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映像玉屏丨县实验幼儿园的发展历程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1985年,我从思南师范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县幼儿园任教。1993年8月,被提任县实验幼儿园园长至今,对县幼儿园的发展历史比较了解。我主持幼儿园工作期间,为它的发展壮大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我终生难忘。

图片

  旧沿革

  县实验幼儿园成立于1943年。1943年7月16日,县城内两所中心国民学校合并,撤销城西野鸡坪实验国民学校,将野鸡坪实验国民学校校长傅淑芳调到县城,筹划开办幼稚园的相关事宜。

  1944年秋,傅淑芳在县长李世家的妻子陈蕰玉的协助下,借用县民众教育馆(原农贸市场地址)的后厅为园址,招收街道居民学龄前儿童30多人,开办了第一个幼稚班。傅淑芳亲自任班主任,陈桂月任保育员。

  1946年秋季新增了2个班,当时入园儿童70多人,取名为玉屏县立幼稚园,傅淑芳任园主任。从此,开创了玉屏县实验幼儿园的历史先河。

  1949年秋,县里裁编减员,撤了幼稚园,幼稚班附设于平溪中心国民学校。同年11月,幼稚班由县人民政府接管,迁到回龙山教学,仍附设于城关完小。

  1951年7月,撤销私立新民小学,其校舍(禹王宫)及校产移交给城关完小,于是将幼稚班迁入禹王宫教学。当年秋季,招收幼儿54人,设大、中班各1个班,恢复幼稚园建制,仍任命傅淑芳为园主任。

  1952年春季,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规定,更名为“幼儿园”。1956年秋季,增招4周岁幼儿入园,开设了小班。全园设4个班,共有幼儿132人,教师5人。1962年至1967年,孙代华任园主任。

  1968年冬,幼儿园迁进城关一小教学。1971年春,幼儿园迁回禹王宫。1974年,财政拨款1.2万元对禹王宫正殿进行重建。1972年夏,建成了一幢砖木结构教学楼。1975年秋季,招收儿童150人入园,设大、中、小各2个班。

  1985年,根据县城镇建设规划,将禹王宫以12万元转给县印刷厂,幼儿园只好暂时租赁县工会、县体委的房屋进行教学,幼儿园在此过渡了2年。

  1986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府东路南侧蒋家田新建玉屏侗族自治县幼儿园园舍;1987年冬,8个班规模的教学楼竣工,建筑面积1206余平方米。

  1988年春,幼儿园迁进蒋家田新园舍教学。当时开设大、中、小6个班,共有幼儿280余名,教职工19人。其余2个班的用房一间用于教师住房,一间用于幼儿园办公室。同年,修建了大院围墙、大门、门房,并绿化、美化环境,陆续添置了旋转飞机等10余件大型游乐器械,教育教学、幼儿生活、游乐设施逐步更新,幼儿园各项工作走上正轨。1967年至1988年,李正莲担任园长。之后,舒志珍任了两年园长,李正莲重新任园长直至1993年退休。

  新征程

  1993年8月,我被县教育局任命为玉屏县幼儿园园长,秋季招收7个班,共有幼儿330名,教职工24人。由于生源的增加,用于教师住房的那间只能请老师让出来开班。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园工作规程、管理条例、教育指导纲要草案等陆续颁布,贵州省教育厅也出台了幼儿园分类评估标准,我园借此东风加快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了相关机构,加强了教师培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993年11月,县幼儿园被评为“贵州省二类幼儿园”“贵州省县级示范幼儿园”,同时改名为“玉屏侗族自治县实验幼儿园”,并作为铜仁地区的唯一一所实验园,参加了中央教科所开展的IEA素质教育项目实验,当时江口幼儿园被列为我园的普通对照园。

  1996年,县实验幼儿园成功完成了项目试验,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办园条件、园内环境、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还开办了家长学校。1999年被评为“贵州省一类幼儿园”。

  2002年,因城建规划,要扩建农贸市场,修建商住房,县人民政府决定把幼儿园搬迁至原城关二小,拆除原二小房屋,新建县实验幼儿园。在2002年至2004年2月修建过程中,我园在原二小进门的平房教学楼里开设了3个走读班。

  期间,为让新建的县实验幼儿园房屋功能齐全,并达到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当时,我跟随时任副县长洪嵘和县教育局副局长姚茂坤赴贵阳考察了三所比较先进的幼儿园。

  回来后决定根据幼儿园地势,紧靠箫笛大道北侧新建一座半工字型的综合教学大楼。一至三楼为幼儿配套教学活动室,四楼为教师办公室和幼儿园多功能室,两楼为教师办公用房和幼儿园厨房、保健室、音乐活动室,规模达到12个班。

  2004年2月,园舍建成,幼儿园占地面积5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但我园账上仅只有3000元资金,面临9月开学,只有半年时间,看着空空的教学楼,以及还未完善的围墙和园内未硬化、绿化的一片烂地,什么设备都没有。

  面临着社会上幼儿和家长要求入园的迫切心情,当时我请求县教育局支持,修建围墙和大门,在进大门处修建了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在大楼前的户外场地修建了操场和种植了草坪,楼道前修建了花池、绿化带等,自己一边亲自监督修建,一边却带领全园教职工,群策群力,用贷、借、讨、找、欠等方式,共筹得资金10多万元,赊欠商家设备款40多万元。同时,全园教职工利用休息日、寒暑假期不计报酬地加班为幼儿创设环境,自制近万件教玩具,老师捐献玩具图书几百件。半年后,新园正常启用,开设有大、中、小12个班,幼儿580余名。教职工增加到44人。

  在之后三年中,我们不断改善了办园条件,完善和美化环境,购置配备教育教学设备和玩教具,使园内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场地充足,设备齐全,各项设施设备和教育器材配备均达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

 上台阶

  2006年6月,我提出了申报省级示范幼儿园的想法,当时领导和很多老师都不理解,他们问我为什么要申报省级示范幼儿园?有什么好处?而且省级示范幼儿园要求、标准这么高,这样老师们会很辛苦,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所欠债务还未还清,还有三分之一的新老师。

  工作都是人推动的,坐享其成会让人束缚住手脚,看清发展趋势并因势利导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面对质疑,我没有退却。一边给领导解释,一边做教师的思想工作,让老师们知道通过申报评估可以提高收费,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发展。同事们也赞同了我的观点。

  在这期间,我一方面从幼儿园建设上要亲自策划和安排。什么地方要添置安装玩具?什么地方要植树?植什么树?另一方面还要从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上要亲自做培训,从教育教学上要亲自参与教学教研,亲自做课题等。通过半年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2006年11月,我们终于迎来了省级示范评估专家组评估,评估组走后我已是全身透支,一病不起……

  2007年2月,我园接到了省教育厅文件,我园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检查评估验收,成功升级为“贵州省省级示范三类幼儿园”,率先成为当时铜仁地区唯一的一所“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也是全省88个县唯一一所在县域级别内创办成功的“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2010年,幼儿园再次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复查暨升类评估,成为贵州省省级示范二类幼儿园。

  2012年,省教育厅厅长霍健康到我园调研,看到了我园的现状及办园理念和敬业精神后赞叹到:“这么一个小县城,还有办得这么好的一个幼儿园,特别是为孩子创设了这么多的游戏环境,这么多的游戏材料,每一间房子、每一个角落都给了孩子,真了不起。”看到厅长这么满意,我就说:“我们现在还缺活动室、功能室,想改造幼儿园内的一座烂平房和教学楼后面的荒地,但严重缺乏资金,请霍厅长帮助我们解决!”霍厅长当场表态拨给我们200万元进行改造,资金很快到账。

  2013年,县教育局还投入100多万元,于当年建成了一栋供幼儿开展公共区域活动和教师会议室、办公室的三层楼房综合楼,并新修了安全临时大门,拆除了烂平房,改造成了供幼儿运动的塑胶场地,把教学楼后面的荒地改造成了幼儿户外活动场地和幼儿种植园。同时,投入18万元改造了12个班幼儿卫生间的儿童洗脸盆和便池,8万元铺设了教学楼楼道和门厅PVC塑胶地砖。

  2014年,幼儿园占地面积扩大到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户外活动面积4800平方米。还在综合楼屋顶上搭建了一个130平方米的幼儿公共区域“建构城堡”和一个120平方米的幼儿公共区域“生活小当家”。

  2016年7月,幼儿园进一步扩建完善了幼儿玩沙地、玩水池;新植了草坪;增设了20平方米的幼儿涂鸦墙;幼儿阅读小木屋;装修了幼儿多媒体室;更换了中、大8个班的高低儿童床;各功能区、室增添了玩具柜等。幼儿园设大、中、小12个班,幼儿在园人数480余名、教职工66人。12月,再次顺利通过第二轮省级示范二类幼儿园复查评估。

  如今,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初步达到了:以“一切为了孩子,精诚服务家长”为办园宗旨;以“以读启智,乐游育人”为办园特色;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美丽人生有坚实的起步;给教师一个发展的空间,使职业生涯有成功的体验!”为办园目标的理念。

  (作者:郑红  系县实验幼儿园园长)

  文章节选至《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