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祥威:播种科学 启迪未来
潘祥威是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第三小学的科学老师,2024年8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踏上了前往玉屏自治县德龙小学的支教之路。
作为该校四年级、五年级共5个班的科学老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潘祥威意识到这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东莞存在一定差异,他开始针对学情实际制定教学方案,将探究式学习融入其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的原理与奥秘。
每一堂科学课,潘祥威都精心设计,在讲授“轮轴原理”的课堂上,他就地取材,用饮用水桶、螺丝刀、门把手等生活常见物品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与学生积极互动,邀请他们上台演示,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史田烨说:“潘老师教会我们很多的知识,这个学期他引导我做出了一个暴走机器人和手摇发电机,非常感谢他。”
为了给学生传授更多知识,潘祥威还担任了该校科技制作社团的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他针对学生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不足这一情况,制定了个性化辅导方案,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系统梳理科学知识,从基础概念到复杂原理,一步步指导他们制作出了简易的风力发电装置、智能环保监测仪等作品。
此外,潘祥威还积极鼓励学生参赛,在第18届铜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他指导制作的《双能刷地机器人》《创新型智能体育馆》获得优异成绩。
潘祥威说:“工作半个学期后,我发现学生发生了较大转变,从之前的‘不敢说’到现在的‘我想说’,经过科创大赛后,他们变得更自信,也敢于去讲解自己的作品。”
在完成学科和社团教学工作之余,潘祥威还参与到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中,与同事们共同探讨备课、听课、评课等。
德龙小学教师杨乙说:“潘老师是一个教学能力非常强的老师,讲解知识深入浅出,教学方法新颖,有实验教学法、小组合作、案例探究等方式,学生很喜欢他,课堂氛围很好。”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潘祥威已在德龙小学支教了两个学期。这段时间里,他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也充盈了自己的教育生涯。
潘祥威说:“我将带着这段宝贵的经历继续前行,也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山区教育,为山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期待看到山区的孩子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用知识改变命运,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