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粤黔协作·莞爱铜行】郭瑜的玉屏支医路

作者:王鑫、杨丽娜
编辑:季佩佩
责任编辑:徐雪
校对:杨可佳
审核:覃嵩松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4年7月,东莞市桥头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郭瑜积极响应东西部协作号召,主动请缨,跨越千里来到玉屏侗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为玉屏医疗服务注入强劲活力。

图片

郭瑜(中)带领医护团队开展例行查房

  新生儿重症需转院治疗、哮喘患儿缺乏系统管理、医护人员临床技能需要提升……被任命为玉屏妇幼保健院名誉副院长兼儿科主任的郭瑜深感责任重大,暗下决心:“必须建立起群众家门口的生命防线!”

  为此,郭瑜迅速制定“建科室、强技术、育人才”的三维帮扶计划。2024年9月,他协调医院统筹资金,采购了新生儿暖箱、蓝光治疗仪、心脏监护仪等设备,在玉屏妇幼保健院创建了新生儿科及全县首个日间光疗门诊,填补了该院新生儿诊疗技术空白,减少了新生儿转诊带来的风险。科室创建以来,新生儿重症转诊率明显下降,新生儿黄疸日间光疗门诊大大降低了黄疸患儿的治疗费用,产科分娩量也同步回升。

  郭瑜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以来,玉屏妇幼保健院先后开设了新生儿科、新生儿日间光疗门诊、儿童哮喘门诊、儿童标准雾化治疗室等科室,儿科综合实力得到整体提升。

  患者倩倩说:“郭医生每天都来给我做检查,非常细心,我的病也恢复得很快。

  看着科室从无到有、从有到精,郭瑜心中充满成就感,并投入更多精力在人才“造血式”培养上。

  郭瑜根据科室医护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教学,临床带教、病例讨论、急重病种的应急演练等教学方式,对该院儿科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涵盖急救领域及危重疑难疾病。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36场。

图片

郭瑜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晨会交班

  郭瑜还非常注重科室骨干力量的培养,精心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选派医护人员到东莞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

  经过近1年的帮扶指导,部分年轻医生已经能够在临床工作中独当一面,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为儿科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儿科医生张小敏说:“从病例分析到实操指导,郭老师的专业和耐心让我们成长飞快。如今他即将返程,心里满是不舍。希望他能带着我们的感谢和祝福,一路顺遂,也期待未来有机会再向他请教学习。

  儿科医生沈嵩均说:“这段时间,郭老师手把手带教、耐心解答疑问,不仅提升了科室的诊疗水平,更像家人一样温暖着我们。分别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感激。

  玉屏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副主任石磊说:“郭瑜老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专业能力,通过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帮助科室医生掌握疑难病症诊疗思路,提升临床实践能力,指导优化儿科诊疗流程,推动建立‘门诊—住院—随访一体化服务模式,切实提升了我院儿科医疗服务能力。

  随着儿科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优化,玉屏妇幼保健院儿科危重症转院率明显下降,极大地方便了当地患儿及其家庭,减轻了患儿转院就医的经济与心理负担,使更多的患儿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患者家属班女士说:“郭医生很有经验,每次问诊都很耐心地解答我们的疑问,治疗方案也很有效,这让作为家长的我非常安心 。

图片

工作中的郭瑜

  一年来,郭瑜早已从“异乡客”变为“玉屏人”,从听不懂当地方言到能接话茬,从吃不惯折耳根到爱上酸汤鱼,医院在生活上的细致关照,更让他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而他则为玉屏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郭瑜说:“山海虽远,情谊相连;帮扶有尽,大爱无疆。如今,帮扶工作即将结束,但我深知,这不是终点。未来,我将继续搭建起两地医疗交流的桥梁,通过远程指导、学术分享等方式,积极为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保护隐私,文中患者、家属名字已作化名或模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