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文化盛会
——忆2015年纪念玉屏箫笛金奖百年
暨“相约茶花泉”文化活动周
於 江
在玉屏,说起文化品牌,当首指箫笛。说起文化活动,当首指箫笛文化艺术节。说起最隆重、最热烈、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文化盛会,毫无疑问当首指纪念玉屏箫笛金奖百年暨“相约茶花泉”文化活动周。
那次活动举办规模之高、活动内容之多、参与人员之广,在玉屏历史上均属首次。整个活动从策划、组织、实施,历时近半年。
当年,我作为县文联主席,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作为文化盛会的参与者、经历者和见证者,至今记忆犹新,跌宕起伏。
紧锣密鼓的精心筹备
还未完全从2014年庆祝30周年县庆那场暴雨中缓过神来,历史的车轮不知不觉驶入了2015年。总感觉逢五逢十的年份总会有大事发生。
大概是在2015年5月的一天,突然接到县委宣传部李丽的电话,让我到时任县政协副主席高敏的办公室开个会。带着满满的疑惑参会,原来是县里准备举办箫笛艺术节,让我参与讨论活动方案。
高敏副主席说:“今年是玉屏箫笛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100周年,对于玉屏箫笛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县委、县政府要求举办一次有规模、有档次、有影响的箫笛文化艺术节。一是保护传承玉屏箫笛文化,二是宣传玉屏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三是让外界了解玉屏关注玉屏支持玉屏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箫笛艺术节由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红春负总责,县政协副主席高敏具体抓。开始精心筹备这场文化盛会。
前期,以吴红春、高敏、李丽及我为主,组织相关部门对初步活动方案进行了反复讨论、多次修改。每次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举办单位,要体现高层次;关于活动内容,要隆重热烈,丰富多彩,体现雅俗共赏;关于活动规模,要汇集全国乃至国际箫笛专家,办成箫笛艺术界最隆重的盛会。
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我们4人于7月初到北京,拜访了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维良,请他为箫笛艺术节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张维良教授是玉屏人民的老朋友了,对本次活动非常关心,专门为玉屏创作了10首箫笛曲目作为宣传品。随后,我们又转至上海博物馆,想查询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有关玉屏箫笛的信息。却因年代久远无功而返。
8月初,经过若干次讨论修改的活动方案终于出台了。活动规模空前:新闻发布会,开幕式及“凤箫龙笛展五彩”“古老箫笛的叙说”箫笛主题音乐会,“中国·玉屏风光风情”摄影大赛,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暨中国(玉屏)箫笛学术研讨会,第一届中国(玉屏)国际箫笛制作大赛,第二届中国西南地区箫笛演奏大赛,玉屏箫笛文化展示体验园开园仪式,贵州·玉屏“相约茶花泉” 2015年山地自行车邀请赛,侗族民俗文化系列活动,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及集中签约仪式,“百名记者”玉屏行,颁奖晚会。总共12项活动。既有文化的,又有经济的;既有高雅的,又有通俗的。可谓内容丰富,多姿多彩。
活动的主办单位也是有史以来级别最高。主办单位分别是中国音乐学院、贵州省体育局、中共铜仁市委宣传部、中国箫笛艺术研究中心、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承办单位是中共玉屏侗族自治县委、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
除了活动内容外,有两个问题讨论得比较多。一是活动主题。考虑到除了箫笛这个主题外,还要推介“茶花泉”景区,反映玉屏发展,最后确定了由我建议的主题“箫清笛韵·花香玉屏”。二是活动时间。按照以往惯例,我县的大型活动一般是在11月份县庆日左右举办,考虑天气、游客量等因素,把活动时间定在了10月4日至8日。
同时,县里成立了活动办公室,在县政协、县委宣传部、县残联、县文联、县机关事务中心、县文产办、县外宣办、县艺术团、县财政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抽调12人集中办公。
吴红春部长对活动策划、文字资料、宣传品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文字精炼优美,图片简洁素雅,突出玉屏元素。要通过各种资料、活动LOGO、外宣品把最美最好的玉屏呈现给来宾。于是做细化方案、收集图片、个性化邮册、箫笛宣传画册、设计活动标志、起草领导讲话,包括设计制作嘉宾证、入场劵……活动办一干人反复修改,夜以继日,忙得不亦乐乎!
一场秋雨一场寒。时过中秋,气温转凉,草木泛黄,连绵的秋雨为紧张热闹的气氛平添了几分凉意。我们隐隐担忧:玉屏每次举办大型活动都是天公不作美,难道这次也不例外吗?我一查天气预报,从10月1号到8号全部是阴雨天,而且还有阵雨。
阴凉的天气并不能抵消活动办工作人员的热情,持续加班十来天了,大家仍然强打起精神,不敢有丝毫懈怠。特别是出席活动的嘉宾、领导久久不能确定,让我们大伤脑筋。10多个日日夜夜,吴红春、高敏两位领导陪着大家在活动办审资料、吃盒饭、睡沙发,眼睛布满了血丝也没有降低半点工作标准。
10月3日凌晨,风情园的灯光在淅淅细雨中显得格外柔和优美。活动办,印制好的资料堆积如山,在上午9点前必须把这些资料送到活动报到处。当晚还有一项最艰巨的任务,活动指南要定稿付印,活动指南直接关系到所有人员能否“对号入座”,关系到活动是否能有序进行,决不能出现半点差错。别人在核对资料,我却一直看着活动指南上面的天气预报,雨、小雨、阵雨……
我想,不能让来宾一看到天气预报就兴致索然吧,于是大笔一挥,把10月4日至8日的天气改为多云、阴、小雨转多云……并注明:来自中国天气网。祈祷老天帮忙,把雨暂时歇一歇,不要为这场文化盛宴增添愁绪!
盛况空前的文化大餐
10月5日清晨,雨歇,雾散。秋雨洗尽铅尘,侗乡一片清新。各项活动拉开序幕、同时进行……
“让箫笛为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增色,为国家的文化艺术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第一届中国(玉屏)国际箫笛制作大赛决赛现场,时任市委书记说道。
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促进下,第一届中国国际箫笛制作大赛花落玉屏。由韩宝强、常敦明、周林生、董雪华、刘泽松(玉屏)、林谷珍、荣政、唐俊乔、易加义、程天建、王建平、缪宜民、小林纯平(日本)、水落立平(日本)多位业内专家组成的评委团,对国内外制作师提交的77件箫笛作品进行评比。
作为东道主,玉屏组织全县箫笛传承人精心制作箫笛产品参赛,无论是外型、工艺,还是音质、音准,均属上乘,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肯定。姚茂顺制作的“平箫”获得箫类制作金奖、银奖各一个;县中等职业学校曹俊制作的“梆笛”和“曲笛”获得银奖;竹韵箫笛社舒厚槐制作的“平箫”获得银奖;箫笛世家姚茂芳制作的“梆笛”和“平箫”分别获得铜奖。捍卫了“中国箫笛之乡”荣誉。
在风景如画的AAA级景区“茶花泉”,山欢水笑,花草含情,游人如织。摄影大赛启动仪式,侗族民俗文化展示,特色美食展示,特色商品及民间工艺展示,同时在这里进行。
当天的活动场面,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整个景区锣鼓喧天,歌声飘扬。5万多来宾、摄影师、群众汇集“茶花泉”,观美景,赏茶花,看歌舞,尝美食。大家纷纷拿起手机相机,拍摄美景,留下精彩,记录美好。
10月6日晚上,活动开幕式在县体育馆进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致辞,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宣布活动开幕!
随之而来的是两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古老箫笛的叙说”专场音乐会,中国音乐学院张维良、武汉音乐学院荣政、星海音乐学院谭炎健、日本尺八大师福田辉久、日本横笛大师西川浩平、旅英韩国音乐家金惠林、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唐俊乔、台湾知名音乐人林谷珍……这一个个享誉国际竹笛届的大师级艺术家,为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国际顶级水平的箫笛盛宴。
现场,各位大师在五彩斑斓的舞台上亮相,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师风范,分别用洞箫、竹笛、尺八、大笒演奏了《大青山下》《花泣》《阿诗玛叙事诗》《春之海》等经典曲目。整个现场环绕着优美的旋律,时而低沉委婉,时而激昂高亢。如潺潺流水,意境悠远;如骏马驰骋,催人奋进。现场观众细细聆听,如醉如痴!
“箫笛五彩展玉屏”专场音乐会算得上是张维良为玉屏创作的专辑首演式。音乐会在一曲《金色侗乡》中拉开序幕,我县100名学子和6位箫笛演奏人才同台演奏,展示了我县箫笛文化传承的强大后备力量。接下来有表现侗家村寨的《夜影吊脚楼》,有表现自然风光的《㵲阳河船歌》,有再现赶坳盛况的《对歌》……
10月7日,“相约茶花泉”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开赛,来自10余个省市的500多名选手相约茶花泉,在蓝天白云下,追逐青春梦想。
10月6日至8日,第二届中国西南地区箫笛演奏暨玉屏箫笛邀请赛如火如荼。经过层层选拔,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学生及玉屏本土的箫笛爱好者共118名选手,分青少年专业组、青年专业组、综合专业组、非专业组四个组别同台竞技。玉屏选手展示了风采,共20人进入了复赛。最终,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蒋毅荣获综合专业组铜奖,我县学生李俊霖、姚箫分获非专业组金奖和铜奖。能够在全国性的高水平大赛上获奖,证明了玉屏不仅能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箫笛,还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演奏人才。
期间,还举办了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暨中国(玉屏)箫笛学术研讨会,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及集中签约仪式。
㵲阳河畔箫声起,屏山脚下侗歌欢。10月8日傍晚,华灯初上,万人空巷,群众纷纷赶往茅坪新区㵲阳广场,观看玉屏有史以来最盛大的晚会——纪念玉屏箫笛金奖百年暨“相约茶花泉”文化活动周文艺演出。
演出前半小时左右,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我心里直打鼓,老天真的不捧场?现场观众越来越多,热情丝毫未减。或许是怯于恢宏盛大的场面,小雨慢慢停了!
我站在后场,远远望去,一幅硕大的画轴舒展在广场前,左边是3支精美的玉屏箫笛造型,舞台梯步上是色彩艳丽具有侗族元素的二方连续图案,主屏上不断呈现屏山玉水、侗家欢歌、桃李芬芳等唯美画面。舞台上霓虹灯闪烁、箫笛声起,好一幅美妙画卷!
随着一阵优雅的音乐声,玉屏百人箫笛合奏《侗乡夜话》作为第一个节目登台亮相。随后为观众送上了侗族琵琶歌《行歌坐月》、石阡仡佬族《嘣嘣鼓》、笛子独奏《山村迎亲人》、玉屏箫笛走秀、歌舞节目《逐梦侗乡》等精彩节目,让现场两万多观众感受到了浓郁的民族风和优雅的箫笛情。张维良教授演奏一曲他自己改编的《平沙落雁》,曲调高雅,意境悠远,将大雁之远志、逸士之胸襟演绎得淋漓尽致。
现场,县人民政府县长为张维良教授颁发了《玉屏侗自治县荣誉市民》证书,感谢他多年来为保护传承玉屏箫笛文化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刘婕等相关领导为在箫笛制作、箫笛演奏大赛中获奖的选手颁奖。
晚会持续两个小时后落下帷幕,整个活动圆满结束。观众久久不忍离去,大家在舞台前拍照,发朋友圈,留住精彩瞬间。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与公安、城管、环卫工人合影留念。
活动期间,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社、中国日报社、香港商报、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州民族报、贵阳晚报、铜仁日报、铜仁电视台等2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参与纪念活动报道。刊发了《10月4日去玉屏,赴一场百年金奖的箫笛盛会》《玉屏,箫音笛韵悦金秋》《箫声笛韵传佳音、百年品牌焕光彩》《国庆长假玉屏旅游持续火爆》……共85篇(条),其中部分稿件被各大网站转载。10月8日,10月10日,CCTV4、CCTV5连续对我县纪念活动进行了报道,很好地宣传了箫笛文化、民俗风情和城乡面貌。
辛勤付出的干部群众
成功背后总是艰辛。在这场历史大考中,全县干部群众为了当好“东道主”,办好“文化宴”,弘扬“讲政治、重感情、敢担当、善包容”的玉屏人文精神,“五加二、白加黑”,默默奉献,奋力拼搏,为活动的顺利举办和圆满成功付出了太多艰辛。
10月12日,微玉屏发布的一条消息《侗乡人民,我为你点赞!》迅速传播,阅读量当晚达到4990多次,在社会各界引起良好反响。在这场万人汇聚、影响深远的文化盛会中,感谢广大人民群众热情参与、包容理解、奉献支持,用真情喜迎八方宾朋,用行动展示玉屏形象!
早在8月初全县的动员会上,县长反复强调:这次纪念箫笛金奖百年活动,我们在座的都只能参与这一次!大家应当珍惜这百年一遇的机会,集全县之力把这次活动开展好,把箫笛文化传承好,把玉屏面貌展示好!这次动员会,把全县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活动中来。大家齐心协力,步调一致。
群众参与活动、感受文化的热情超乎想象。10月8日上午7点半左右,我来到活动办,看到大门口聚集着约两百名群众。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来领取当晚文艺演出的入场劵。这么多人来领票,怎么正常办公?今天还有最重要的几项活动,一定不能受到外界干扰。我马上引导他们有序到楼下广场排队等候,并电话通知活动办及宣传部工作人员尽快到现场发票。人越来越多,不久,小小广场涌入了近千人。公安赶来维持秩序,吴红春赶来稳定场面:“请大家不要慌乱,保持秩序,我保证大家都有一张票,都能够看到演出!”约两小时后,群众满意而去。
五天的精彩绽放,背后凝聚了干部职工夜以继日的默默付出。“茶花泉”景区5万多人的活动场地,㵲阳广场2万多人的演出现场,公安、交警、城管、武警、消防严阵以待、枕戈待旦,筑起了一道又一道安全保卫的钢铁长城。在“茶花泉”景区万人沸腾的人海中,县特巡警大队民警田俊抱着7岁大的小孩四处寻找失散的亲人;县交警大队杨青、县机关事务局罗慧,坚守在工作岗位度过了人生别样的“蜜月新婚”;县活动办高敏、吴艳、梁建梅、胡艳蓉、李丽、李妮娜、钟婷一伙“娘子军”巾帼不让须眉,雷厉风行,忙而不乱。张维良教授戏称:“玉屏的女干部一个顶八个!”
五天的文化盛会,全县人民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风雨中,道路上,小巷里,穿梭着242名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她们起早贪黑,清扫保洁,把最美玉屏呈现给大家。在来宾感受山水、领略风情之余,餐饮业主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真情待客;在参赛者找不到住宿地点之时,青年志愿者主动联系宾馆,热情引领;在参赛学生丢失手机、万分焦急之际,出租司机拾金不昧,主动送回,不要报酬,不留姓名。学生由衷感谢“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但你让我记住了玉屏!”
正是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唱好“小城故事”,扮靓“㵲阳明珠”。活动做到了“三个满意”:一是群众满意。充分考虑了群众的参与性,茶花泉吸引了5万多群众广泛参与,发放颁奖晚会入场券3000多张,占总数的45%。二是专家满意。工作人员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社会环境,市民较高的文明素质,绚丽大气的舞台效果,获得了箫笛专家们的交口称赞。三是领导满意。多项活动同时进行,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有关市领导出席活动,对活动的组织、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活动期间无一起治安案件、无一起安全事故、无一起群众纠纷发生。活动现场无一起供电故障,无一起灯光音响失误。
活动结束不久,县委常委会研究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宜。有领导在建议名单上没有看到活动办,当即就说:“怎么没有活动办?在这次活动中,活动办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协调各部门高效有序地开展了十多项活动,为整个活动的圆满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建议作为先进集体表彰。”高敏在会上推辞,活动办是一个临时机构,建议把这个名额让给其他单位。
11月6日,纪念玉屏箫笛金奖百年暨“相约茶花泉”文化活动周总结表彰大会在县体育馆召开。会议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的23个先进集体、10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箫清笛韵,花香玉屏。文化需要一代一代传承,历史需要一辈一辈积淀。纪念玉屏箫笛金奖百年暨“相约茶花泉”文化活动周虽已谢幕,但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其规模、影响及意义必将载入玉屏箫笛文化薪火相传的历史。
本文选自县政协《平箫玉笛慰乡愁》,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