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文化中国行 | 张之洞与贵州

来源:贵州改革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今河北)南皮人,生于贵阳,长于兴义。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

图片

张之洞像


咸丰二年(1852)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同治二年(1863)癸亥恩科一甲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署理)、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逝世后赠太子太保,谥文襄。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任上扶持创办大量新式工厂和新式教育,奠定中国民族工业和近代教育基础;编练新军,推动军队近代化;所著《劝学篇》是晚清官员必读文章,其中所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洋务运动核心人物;拟定《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是中国施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基础。著作编为《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全集》等。
                     
生于贵阳  六洞桥事

张之洞的父亲张锳自嘉庆十八年(1813)考中举人后,先后参加了6次会试,皆未考中。根据清制规定,三次以上未考中进士者,朝廷采取“大挑”的办法,从这些举人中间,选取优异者出任各地县级官员。道光六年(1826),张锳在举人大挑中列为一等,“分发贵州以知县用”,自此在贵州为官30余年,张之洞跟随父亲,生长于贵州。

张之洞生于贵州哪里?较多张之洞传记皆称张之洞生于兴义,此说有误。据张锳为《兴义府志》所写序言自述“忆道光二十一年(1841)初来守郡”,表明张锳初到兴义府的时间是1841年,此时张之洞已4岁。

那张之洞究竟生于贵州何处呢?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关张锳履历信息,张锳道光十年(1830)四月署理安化县(今德江县)知县,十一月署理威宁州(今威宁自治县)知州;道光十二年(1832)授安化县知县。据《贵阳府志》,道光十三年(1833)正月,张锳赴任贵筑(今贵阳)知县,道光十四年(1834)末离任。道光十六年(1836)升补古州同知。据《清实录》记载,就在张锳赴任古州同知时,他被御史刘梦兰向朝廷参了一本,称他在任贵筑知县时,在六洞桥买了一处房产,生活靡费,离任时将房屋高价抵扣需补交库银。此事经时任巡抚贺长龄查实,上奏称张锳素无奢靡之事,已如数交清库银,后任已经接收,没有用房产抵做库银之事。由此也可了解张锳在六洞桥有一处房产。张之洞于道光十七年(1837)出生,此时父亲张锳刚赴古州(今榕江县)任职,尚未安定,母亲即将生产,家人应当并未同行,仍居住于六洞桥,张之洞即生于此。民间亦有传闻,称张之洞因出生六洞桥而取名“洞”之。

图片
《清实录》载张锳在六洞桥购房。(图片来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官网)

长于兴义  安龙少年

道光二十年(1840),张锳授兴义知府。带着家人来到兴义府署所在地安龙,在此工作生活长达10余年。

图片
张锳出任兴义知府时上奏朝廷的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张锳到安龙后,修招公堤,建半山亭。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仅11岁的少年张之洞,写出名满天下的《半山亭记》,其非凡才华令人惊叹。

道光二十九年(1849),据《兴义府志》记载,张锳在原兴义府试院旁建十八先生祠,年仅12岁的张之洞代父作《十八先生祠堂记》,并为祠堂撰写楹联“杀身以成仁洵称志士,临难毋苟免不愧先生”,流传至今。12岁的张之洞才华横溢,普安县县署有知足斋,张之洞写有《知足斋记》;普安县龙溪砚极有名,张之洞作有《龙溪砚记》。13岁时,张之洞又作《吊十八先生文》,文中“铜驼星散,谁谈明帝之诸陵;宰树霜清,共识忠臣之古墓”,气魄宏阔,远非一般13岁少年可比。

在安龙的少年张之洞,还作有《天香阁十二龄课草》,是士子们备考科举的范本;参与父亲张锳纂修的《兴义府志》校对工作,《兴义府志》是贵州五府名志之一。

张之洞少年时代的老师张国华、贵天乙、曾叙笏都是兴义府本地人士,进士敖国琦是贵阳府人、举人黄政均是贵筑县(今贵阳)人,贵州人文孕育了张之洞最初的成长。咸丰二年(1852),年仅15岁的少年张之洞参加顺天乡试考中第一名举人(解元),一时引起轰动。

图片
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载张之洞的贵州籍老师

与贵州人李端棻的一世情谊

同治二年(1863),张之洞与贵州人李端棻双双考中癸亥恩科进士,张之洞荣膺一甲三名(探花),李端棻也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二人在翰林院同事三年,志趣相投。二人同是清流派,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事件中皆主战,有相同的政治主张,同乡、同年之情外,又增添了同志之谊。

光绪二十二年(1896)春,在北京困顿数月的梁启超即将启程离开北京,欲赴上海寻找新的出路。时任刑部侍郎的李端棻给自己的同年好友,时任湖广总督兼署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写了封信,向他郑重推荐时年仅22岁的青年、堂妹夫梁启超,这封信现藏国家博物馆。

图片
李端棻写信给张之洞推荐堂妹夫梁启超。(国家博物馆藏,参考单凌寒著《国博藏梁启超重要信札四通解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第8期)

戊戌变法期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向光绪帝进呈《劝学篇》,阐释自己的变革主张,深得光绪帝赞许,广为刊印,在京城内外产生重要影响。而李端棻在京城与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掀起改变中国命运的戊戌变法。很快李端棻因戊戌维新被革职谪边,张之洞仍是朝廷重臣,但他们的私人情谊依然深厚。

光绪三十年(1904),因戊戌变法被贬谪的原礼部尚书李端棻,获赦免并“开复官衔”,北上进京谢恩。经过湖北武昌时,张之洞挽留“小作盘桓”,由此可见二人情谊并未因李端棻被贬谪而受到损害。此时的张之洞仍是湖广总督,在湖北等地大力推行新政,建学校、办工厂、修铁路、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难以估量。而李端棻是赦免回籍的前礼部尚书,曾经的踌躇满志,已无再展才华的机会。回到贵阳的李端棻,感慨万千,为张之洞赋诗一首《寄赠张香涛同年》,其中“贵贱交情今乃见”,是他历经宦海浮沉后感念挚友的肺腑之言。

此生贵州情未了

张之洞籍贯河北南皮,称南皮张之洞,有好事者因此认为他不记贵州情,这实在是误解了张之洞。传统社会一般称谓多以籍贯加姓名相称,如贵州人朱启钤曾任北洋政府代理国务总理,是现代北京城的奠基人,他一生并未到过贵州,但因籍贯贵州,故称“紫江(今开阳县)朱启钤”。

张之洞一生与贵州渊源深厚。据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记载,张之洞四岁时,母亲朱氏病逝,是庶母魏氏抚育他长大,情谊深厚。魏氏是贵州人。

张之洞少年时生长于贵州,成人后与贵州联系亦紧密。他18岁时,回到贵州兴义,娶妻石氏,是都匀知府石熙之女。石氏是直隶滦州人(今河北滦县),与张之洞一样,石氏的父亲石熙在贵州为官,石氏生长于贵州。石氏的兄长石均亦曾出任都匀知府。

石氏去世后,张之洞继娶唐氏是贵州遵义人唐树义之女。唐树义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乡试举人,官至湖北布政使、湖北巡抚,辞官回到贵州贵阳,修筑“待归草堂”(今称唐家花园)。唐树义热心资助乡邦学人,曾资助郑珍辑《播雅》,莫友芝编印《黔诗纪略》等。诗、书、文俱佳,著有《梦砚斋遗稿》《乙巳朝天录》《从戎日记》《北征纪行》《楚北旬宣录》《待归草堂诗文集》等。

张之洞的姐姐嫁给了都匀知府鹿丕宗之子鹿传霖。鹿丕宗是直隶定兴县人,于道光二十年(1840)赴贵州做官,鹿传霖随父至贵州,在贵州长大。同治元年(1862),鹿传霖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

光绪十七年(1891)十二月,听闻贵州财政困难,在例解协饷外,张之洞特决定再增加协款一万两。许同莘在《张文襄公年谱》中称此举是因为张之洞“于贵州有念旧之情”。

光绪二十八年(1902),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特邀黔中大儒、学古书院(经世学堂)山长、笔山书院山长雷廷珍前往武昌两湖书院讲学。雷廷珍敬仰张之洞,在担任严修创办的贵州官书局董事时,曾刻印出版张之洞所撰《书目答问》。受邀后雷廷珍立即前往,令人遗憾的是,船行至重庆,雷廷珍猝然病逝于船上,未能再续佳话。

图片
张之洞《书目答问》贵阳版

时至今日,在张之洞出生地贵阳六洞桥,有张之洞塑像纪念;少年成长地安龙,张之洞所写《半山亭记》刻石仍存于招堤半山亭,山下有张之洞纪念馆。

(作者:赵青 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