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大学生“智囊团”上线,玉屏这个村“变变变”!

作者:作者:姚黎、蒲雨露、吴仪、郑宇 、王浩、魏美香
编辑:吴梦洁
责任编辑:季佩佩
校对:徐雪
审核:覃嵩松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贵州学子智助江口村乡村振兴

  七月盛夏,青山环抱的玉屏自治县田坪镇江口村,迎来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由贵州农业职业学院11名青年学子组成的“乡韵绘新·青耘服务”队,开展了一场以“环境整治标准化、数字乡村场景化、文化传承活态化”为核心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图片
  碧空之下,无人机划出优雅轨迹,精准测绘400公顷土地,为《贵州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办法》的落实提供了清晰可靠的依据。在建材园区,无人机化身“空中哨兵”,精准捕捉扬尘源头;在红色教育基地,三维建模技术让革命遗址焕发数字新生。
图片

  走在江口村的道路上,队员们敏锐发现部分路段破损问题,他们迅速运用无人机技术,建立了450平方米的道路网格化管护台账,为村里科学整治提供了“数字地图”。在谢家桥水库下游河道,队员们手持工具,累计疏通河道1.2公里、集中清运垃圾,严格落实“两清两改两治理”要求。为扮靓村容,他们精心绘制了3.78平方米的垃圾分类主题墙绘,以生动画面传递环保理念,打造政策宣传的“无声课堂”。

图片

  玉屏红色记忆展馆里,队员们细致整理珍贵史料,将历史声音转化为数字音频,让红色故事拥有更鲜活的传承载体。入户宣讲时,他们创新编创朗朗上口的“门前三包”政策口诀歌,并发放“明白卡”51份,让政策宣讲变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短短8天的实践,队员们不仅用专业知识服务了乡村,更在乡土课堂中收获了成长。他们深刻体会到科技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也领悟到文化传承是乡村发展的灵魂所在。乡村振兴,既需要政策阳光雨露,更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创新思维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