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屏侗族自治县公安交通管理局荣获“玉屏侗族自治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七届)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自2018年全县创文号角吹响以来,该局锚定“提升交通文明水平、构建安全畅通出行环境”目标,以机制创新为引擎,以科技赋能为支撑,在文明交通建设的考场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在县城区东市路、中华路与人民路交叉路口,执勤民警正在认真引导行人文明过马路,这是玉屏公安交通管理局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的日常缩影。 为全面提升城区交通秩序精细化管理水平,该局创新工作模式,实行网格化管理。抽调2名民警和22名辅警组成专职巡逻队伍,负责城区交通巡逻和动态管控工作,确保管理“全覆盖、无死角”。同时,还专门安排20名辅警在城区各主要路段开展常态化文明交通劝导服务,有效提高了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切实规范了道路交通秩序。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该局专门设立了护学岗。在每天早晚高峰时段,科学调配警力,重点加强学校周边路口、路段的交通疏导工作。无论天气如何变化,执勤民警都坚守岗位,为学生们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家长吴承容说:“我每天送小孩来上学,都有交警在这里维持治安,特别是放学时段,虽然车多人多,但有了交警的守护,小孩子的安全有了保障,我们家长也感到放心。”
在提升管理效能方面,科技应用发挥了关键作用。玉屏公安交通管理局建立了“智能交通+路面巡逻”的立体化管控体系,通过升级红绿灯智能监控系统,在城区新增16台人行道专用信号灯,安装80余台电子抓拍设备,这些智能设备能够有效识别和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有力保障了道路安全畅通。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文明交通的重要保障。该局在城区新建了5500米人行道隔离防护栏和1200余米道路中央隔离护栏,并在主次干道的显眼位置设置了80余处“礼让行人”“佩戴安全头盔”等文明提示牌。这些设施的投入使用,显著改善了城区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提升了道路通行安全性。 在做好城区交通管理工作的同时,玉屏公安交通管理局还将便民服务延伸到乡村基层。创新推出的“送考下乡”便民服务,切实解决了农村群众考取摩托车驾驶证面临“路途远、成本高、时间紧”的实际困难,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完成考试,既提高了农村驾驶人的持证率,也增强了交通安全意识。
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村民吴先能说:“以前考驾照要去驾校学习,花费不少。现在有了‘送考下乡’服务,既省时省力又省钱,真是惠民好政策。”
从城区的精细化管理到乡村的便民服务,从科技手段的运用到基础设施的完善,玉屏公安交通管理局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这份“先进集体”的荣誉,是对全体民警、辅警辛勤付出的充分肯定,也将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玉屏交警大队秩序中队民警尹志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创文成果,切实做好各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城市交通文明水平,努力为广大群众创造更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