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报告文学·年终特稿 | 笑在花茂

来源:天眼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编者按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


  “‘村超’、‘村晚’活力四射……”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贵州这片激情满满、热气腾腾的土地上回响。


  这里有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的山川河流,这里有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关怀的万千人民。


  岁末已至,新年待启。2025年的春风已在赶来的路上,我们的目光追随总书记越过贵州的山川,对这片深情多彩的土地久久凝视。


  近期,记者奔赴遵义市播州区的花茂村,毕节市黔西市的化屋村,黔东南州榕江县的“村超”,采写了这组年终特稿,以这三地的精彩实践为楔子,窥一斑而知全豹,看全省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书写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241227173257.jpg


  2024年深冬。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田里郁郁葱葱的油菜,路边金黄惹眼的银杏树,坝间整齐的民居,传递着中国乡村在历史演进中的嬗变信息。被蒙蒙细雨渲染的山村景色,也在寻访者的注目和行走中展示出独特的意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这是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花茂村留下的话语。受此激励,一群憧憬美好生活的创业者,在这片土地上“弹奏”出一串串喜乐音符。


——题记


  花茂村的能人轶事


  12月12日中午,30多人的广东旅行团涌进花茂村“红色之家”农家乐餐厅就餐。农家乐主人王治强囫囵吞枣解决完午饭,就急切地提着10多个饭盒匆匆赶往平心组的高标准农田整治工地。“那些开机器的师傅和管理人员都在眼巴巴等我,我不能把他们饿倒起。”穿好齐膝的水桶靴,与我告别,王治强就钻进停放在房头的车子。农家乐这一摊,他几年前就交给儿子王豪管理了,有声有色地经营,让他很放心。


  王治强不是村干部,但他每天都和村干部们扎在高标准农田整治工地。“我是党员,村民们需要我,带头做集体的事义不容辞啊。”事实上,早年外出打工练就一身本领的他,早就被花茂人贴上“能人”的标签,村里遇到一些难题,乡亲们总会找他。


1735099803660022_a.jpg

尽管是冬季,“红色之家”访客仍络绎不绝。


  2004年遵义市播州区推动新农村建设,当头炮就是乡村道路的提质升级。把坑坑洼洼的泥沙路改造成平平整整的水泥路。村干部想把这事做出个样板来,于是带着王治强所在的白泥村民组的组长来到王治强家。村干部说:“和你商量件事,目前在推动新农村建设,花茂村也要搞。镇里出水泥,村民组投工投劳投沙,硬化白泥组的道路。”王治强说:“这是好事啊,我一百个赞成!”村干部说:“我们算了下,涉及到全部人,每个人头出40块钱。每个人至少要出5个工,没时间来的就出钱代工。”


  接着村干部组织白泥组的几个村民代表到王治强家开会。王治强表明态度说,修路这件事他来带头。他知道村里和乡亲们都信任他,希望他作一下表率。会上落实了责任,王治强负责提供石粉、沙子、搅拌机和塑形木板,大家不用出钱。就是说,除了镇里给水泥、群众出工,其余的成本都是王治强一个人承担。


  曾在外地搞工程承包的王治强那时已有20多年没干过体力活了,修建乡村路那段时间,他连干了18天,除了指挥,还开机器拌混凝土、找平路面,基本上什么都干,坐在马路边休息,几秒钟就睡着了。太阳大,穿个背心都嫌热,身上脸上晒脱了皮,王治强自嘲像个“烤鸡”。


  晚上王治强准备鸡肉、米酒,邀请做工的乡亲们到家里吃饭。王治强带头改造的乡村路,成了枫香镇新农村建设的首个示范点,很多村民组闻讯组织代表前来参观。


  一石激水,浪花四溅。花茂村其他村民组看见白泥组的路面宽敞平整,改造道路的积极性陡然涨高。新农村建设的浪潮,就这样以村组路硬化为引子在全村迅速掀起。不到一年时间,全村的道路彻底变了样。


  眼下花茂村正在推进的高标准农田整治,包括两个组的300亩土地,王治强负责施工管理,“小块变大块,便于机器耕种”。开工20多天,工程进度近半,工期3个月,晴天雨天都在做,五六十个工人干活从早到晚马不停蹄。王治强早上7点去现场管理施工,中午给具体的管理人员送饭。“我整天都在工地,你看我的手机记录,一天要走1万多步呢。天气好的话,春节前工程就能达到80%的进度,2月份就能全部搞完。”这几天王治强感冒严重,但高标准农田整治工程建设成效带来的快慰,抵消了身体不适。儿子王豪乐呵呵地说,只要是集体的事,老头子都干得有滋有味。


1735099839242265_a.jpg

“一哈哈我还要到工地去!”感冒的王治强仍干劲十足。


  多年在外闯荡的王治强阅历丰富,对社会事务有着敏锐的嗅觉。他觉得,虽然在外边创业天地广阔,但最终还是要把目光聚焦在生他养他的村庄。2014年他回到白泥村民组改建自家院子,开了花茂村第一间农家乐。1935年红军长征时曾在他家祖屋住过,王治强后来将“治强农家乐”改名为“红色之家”。


  其时,遵义市播州区以开发苟坝会议会址红色旅游为契机,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带,而地处核心位置的白泥片区,走的是“新农村与旧土陶结合,传统工艺与新兴产业结合”的路子。开业不到一年,农家乐的火爆场面让王治强乐不可支,每天十多桌游客,让一家人忙得起早贪黑。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王治强的农家乐。“总书记在我家院子里与村民们座谈时说的‘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的话让我感到了一种贴心的关怀。”王治强从总书记“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那句话中品出了乡愁的意涵。自那时起,他的农家乐总是围绕乡愁来做文章,回想2018年6月30日那天“红色之家”创下的摆桌80张、流水2万多元记录的情景,至今仍激励着他。


  57岁的郑思群在“红色之家”务工7年多,自感这段打工生涯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还可以照看家里。从外地回家参与管理农家乐的王治强的幺儿子王豪,想换掉一些帮工,王治强及时掐掉了儿子的这个念头:“不能只顾自己赚钱不带动乡亲们致富,大家一起奔跑,这才是目标。”至今,“红色之家”没有裁减一位员工,长年在这里打工的妇女增加到了12个。王豪的二姐也顺带着在院子里卖起花茂当地的特产。2020年5月央视1套播出在花茂村拍摄的32集电视剧《花繁叶茂》后,“红色之家”小院更加热闹了,欢声笑语间,人们最爱说的话题,就是多年前总书记在王治强家和乡亲们交谈的情景。


  王治强眉头微微动了一下说,考虑到原汁原味,他没有扩张和改造“红色之家”,2015年是个什么样子,至今仍是什么样子。如果扩大经营规模,生意可能会做得更大,但他觉得,保持乡愁记忆里的那份特别情愫,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花茂村抓住镇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机会,从农家乐这个角度切入。2016年开展厨师培训班,邀请播州酒店的大厨到花茂传授烹饪手艺,40多个村民成为第一批学员。结业后多数学员瞅准机会开馆子,花茂村的农家乐一下子增加到20多家。


  “红色之家”大门左侧的一面白色墙壁上,数十张花茂人笑脸照片组成的大大“笑脸”二字,一直是访客的打卡背景。花茂人的生活滋味,从那些朴素的笑脸洋溢出来,“这就是我们花茂人的样子。”王治强说。


  依托手艺壮大产业


  距“红色之家”不远的十字路口,是一栋3层楼的平房,这是母先才家的居所,也是“母氏土陶馆”的大本营。从天亮到天黑,母先才拴着围腰在一楼忙碌制作陶器。拉坯台一侧的地上和架子上,陈列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坛坛罐罐,有的是坯子,有的已烧制成品。


  “头几年还有好几个师傅在这里做陶,后来他们年纪大了,就辞工不做了。现在就剩下我一个人,带动传承迫在眉睫。”母先才卸下围腰说,在安顺市区开公司的儿子母兵,从小就跟他学习制陶手艺,现在已掌握制陶技艺的百分之六七十,父子俩已达成“协议”,那就是母兵要回花茂继承父亲的衣钵。


  母先才制作的陶器现在以盬子为主,“这两天内蒙古和新疆有几个盬子的单子,明天我们就快递过去。”盬子是烹制盬子鸡的器皿,母先才指着密密麻麻摆在地下的陶器成品说,用盬子烹制的整鸡,肉质和汤汁十分鲜美,来这里考察、调研、参观的人们都很喜欢,很多人在吃了盬子鸡后就下订单,线上卖得很火。“这些年,每年可以生产3000至4000个盬子,线上销售占总销售量的四分之三,所以一年的快递费都要10万元左右。”母先才笑着甩动两手,露出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


1735099942201213_a.jpg

母先才正在给盬子拉坯。


  花茂村的土陶制作始于清光绪年间,兴于20世纪80年代。原遵义县国营花茂陶瓷厂设在花茂,其原因就是当地有着丰富的“白鳝泥”陶土。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陶瓷厂日渐式微,母先才的父亲就曾是这个厂的厂长。到了母先才这一辈,陶器制作技艺传承已是第四代。


  “做陶器的收入越来越少,大家都纷纷放弃制陶手艺外出打工。当时我也很想放弃,但又很不甘心。”正当母先才为自家的作坊未来而发愁的时候,时任枫香镇党委书记张正伟和镇长帅波,多次登门鼓励,镇里想方设法帮助他重焕土陶生机。母先才一咬牙,贷款加借款筹了80万元,请了几个原先在陶瓷厂工作过的师傅,购置了一批设备。母先才的想法是,10年内还清债务,如果亏损,那他就把这栋修好不久的平房卖掉,“那时我真的是孤注一掷!想到乡村旅游逐渐兴起,我的心中始终燃着希望的火苗。”


  转机出现在镇里派母先才去江西景德镇参观学习之后。原先作坊的柴火烧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母先才购置的3套电烧设备,一下子就把产品的烧制质量提高了许多。同时他还购进20多台拉坯设备,为学生提供研学体验条件。他把一楼开辟成土陶体验馆,二楼做餐饮服务,三楼改造成民宿,实现吃住研一条龙。母先才发现,梦想真的可以做大。


  来花茂旅游的人都喜欢吃盬子鸡,鲜美的味道让人们对盬子产生浓厚兴趣。这一发现,促使母先才转向盬子制作。这个抉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市场对盬子的需求越来越旺。两年时间里母先才能够还清80万元的债务,其貌不扬的盬子无疑是一个大功臣。到2024年,母先才的盬子销售几乎覆盖全国。“花茂的盬子原先不是这个样子的,我对它进行了改造,增加出气孔数,蒸鸡时产气快、上汤快。这也是一种创新吧!”母先才打开一个盬子,兴致勃勃地向笔者介绍他的得意之作。


  一楼大厅的架子上,展示着各式各样的陶器,一些陶器的图案和装饰既精美又富有艺术感。这些陶器,多数是母先才同前来研学的学生联合创作的。这些年,前来“母氏土陶馆”开展研学活动的学子越来越多,高峰时都要排队。截至2024年,已有50多所学校同母先才达成合作协议,定期派出研学团队前来“母氏土陶馆”开展研学活动。


  “我还到一些学校讲授土陶制作的课程,希望这门手艺发扬光大。”母先才拿着一个学生制作的陶器凝视许久,寻思着收学徒的事:管学徒吃住,给学徒发工资,但前提是学艺的人必须热爱制陶这门手艺。他觉得培养传承人,就是他此生的使命。回想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花茂走进“母氏土陶馆”的时光,母先才浑身是劲,他计划开设一个土陶陈列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花茂的非遗宝贝。每年30多万元的收入,他有底气去实现他的愿景。


  紧挨着“母氏土陶馆”的是枫香镇返乡创业青年陈义兵的农家乐。从重庆工商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的陈义兵先后在广州和遵义市城区打拼,后来看到家乡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就把目光落在花茂。他在母先才的土陶馆一侧找到了一片地,把所有的身家投入到农家乐的打造之中。陈义兵家距苟坝会议会址不远,从小就听红色故事长大的他给农家乐取名“苟坝印象”,寓意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735100009705822_a.jpg

陈义兵正在烹制盬子鸡。


  2015年5月1日“苟坝印象”开业,仅仅一个月就创下10余万元营收的记录。除去房租、水电、人工等开销,居然营利两万多元。这样的开头,让陈义兵兴奋不已。一个月后的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花茂村并与乡亲们聊家常,陈义兵就在现场。“‘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总书记说的话特别鼓舞人!”陈义兵精神振奋,对农家乐提档升级,扩展规模,从过去单纯的餐饮到发展民宿,经营场所也从2000平方米扩充到5000多平方米。巨大客流让“苟坝印象”的热闹景象,从早上10点一直延续到晚上12点。


  这是陈义兵在花茂开农家乐的第9年,笔者看到的“苟坝印象”,用陈义兵的话说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颜值”版。这些年他的农家乐一直以盬子鸡为主打,创出了名声。他见母先才的土陶馆红红火火,就把非遗土陶跟餐饮结合起来,决计打造一个乡村文旅综合体。2022年他对农家乐进行提质升级,邀请设计团队打造土陶传统烧窑、土陶陈列馆和窑洞餐厅,敞开烹制盬子鸡流程使其成为一种“行为艺术”;提升食材质量,在毕节市赫章县建立高山盬子鸡生态养殖基地;增加乡愁民宿、星空民宿、篝火晚会等配套项目。2023年开春后,“苟坝印象”乡村文旅综合体的营收蹭蹭往上涨。


  在“苟坝印象”乡村文旅综合体的盬子鸡烹制作坊,张大姐照看着5个冒着蒸汽的盬子。“旺季的时候,这些盬子都不够用。”张大姐开心地指着空置的10多个盬子说,这里烹制的盬子鸡除了供应自家的农家乐餐厅,还可就近售卖,遵义市城区的很多人到花茂来,会带走很多盬子鸡。张大姐家住花茂,和她一起做工的10多个员工都是本地人,她们已把“苟坝印象”当成了家。


  个人发展只是单个的发展,乡亲们参与的发展才是立体的发展。秉持这一理念,陈义兵把打造“乡村优品”电商平台当成一个重心。他与农户签订订单,把他们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至今陈义兵已与200多家农户签订了生猪养殖协议,养殖生猪达到800多头。他的目标很大:投资30万在贵阳市花溪区开一家盬子鸡实体店,把盬子鸡推向全国,擦亮贵州美食文化这张特色名片。眼下,花溪店的建设正在进行当中。陈义兵在花茂收获了事业、收获了爱情,在他的心中,花茂就是一朵绽放的玫瑰,明艳、灿烂。


  “凤还巢”绽放文创奇葩


  “像得了魔怔一样,我就是想回到生我养我的乡村。”这句诗意缱绻的话语,出自在广东打工20多年的杨波之口。2019年夏天得知家乡花茂正在拍摄电视剧《花繁叶茂》,杨波心中风帆满鼓——家乡变化这么大,发展机会这么好,有潜力,回去!杨波揣着300多万元积蓄,带着老婆孩子开车从东莞直奔老家,雄心勃勃地要在花茂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


1735100191663843_a.jpg

花茂村的乡愁小道。


  杨波看见村里的几户农家乐生意火爆,也意欲在农家乐上放光彩。他召集妻子和3个孩子开了个家庭会议,妻子和孩子们都说:“你爱啷咯折腾就啷咯折腾。”得到家庭的支持,杨波开始在“养殖+山庄”这个模式上展开行动。


  杨波找了一片20亩的土地,决计将之打造成集农家乐、乡村养殖园、乡村游乐场为一体的多元化场所,名曰“孔雀山庄”。农家乐、乡村养殖场搞起来轻车熟路,游乐场这一块,他购置了卡丁车、沙滩车、碰碰车、充气城堡等设施。投资200多万元的“孔雀山庄”很快成为花茂的网红打卡点,开业后的第一个星期“孔雀山庄”每天的门票收入竟有一两千元!差异化的路子见效了!


  管理山庄之余,杨波走家串户搜寻老土陶,他的目的是要把作为省级非遗的花茂土陶制作技艺,以陈列馆的形式呈现出来,打造一个极富特色的土陶基地,既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也表达自己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一番探寻,杨波搜到了几百件花茂人制作的老陶器,100多年的,80年的,50年的,不同时期的陶器有着不同时期的“表情”。杨波说,这些陶器承载着花茂人的记忆,他愿意为此付出心血,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美妙。


  枫香镇和花茂村十分支持杨波的想法。杨波选定闲置的几栋楼,作为“花茂土陶基地”的大本营,几百件“花字号”老陶器摆放在每个屋子里,古风遗韵立马弥漫开来。人们观赏各式各样的陶器,过去与现在的勾连自然而然就达成了,杨波说,这就是乡愁啊!


1735100107566183_a.jpg

杨波对花茂的老土陶情有独钟。


  土陶基地不能仅是一个参观场所,还应当有一个实现创收的运作方式。研学,这个词汇蹦进杨波的脑海里。2022年,一个同时供500人用餐、500人上课的研学基地悄然出世。申请到市级研学基地的牌子后,杨波很快推出土陶制作、打制草鞋、手工面点、缝红军包、制作泥塑马灯等研学课程。结合历史开设“重走红军路”体验课程,建立花茂野战露营基地。


  “2023年这些课程推出来后,有两所学校在土陶基地开展研学活动,气氛一下子就热乎起来了。”杨波站在土陶基地宽大的舞台上,畅谈他正在实施的计划:开发泥浆浴项目,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地。这个项目他已投了20万元,用了8间教室,来年夏天将用泥给人们带来惊喜。


  杨波的举动多少有些疯狂的意味,也许底气源于他的故土情怀。对从仁怀市茅台镇来花茂创业的张胜迪而言,创业方式自然与创新和乡愁这两个关键词密切相关。酿酒是张胜迪在茅台镇的主业,2015年她在茅台镇国酒文化城旁边开了一个名为“花茂酒”的体验馆,这成为了她被当地政府“凤还巢”计划引进到花茂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时花茂村的游客量与日俱增,枫香镇打造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势头热火朝天,赶着潮头来到花茂的她自觉正逢其时。


  开农家乐显然不是首选,弄一个酒庄似乎也不太现实。张胜迪觉得自己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花茂把乡村文化做出色彩。土陶文化在花茂村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存在,那么张胜迪要在花茂闯出新天地,就得另辟蹊径拿出亮眼的东西,才能实现自己在花茂“开疆拓土”的愿景。她的母亲是从花茂村走出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花茂也是她的故乡。2015年她深情款款地写了一首名叫《花茂人家》的歌曲,被贵州卫视当年的春晚采用,2016年到花茂后她直接用“花茂人家”来做公司的名称,她说这是故乡对她的馈赠,也是她送给故乡的礼物。


  想起小时候听外婆说当地有用构树皮制作白皮纸的习俗,张胜迪就决定在一张纸上施展身手。2016年,张胜迪在马路边租了一栋房子,用作“花茂人家”的造纸工坊,并在当地请了几个员工。张胜迪知道,仅靠纯粹的白纸是缺乏市场吸引力的。她跑到北京、福建、安徽、四川等地考察,发现大家都在做构皮纸,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东西。她选择在传承的基础上制作花纸,并用这些纸来制作文创产品。


1735100260400489_a.jpg

张胜迪和她的花纸文创产品。


  制作花纸的过程,就是将采集的百日菊、格桑花以及各种漂亮的草叶,粘贴在帘子上的纸浆上面,做成有花茂、人文风情的图案,然后再覆盖一层纸浆。纸浆烘干后就成为了花纸,再用花纸做成团扇、书签、画框、纸灯、明信片等产品材料。


  曾在“花茂人家”实习,毕业后又返回“花茂人家”工作的大学生张梦滢,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她喜欢花茂,喜欢文创。屋子里,她正聚精会神地在纸浆上粘贴花瓣和草叶,蓝图源自那本搁在她膝盖上的《芥子园画谱》。张胜迪拿着一个用花纸做成的纸灯充当解说员:“夏天的时候团扇、油纸伞好卖,而冬天则是纸灯走俏的季节。”让张胜迪记忆深刻的是,2017年她带着她的花纸产品《花茂的星空》,和母先才、王治强、村支书彭龙芬等人到央视《我有传家宝》演播厅展示花茂的土特产,花茂再次向世人展示风姿。


  张胜迪沉静的表情中含着一丝腼腆,“实际上到2017年,我才算是真正的开窍。这一年我作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员,向人们宣讲花茂村如何利用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在深入学习和不断宣讲的过程中,张胜迪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比如说,文创产品的升级迭代,要有足够的定力沉下来才得以实现;比如说,产品贴近市场才会有生机。


  “花茂人家”工坊不断地推陈出新,使得每种商品显示出它独一无二的特质。原生态材料,纯手工制作,原创品牌打造,这些要素表达的是对花茂、对遵义、对贵州的感情。“这些产品,能推动人们对乡愁产生深度理解和依恋。”


  交谈的时候,张胜迪在遵义红花岗1935文化街区开的“花茂人家”形象店,正赶着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准备开业。张胜迪希望通过这个店面,让人们看到一个喜乐的花茂,一个生动的遵义,一个温暖的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