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一牌两用!玉屏让责任牌巧变“信息栏”

作者:作者:姚令
编辑:吴梦洁
责任编辑:季佩佩
校对:徐雪
审核:覃嵩松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玉屏:创新“门前三包”模式,
责任牌巧变“信息栏”,精细治理更显温度
  为深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结果,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玉屏侗族自治县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路径。近期,玉屏在传统“门前三包”责任制基础上,创新推出融合“责任公示”与“便民服务”功能的升级版责任牌,变“单一管理”为“双向赋能”,有效破解了商户责任落实与信息发布需求的矛盾,赢得了群众好评。
图片
  一、创新破题,疏堵结合,巧设载体
  随着创文工作深入和市民对市容环境要求的提高,沿街商铺随意张贴招租启事、小广告等问题成为困扰城市管理的“顽疾”,既影响市容美观,也增加了清理成本,商户合理的宣传需求也缺乏规范渠道。玉屏转变工作思路,摒弃简单粗暴的“禁”与“罚”,坚持“疏堵结合、服务为先”。经过深入调研,创新性地将“门前三包”责任牌进行功能升级,在责任牌上开辟专用区域作为“便民信息栏”。此举一举三得,明确责任, 清晰公示商户“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具体责任内容和责任人。规范发布,为商户提供了合法、规范、统一的广告信息发布平台,满足其招租、促销等正当需求。源头治理, 从源头上引导商户自觉抵制乱张贴行为,减少城市“牛皮癣”。
  二、试点先行,高效覆盖,全域推进
  县创建中心牵头抓总,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县住房城乡建设局作为具体实施主体,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和操作规范。精心选取商户密集、基础较好、配合度高的人民路、中山路作为先行试点区域。 成功张贴融合新版功能的“门前三包”责任牌300余张,与试点商户逐一签订责任状。 同步开展走访调研,主动收集商户、周边居民及顾客的意见反馈20余条,重点关注责任牌设计、“信息栏使用便利性、管理效果等,为后续优化和全面推广提供了宝贵依据。在充分吸收试点经验并优化完善后,组织城管执法力量,科学划分责任片区。 执法队员们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通过高效协作,于2025年初,全面完成城区所有开业店铺的责任牌张贴工作。 累计张贴新版“门前三包”责任牌超过1500张,实现了城区临街商户责任公示与“便民信息栏的全域覆盖,为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图片
  三、温情服务,引导规范,确保长效
  张贴责任牌仅是工作的起点,关键在于引导商户理解、认同并自觉履行责任,规范使用信息栏。在张贴责任牌的同时,城管执法队员主动化身“宣传员”和“服务员”,向每一位商户详细讲解“门前三包”的具体责任范围、标准要求,特别重点介绍新增“便民信息栏”的设计初衷、规范使用方法和其带来的便利价值(如:信息集中易查找、提升店铺形象、避免违规受罚等)。通过这种“手把手”教学和“面对面”沟通的温情服务,有效提升了商户的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引导商户从“被动接受管理”向“主动参与治理”转变,自觉维护门前环境和规范使用“信息栏逐渐成为共识。
  玉屏自治县“门前三包”责任牌变身“信息栏的创新实践,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次生动探索。它通过一个小小的载体创新,巧妙化解了管理难题,兼顾了市容秩序与商户需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绣花”般的治理功夫。下一步,玉屏将持续关注责任牌和信息栏的使用效果,不断优化服务,完善长效机制,激发商户和市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让文明之花在玉屏绽放得更加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