     在保护传统村落过程中,黔南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州68个村落已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5亿元左右,主要用于寨门修建、道路开挖及硬化、消防设施、文体设施、垃圾清运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公共厕所、路灯、绿化等方面建设,极大改善了传统村落的生产生活环境。

培育特色产业 以发展带动活态传承

     近年来,黔南州坚持立足长远,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设计,注重功能配套、突出特色和可操作性,对传统村落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强调各村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突出个性、富有特色,形成“一村一特”“一点一景”,避免了千村一面、照搬照抄,盲目复制和模仿他人,为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做强文旅产业,提升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荔波拉片乡懂蒙组传统村寨 姜来/摄

     为了培育特色产业,黔南州、县两级鼓励各村找准产业定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旅游业、生态特色农业等方面着手,让村民在村寨发展中尽可能多地获得利益,激活传统村落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富民富村、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黔南荔波县通过“传统村落+旅游+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模式,鼓励拉片、懂蒙、尧古等村寨精准发展旅游产业,探索构建“传统村落+品牌+旅游+农业”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融合发展新模式,着力打造“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荔波样板,得到了住建部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抓好示范创建 以试点带动全域提升

     2022年,黔南州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原则,对比全州68个传统村落,最终确定18个传统村落作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村,获得省级补助资金360万元。2023年,继续实施36个共同缔造试点建设和2个试点升级版建设,获得省级补助资金1120万元。

     “我们鼓励村民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当中来,比如,创建了积分超市,村民可以根据在参与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的贡献来获取积分,之后用积分来兑换商品。”黔南州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了试点村共识。

图片

平塘卡蒲毛南族乡 肖伟/摄

     除了实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黔南以荔波、三都为试点,积极创建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2022年,荔波县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成为“全省两个、全州唯一”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与省级传统村落示范集聚区示范项目整合推进实施。2023年,三都县入选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成为去年贵州省唯一入选的示范县。

图片

荔波瑶山发展文旅产业强化传统村落“造血能力” 姜来/摄

     如今,黔南州正进一步提升传统村落保护质量,找准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强化特色资源保护挖掘,融入旅游产业谋划,不断推动“抱团”集聚式发展,真正让黔南大地的传统村落留住“形”、守住“魂”,让乡愁记忆“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