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笛和鸣奏响人才强音,侗乡热土涌动发展浪潮。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围绕县委“三区一县一中心”奋斗目标,紧抓人才引进、管理、培育、服务各项环节,切实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2023年玉屏连续三年获全省综合考核Ⅱ类地区第一等次。2025年3月玉屏被公示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才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人才发展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一是突出政治引领,把稳人才培养风向标。坚持“一把手”带头抓“第一资源”,成立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及时传递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关怀,积极把品行过硬、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专家人才吸纳到“两代表一委员”中来,切实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二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印发《玉屏侗族自治县五类人才培育五年行动方案(2024—2028年)》,系统谋划人才培育发展,为全县人才培育工作明方向、划重点、定目标。先后8次召开县委人才工作会议、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东西部协作工作座谈会、人才交流工作座谈会等,明确工作方向,推动各项重点工作高效开展。三是凝聚工作合力,绘制人才发展同心圆。充分发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制定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清单,细化工作任务,压实主体责任,形成链条式责任传导体系,切实构建起了部门联动、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我们紧紧围绕玉屏各项事业对人才的需求,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工作理念,加大人才引聚力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一是结合需求引才。依托省人才博览会、“双招双引”等平台,大力引进一批优秀人才。2024年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27人,公开招聘67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47名基层公务员,引进百千万创业人才3人。着眼乡村振兴人才发展需要,大力实施黔归人才计划,编制玉籍在外发展人士名录130余人,玉籍在外本科毕业生750余人,不断引导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投资兴业。二是抢抓机遇引才。以东西部协作帮扶为契机,发挥东部地区教育、医疗等资源优势。2024年,“常平组团”三镇向玉屏选派专业技术人才30人,玉屏向东部选派专业技术人才29人,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8期415人次。通过“派”“请”双向模式,促进两地人才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形成资源共享、协作共进、互利共赢的工作导向。三是柔性机制引才。大力实施“柔性引进”计划、“银龄计划”等,放宽高层次人才年龄限制,对紧缺的学科带头人或高层次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政策,有效破解引才身份限制难题。2024年柔性引进医学博士3名,推动人才素质、结构全面升级。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撑。我们坚持以县情实际出发,以“育”为本,构筑特色育人平台,着力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一是聚焦成长帮带,培养专业人才。依托县委党校、人才基地、“三名工作室”等育才载体,培训培育“五类人才”4000余人次。充分发挥“1+2”结对帮带培育机制作用,精准帮带870余名学员,结成430余对帮带对子,通过授课式、项目式、课题式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培养“黔灵名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名师3人、名班主任2人。建立医疗阶梯式成长机制,开展学术交流、技术传帮带,填补技术空白10余项,建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新技术验收通过60余项,30余名同志在国家、省市县技能竞赛或评先选优中荣获表彰。二是聚焦特色产业,培育乡土人才。从全县80个村精心挑选2批162名乡村人才作为“一师一员”培育对象,围绕村庄规划、传统村落保护、黄桃种植、生猪养殖、林下经济等方面发展实际,开展理论培训和项目实践。将已培育合格的67名“一师一员”聘任到8个乡镇(街道),积极就乡村整体布局、规划思路及产业发展等深入调研120余次,提出项目规划、产业发展等可行性意见与建议20余条。三是聚焦基层基础,发展农技人才。持续实施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推动人才服务基层一线,引导农技人员深入开展技术服务,组建粮油、经济作物、畜牧水产3个县级专家团、16个专家工作组,指导农技人员以基础性示范服务和“揭榜挂帅”项目示范的形式,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024年创新创业行动基础性示范服务榜单96个、“揭榜挂帅”榜单18个。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我们始终坚持人才需求导向,着力培厚“近悦远来”人才沃土,让各领域优秀人才在玉屏安身、安心、安业。一是党政领导带头服务。持续提升党政领导带头联系服务专家的覆盖广度和联系深度,全县13名县委领导联系39名专家人才,利用“人才日”春节等重要时机,走访慰问专家人才80余人次,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兑现政策落实服务。配套完善人才公寓生活设施,安排50余名青年人才入住。举办“人才日”活动10余项,邀请各类人才分享经验、畅谈发展。认真落实“优才卡”制度,为市级“优才卡”获得者“送卡上门”,发放县级“优才卡”10张,强化优秀人才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服务举措,以优质服务诚心保障人才生活。三是宣传推介竭诚服务。深入挖掘优秀人才典型事迹,创新宣传手段,依托“玉屏微组工”平台开设“学习身边榜样”专栏,让“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2024年刊发各类优秀人才典型事迹17期,在省级及以上媒体平台发布人才先进事迹、人才工作经验宣传37篇。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下步,我们将聚焦人才工作新部署新要求,以人才赋能工程为统揽,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抓创新,在人才引进质量上抓突破,在人才培育培养上抓实效,在人才服务保障水平上抓提升,执人才之笔,于侗乡大地绘就百舸争流、万象竞发的现代化建设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