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三位一体”新模式赋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作者:姚令
编辑:季佩佩
责任编辑:徐雪
校对:杨可佳
审核:覃嵩松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始终秉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的初心宗旨,创新构建“高位统筹+全民参与+创新机制”三位一体模式,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实现城乡治理与文明提升协同发展。


高位统筹,构建“四级联动”体系


01

“一把手”挂帅,全域一盘棋

建立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协调机制,搭建“县—街道—社区—网格”四级体系,引入高校智库提供专业支持。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乡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条例》《玉屏侗族自治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条例,实现城乡管理无缝衔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02

“五个维度”常态督导

创新“年、季、月、周、日”督导机制(年考核、季主题、月报告、周调度、日督查),围绕点位建设、网格管理、常态管理、单位落实、视频监控五个维度督导,2024年下发整改通知书241份,推动解决7800余个问题。整合住建、交警、消防等部门力量,建立“联合轮值制”,开展集中整治500余次,有效破解社区、背街小巷治理难题。


全民参与,打造“共建共治”新格局


01

“双走进”连民心

以城区90个网格为试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早看窗帘、晚看灯”行动,通过开展同包爱心饺子、爱心义剪等志愿服务,实施便民三格子”“便民停车场”等惠民项目解决群众“菜篮子”“车轮子”等痛点问题300余个,安装便民设施200余处,实现“进百家门、暖百家心”。

02

“四平台+回音壁”解民忧

整合书记信箱、12345热线、微玉屏、文明玉屏等“四平台”群众诉求,将群众合理诉求作为行动指南,开设《创文回音壁》专栏,及时反馈群众诉求办理情况,办结率100%,推动政民互动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

03

“红黑榜+义务监督员”知民意

探索开展“你点我查·红黑榜”,公示餐饮卫生、交通不文明等问题35起,群众好评率100%。聘请“两代表一委员”及热心群众担任义务监督员,对环境、秩序、基建等开展监督,激发群众参与创文“主人翁”意识。


精准靶向,实现“痛点变亮点”


01

专项整治让“顽疾”换“新颜”

成立五大专班(不文明养宠、污水综合治理、联合执法、农贸市场整治、野广告治理)开展专项治理,开展4轮模拟测评整改问题1394个,推动点位建设从“有”到“优”。开展“三面清理”“社区五常态提升”“绿色出行 让位于民”行动。“6.29”洪灾清淤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千余人开展主次干道清洗活动等,使城区“颜值”焕新。

02

“双线发力”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线上:不间断在县内新媒体平台播放文明宣传广告;开设创文知识有奖问答,8000余人参与,发放文创产品5000余份;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曝光各类不文明行为29期。线下:聚焦“五大群体”倡导绿色出行、文明出行、摒弃7个不文明行为等;开展“创文知识进小区”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144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创文知识送到社区群众身边。

03

“民生三微”改善人居环境

按照“微创意育民、微改造利民、微配套便民”的“民生三微”理念,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小民生项目78个,景观小品35个,城区重要节点改造21处,便民宣传栏946个,实现体育设施、微型消防站、社区文明实践站、楼道治理等全覆盖,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