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变迁|玉屏茅坡国有林场的改革过程

作者:徐应福
编辑:季佩佩
责任编辑:徐雪
校对:杨可佳
审核:覃嵩松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玉屏侗族自治县茅坡国有林场改革,是根据《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和《贵州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将原有的茅坡油茶试验站、南门坡护林站、茅坡苗圃场和屏山公园进行改革合并而形成的国有林场。改革后的国有林场核定为公益型一类事业单位,管理国土面积140公顷,森林蓄积2.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9%
图片

新建的南门坡国有林场办公楼

  茅坡国有林场改革从20167月开始至201810月结束,长达27个月。林场改革期间,我是玉屏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之一,全程参与了茅坡国有林场改革,对我县国有林场改革的经过十分清楚。


改革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有林场是国家为了加强生态建设和培育森林资源,由国家投资在集中连片的国有宜林荒山荒地建立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事业单位。国有林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财力不足,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的管理体制,许多政策难以覆盖到国有林场,国有林场逐步陷入“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的尴尬境地,大部分国有林场发展陷入困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现象十分突出。

  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已成为全国林业战线广大职工群众多年的热切期盼,是林场、林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2015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2016416日,贵州省委、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制定《贵州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同年,铜仁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铜仁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召开方案编制培训会,对铜仁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2016710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有林场改革会议精神,我县成立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由林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副局长任副主任,各成员单位明确一名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成员兼联络员。随后,玉屏作为全国4855个、贵州省110个、铜仁市11个之一的国有林场改革拉开了序幕。


调查摸底

  为使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有序、稳妥进行,县林业局于2016712日组织局办公室、财务室、造林绿化产业股、茅坡油茶试验站、南门坡护林站、青年苗圃场负责人,召开国有林场改革调查摸底工作启动会,对摸底工作进行安排。要求摸底工作遵循“从厘定森林资源总量入手,搞清家底后再启动改革”开展。特别强调全面摸清我县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和人员状况,以及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总量。

图片

茅坡国有林场办公地点

  调查摸底历时一个星期。调查人员走遍了茅坡油茶试验站、南门护林站、青年苗圃场、县档案局、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和县林业局7个单位,查阅了历史资料22卷,复印资料17份,搜集到大量的基础性数据,为国有林场顺利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茅坡油茶试验站前身是贵州省特用经济林良种繁育站,创建于19583月,属省林业厅直属站,后又改称为铜仁地区经济林木繁育站和玉屏侗族自治县茅坡油茶试验站。该站时有职工13人,其中在职职工6人,退休职工7人,为财政全额拨款;在职职工中,有场长1人(正股级)、副场长1人、办公室1人、财务室1人、专业技能6人,管理森林面积50.13公顷,森林覆盖率72%

  南门坡护林站始建于195810月,20126月挂靠茅坡油茶试验站,列入国有林场,实行一块牌子,两套人马管理机制,时有职工29人,其中在职职工15人,退休职工14人,为财政全额拨款,管理森林面积84.53公顷,森林总蓄积1.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9.2%

  茅坡苗圃场成立于200010月,属玉屏茅坡油茶试验站下属自收自支独立核算单位,经营面积5.33公顷,以生产林业苗木为主,事业编制8人,企业开支。

  通过调查摸底,于2016720日完成了玉屏国有林场调查摸底报告,以及国有林场在职职工现状、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现状、财政资金、社保和事业经费等相关表格。3个林场单位均符合全国和贵州省国有林场改革范畴。


改革内容


  2016722日,县林业局将国有林场调查摸底报告及相关资料上报到县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管副县长及时组织成员单位、茅坡站、南门坡护林站和苗圃场负责人,就我县国有林场改革事宜召开会议。

  会议明确改革方向和目的,就是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贵州省关于国有林场即围绕一个导向,守住两条底线,建立三大机制,围绕确定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和基本职能,保护和培育好森林资源放在首要位置,作为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前提,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林区民生持续改善。

  会议明确各单位的职责:林业局作为改革的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组织协作,分类指导,做好玉屏国有林场实施方案编制、各类表格填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编办要落实好国有林场单位定性和事业编制;财政局、发改局、林业局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市级财政国有林场补助资金,落实好本级财政投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对国有林场参改人员身份界定、岗位核定等内容重点把关,妥善解决好参改人员社会保障等问题;交通局、住建局、水利局、供电局做好林场道路、饮水、危旧房改造、电网升级改造工作。紧接着进行国有林场改革内容。

  第一是功能定位、定性。就是合理、准确界定属性,这是国有林场改革涉及的根本性问题,它决定了国有林场改革的方向。根据中央、省、市国有林场改革精神,林业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县委编办、人社局文件,将茅坡油茶试验站、南门坡护林站、茅坡苗圃场合并到茅坡国有林场为公益型一类事业单位,隶属于县林业局。

  第二是人员定编。根据国有林场的立地条件、经营规模和管护难度等因素,科学、足额核定事业编制,“因养林而养人”。国有林场领导职位职数设场长1人、副场长2人,内设机构管理人员31人,其中办公室(含财务室)3人、育苗中心2人、茅坡工区6人、南门坡工区20人(涉及南门坡中心站管护点、屏山公园管护点、东门坡管护点),全部为事业编制,经费为财政全额拨款,由县财政局统一管理。

  第三是确定业务范围。实行“营林为本、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办场方针,主要任务是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强化科学经营管理,全面提升森林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林业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良性循环,把国有林场建设成为生态功能完善、旅游产业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公益型林场。

  第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开展林场职工保障房、饮水安全、林区生产道路、森林防火、管护站点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2011—2015年在茅坡工区和南门坡工区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84万元完成危旧房改造;2017年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789.87万元完成南门坡工区和省级森林公园林区道路1000米,步道230米建设,南门坡工区和屏山公园安装监控摄像头32个,主机及监控视频消防建设二套,林相改造50公顷,步道、公路绿化10.41公顷,景区绿化美化5.59公顷。

  第五是完善资料。为使国有林场改革合法合理,符合中央、黔党发文件精神,县林业局2016918日召开了中层以上干部、国有林场职工、退休职工代表等座谈会,广泛征求干部、职工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梳理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编制完成了《玉屏侗族自治县茅坡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20161120日,县林业局将《玉屏侗族自治县茅坡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初稿交给县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1212日,相关联席会议召开,广泛征求意见,并对茅坡国有林场生态公益型性质、级别、编制、职能,职工社医保、特殊工种认定等政策落实,职工身份协议签订情况进行检查,符合国有林场改革要求,各单位成员一致同意该《实施方案》。201738日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行文批复。

  2018813日,铜仁市人民政府派出验收小组对玉屏茅坡国有林场改革进行验收,给予玉屏国有林场改革评分98.6分,评定等级为优秀,同意通过市级验收。


改革成效


  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紧紧围绕国有林场改革总体思路和原则,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为主线,以科学界定国有林场性质、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创新完善国有林场经营机制为目标,扎实做好改革重点和难点工作,依法依规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有力推动了国有林场健康发展。

图片

初见成效的油茶苗木培育

  一是生态功能显著提升。通过科学营林、严格保护等多措并举,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明显增加,森林质量有效提升,有效盘活了国有林场森林资源。

  二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完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多渠道加大对林场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切实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职工就业有着落、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三是管理体制全面创新。通过定性定编,完善管护机制,基本形成功能定位明确、人员精简高效、森林管护购买服务、资源监管分级实施的林场管理新体制,确保政府投入可持续、资源监管高效率、林场发展有后劲,国有林场发展活力有较大提高。

  四是推行“场圃一体化”管理,使国有林场与国有苗圃资源共享、技术互补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五是按照“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原则,妥善安置国有林场职工按照规定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范畴,平稳过渡、合理衔接,切实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调动国有林场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国有林场职工稳定就业。

  实践证明,玉屏按照“保生态、保民生、保发展”改革原则,全面完成玉屏侗族自治县茅坡国有林场各项改革任务。通过改革,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生态功能,增强国有林场活力,确保实现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社会和谐稳定。(作者系玉屏自治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