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箫笛:传承百年的辉煌与发展 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

作者:来源:动静新闻 作者:文振曦 黄翠玲 田晓艳
编辑:吴梦洁
责任编辑:季佩佩
校对:徐雪
审核:覃嵩松
来源:动静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玉屏箫笛:传承百年的辉煌与发展

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

  7月23日,玉屏侗族自治县召开“箫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回溯玉屏箫笛工艺走向世界的辉煌历程。在这片浸润着箫笛雅韵的土地上,玉屏箫笛历经数百年沧桑,从惊艳国际舞台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书写了一段民族工艺的辉煌发展史。

百年荣耀铸就文化丰碑

  110年前,玉屏箫笛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优美的音色,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

图片

  历经百年传承,玉屏箫笛已发展成为集艺术性、文化性和收藏性于一体的民族艺术瑰宝,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展示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教育传承夯实文化根基

  玉屏创新开展“箫笛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发地方教材、构建课程体系、丰富实践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普及箫笛教育。截至目前,已建立校级箫笛社团18个,培养专业指导教师22名,开发校本教材8套。

图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贵州省第十六届“贵青杯”中小学生艺术箫笛展演中,玉屏选送的箫笛节目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充分展现了非遗传承的教育成果。

民族团结奏响和谐乐章

  玉屏箫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精美的乐器,更是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玉屏充分发挥箫笛文化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的独特作用,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箫笛文化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扶持和奖励办法》,从政策层面为箫笛文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图片

  通过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非遗展演等特色活动,各族文化在交流中互鉴、在交融中共存。近年来,累计举办民族文化活动120余场次,吸引超10万人次群众参与。箫笛已成为连接各族群众的情感纽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生动活力,贡献了积极力量。

品牌建设推动创新发展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箫笛文化产业发展,专班化持续推进“箫笛名都”文化品牌建设。加大箫笛文化精品创作力度,2023年玉屏成功创排了原创侗族音乐剧《平箫玉笛》,荣获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优秀剧目”奖,今年又将代表铜仁市参加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图片

  近年来,围绕推进箫笛文化宣传推广,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持续举办系列箫笛文化及展演活动。坚持“以骨干人才培养壮大箫笛文化传承”的工作思路,强化县校深度合作、积极参展参演并持续开展箫笛文化“六进”活动。成功举办了“黔玉杯”箫笛演奏大赛、第二届中国西南地区箫笛演奏暨玉屏箫笛邀请赛、“箫笛·花韵”系列雅集及各类箫笛主题文化活动,持续擦亮“箫笛名都·侗听玉屏”文化名片。

行业引领促进产业升级

  玉屏始终以“保护传承、规范发展”为宗旨,多措并举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指导玉屏箫笛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标准化建设、技艺传承与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牵头建立行业准入标准,对箫笛制作技艺、产品质量等进行规范。

图片

  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定期举办箫笛制作技能大赛,激励行业人才成长。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培养直播人才,通过“制作+演奏+直播”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在协会的积极推动下,玉屏箫笛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玉屏侗族自治县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