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
X
X
新闻中心
新闻头条
玉屏要闻
专题栏目
部门动态
国际国内
通知公告
人事信息
社会写真
乡镇新闻
乡镇新闻
玉屏视频
玉屏新闻
侗语新闻联播
专题视频
热点专题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改革开放闯新路
牢记嘱托闯新路 满怀信心向未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党纪学习教育
玉屏40年
2025玉屏两会
2025新春走基层
强国复兴有我
实现乡村振兴
奋斗者·正青春
文化中国行
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
四新四化蹲点采访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共享健康美好生活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时事评论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传统艺术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全民普法
玉屏乡村振兴公益广告
党建引领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贵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主题活动
携手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图说玉屏
图片新闻
侗族风情
摄影之家
自然风光
领导信箱
玉屏文艺
玩转玉屏
经典推荐
吃喝玩乐
便民资讯
旅游资讯
玉屏微生活
曝光台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玉屏要闻
>
忆2010中国·玉屏箫笛艺术节举办的经过
作者:本文选自《平箫玉笛慰乡愁》,略有删减。
发布时间:2025-07-23 09:56:14
1753235774946
作者:本文选自《平箫玉笛慰乡愁》,略有删减。
编辑:吴梦洁
责任编辑:季佩佩
校对:徐雪
审核:覃嵩松
来源:本文选自《平箫玉笛慰乡愁》,略有删减。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箫笛声声
——忆2010中国·玉屏箫笛艺术节
举办的经过
汪 兴
为了壮大玉屏箫笛产业品牌、弘扬箫笛文化,拓展其文化影响力,不断做大做强玉屏箫笛文化产业,更好地促进玉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2010年11月6—8日,我县举办了2010中国·玉屏箫笛艺术节暨“科特林杯”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活动。我作为县文联主席,是本次活动的参与者之一,至今仍记忆犹新。
细筹备
为宣传推介玉屏箫笛文化品牌,营造 “中国箫笛之乡” 浓郁的文化氛围,我县自1991年11月首次举办箫笛艺术节开始,相继组织举办了2005中日韩箫笛学术研讨会暨“东太杯”箫笛演奏邀请赛、2006中国玉屏箫笛之友节,组织开展了玉屏箫笛走进香港、走进杭州、走进央视宣传活动,使玉屏箫笛文化品牌的吸引力、影响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2010年7月,县委、县政府向中共铜仁地委呈报了“关于举办2010中国·玉屏箫笛艺术节暨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活动有关事项的请示”,并得到地委的批准。同时,为提升本次活动的层次和影响力,县委、县政府还分别向省文化厅、中国音乐学院发出请示和商请函,邀请他们的领导出席并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主办单位确定之后,便正式进入活动的筹备阶段了。
10月8日,制定了2010中国·玉屏箫笛艺术节暨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活动方案,方案明确了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组织机构等方面。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由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县领导及贵州科特林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宁凯林等任副组长,成员由县四大班子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财政局、县民宗局、县公安局等34个部门的39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组成。
二是领导小组下设各小组。有综合协调、赛事、演出、群众文化、后勤保障、宣传报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环境优化等9个组,并明确了各组的工作职责。
三是活动经费的筹措。经协调,本次活动由贵州科特林水泥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予以冠名。活动名称因此也由最初的“2010中国·玉屏箫笛艺术节暨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更改为“2010中国·玉屏箫笛艺术节暨“科特林杯”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
开幕式
按照方案的安排,活动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是开幕式;第二是箫笛演奏大赛;第三是箫笛艺术研讨会;第四是颁奖晚会。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2010年11月6日,国家、省、市领导和来自全国音乐院校的专家教授、学生等200余人相继云集玉屏。2010中国·玉屏箫笛艺术节暨“科特林杯
”
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如期举行。
11月7日上午九点,由中共铜仁地委、铜仁地区行署和省文化厅、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箫笛艺术研究中心主办,县委、县政府承办的2010中国·玉屏箫笛艺术节暨“科特林杯
”
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开幕式在县体育馆拉开了帷幕。
相关领导和各地来宾,县四大班子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新闻媒体记者等,三千余人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盛大活动。
开幕伊始,时任县委书记杨春光首先致欢迎词。国家文化部非遗司,省文化厅,铜仁地区相关领导等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时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宣布活动开幕,他向玉屏箫笛厂授予了“中国音乐学院贵州玉屏民族音乐教学实习研究基地”牌子。
展示玉屏箫笛
开幕式结束后,接下来便是精彩的文艺演出了。贵州省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窦爱莉、景伟健主持了文艺演出。来自全国九大音乐院校的教授蒋国基、张维良、詹永明等全国著名箫笛演奏大师相继登台一展技艺,用他们那欢快悠扬的笛声和低沉婉转的箫声演奏了《西湖春晓》《春江花月夜》《早晨》《水乡船歌》《兰花花》等曲子,让在场的观众们如痴如醉;田菊、覃春江等省内知名歌手的歌声调动了现场观众的激情;县艺术团的侗家儿女们也表演了《美丽侗乡》《箫笛声声》《笛乡欢歌》《侗乡牧笛》等精美歌舞节目,深深地吸引着在场观众的眼球。其间,掌声、欢笑声与箫笛声、歌声相互交织,并在县体育馆内久久回荡。
演奏赛
箫笛演奏邀请赛时间为一天半,即11月7日下午和8日全天。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10个省市13所院校96名竹笛专业学生和全国各地箫笛业余爱好者共125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本次比赛活动共分成专业、综合业余两个组别进行。为了确保比赛活动的“公正、公平、公开”,活动组委会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制定了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二是邀请了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蒋国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维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戴亚、上海音乐学院客席教授詹永明、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谭炎建、武汉音乐学院竹笛专业教授向思义、内蒙古歌舞剧院院长李镇、山东艺术学院教授郝益军、武汉音乐学院姚晖等15名全国知名箫笛演奏大师组成了评委团;三是在比赛场地上进行周密的安排;四是对选手出场先后顺序采取抽签排序办法。同时,还对不同组别的评委也实行动态调整,从而确保了比赛活动的正常进行。
通过选手们的积极参与和评委团的辛勤工作,本次比赛活动共评出专业、综合两个组别的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20名。其中专业组:王明辉、曹铖2人获一等奖;蔡蕾、张恒一2人获二等奖;明阳、谭天立、马潇潇3人获三等奖;刘佳、孟晓洁、刘倩、周宁波等10人获优秀奖。综合组:韩张、杜双2人获一等奖。业余组:田甸佗、李旌等4人获二等奖;吴碧锋、唐鹤轩、李民、石硕等6人获三等奖;王子文、刘磊、罗宋、冷海峰等10人获优秀奖。
我县有29名选手参加了综合组的比赛。年龄最大的66岁,年龄最小的仅11岁。其中有5人获奖,他们是:谭世钢获综合组二等奖;姚懿洲获综合组三等奖;姚本方、学生姚园园和姚若昔获优秀奖。
研讨会
箫笛艺术研讨会是此次箫笛艺术节活动重头戏之一,于11月7日晚8点在玉屏宾馆三楼会议室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共铜仁地委、铜仁地区行署主办,中共铜仁地委宣传部、铜仁地区文化局、中共玉屏侗族自治县委、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全国九大音乐学院和内蒙古歌舞团及省内、区内的箫笛专家学者和玉屏箫笛制作人、新闻媒体记者共80余人集聚一堂,谋划玉屏箫笛未来的发展与创新之路。
本次研讨会以“弘扬箫笛文化,壮大箫笛产业”作为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会议历时三个半小时,达到了“层次较高、庄重热烈、意义深远、收效明显”的预期目的。
层次较高:这次会议聚集了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全国九大音乐院校的专家教授。此次会议是由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我国著名箫笛演奏家张维良教授主持。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维良、星海音乐学院教授谭炎健、上海音乐学院客席教授詹永明、浙江艺术学院副院长兼教授吴樟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戴亚、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崔文玉、铜仁地区文联主席刘渝安共7位专家和教授作了专题发言。
庄重热烈:参加这次研讨会的领导、专家教授和县四大班子领导以及新闻记者等人员达80余人。其中,省文化厅副厅长邓健、省文联副主席、省音协主席崔文玉、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周建英等省、地领导和县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意义深远:2010中国·玉屏箫笛艺术研讨会是立足以传承、发展玉屏箫笛产业品牌,弘扬箫笛文化,拓展玉屏箫笛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为主旨的一次盛会,它对于不断做大做强我县箫笛文化产业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收效明显:与会专家教授在充分肯定玉屏箫笛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的同时,针对如何做大做强玉屏箫笛文化产业提出了许多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嘉宾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此次箫笛艺术研讨会虽是晚上进行,时间也较短,但讨论热烈、焦点集中、成效明显,对进一步做大做强玉屏箫笛文化产业,提升玉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玉屏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箫笛韵
颁奖晚会是11月8日晚上8点钟在县体育馆举行的。晚会由姚旭杰、鲁若晶共同主持。当晚,能够容纳三千余名观众的县体育馆座无虚席,秩序井然。张维良、李镇等教授与获奖选手、歌手们轮番登台表演了箫笛吹奏和歌舞共15个节目。最后,晚会在“侗乡夜话”中落下帷幕。
那天晚上,专家和演职人员们以一流的箫笛演奏水平和歌舞表演,给在场的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更值得一提的是张维良教授对玉屏箫笛的钟爱之情给我留下的印象。
11月7日晚11点多钟,我与姚茂芳等陪同张维良教授等专家们吃过夜宵后,张维良教授提议到姚茂芳的箫笛世家店里去看一下,姚茂芳十分欣喜,并盛邀大家一并同行。
来到店里,看着琳琅满目的各种箫笛产品,教授们十分兴奋。张维良教授随手接过姚茂芳推荐的一支箫送入口边,非常熟练地吹起了《平沙落雁》,热闹的场面顿时被张教授的箫声吸引住了,大家屏住呼吸静静聆听……
大约吹了两分钟,张维良教授突然停下来,抖一抖手中的箫说:“这个好,明天晚上我就用它来演奏,主要是想证明一下,玉屏箫既好看,又好吹。”看见张维良教授喜悦的心情,我的心里也十分欣慰。到了第二天晚上,张维良教授果然兑现了他的承诺。
在晚会上,还对在 “科特林杯”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的选手进行了颁奖。时长为2个小时,这不仅让玉屏侗族人民又一次享受到文化大餐,而且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另外,本次活动还在街心花园广场组织举办了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吸引了2000余名群众参与,包括箫笛演奏、山歌对唱、广场舞、柔力球等项目;15家企业展示了箫笛、紫袍玉带石、油茶、棕编等旅游商品;17位能工巧匠展示了箫笛制作、紫袍玉带石制作技艺;组织开展了书画作品展、㵲阳河风光风情摄影作品展,共展出书画作品50件,摄影作品120幅,增添了节日氛围。
活动结束后,省内外20余家新闻媒体为此次盛会进行了大量报道,一时间“玉屏箫笛”成了主频词。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媒体共报道活动新闻稿件50余条、3个专题,并相继在《贵州日报》《当代贵州》、新华社贵州分社、《贵州都市报》《贵州新报》《中国商报》《贵州民族报》、多彩贵州印象网发表、刊载。各家媒体从不同角度对玉屏经济、社会、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有深度的报道,如《一手生态旅游一手发展工业,玉屏奋力高飞》《箫笛之声奏响玉屏旅游发展活力新曲》《箫笛之乡箫笛节》《两代玉屏箫笛传承人“老顽童”与“小厂长”》等,在多个媒体的宣传推介下,玉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作者系玉屏侗族自治县文联原主席)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