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我与玉屏箫笛的情缘

作者:张维良
编辑:徐雪
责任编辑:季佩佩
校对:吴兆宁
审核:覃嵩松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我与玉屏箫笛的情缘

张维良

  自幼习笛,玉屏箫笛就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年来,玉屏箫笛伴随我走遍东西南北,不论在舞台上呈现,还是在唱片里的记录、影视中的配乐,都会有玉屏箫笛的身影。它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艳丽而羞涩的玫瑰,又是嘹亮而豪放的天籁,为中华文化讴歌传颂。我将记忆中的点滴撰写成文,以供爱好玉屏箫笛的有识之士分享。

  第一次亲身感受玉屏箫笛文化是在2005年。当年6月,时任玉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魏厚然电话与我联系,说是玉屏要举办“中日韩箫笛艺术研讨会”,请我组织部分箫笛专家参加。随后,文化部民族民间发展中心的主任李松又与我联系,请我对这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当时我就想,一个小县城居然能够筹备这么高规格的箫笛文化活动,除了玉屏箫笛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外,还足以看得出县委对弘扬玉屏箫笛文化的重视程度和非凡的魄力!抱着一种期待的心理,与主办方沟通,并以中国管弦乐学会的名义邀请各大音乐院校及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的竹笛专家参加研讨会。

  200511月初,第一次来到这个慕名已久的中国箫笛之乡——玉屏。这是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小城,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流水如玉、青山似屏”。在入住宾馆安排好后,我就到县箫笛厂、刘山箫笛社、箫笛世家参观玉屏箫笛,各种规格外形都有,雕刻工艺很精湛,赋予了箫笛更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玉屏箫,外观古朴,音质纯正,制作技艺依然保持了较高水准。

  117日,中国玉屏“东太杯”中日韩箫笛学术研讨会暨箫笛之声大型文艺演出正式开幕。国家文化部、贵州省文化厅、铜仁地委相关领导都出席了开幕式。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的竹笛大师及国内音乐院校的竹笛届知名人士也莅临现场。在近天的活动时间里,我分别参加了箫笛学术研讨会、专场音乐会,深刻感受到了当地县委、县政府对传承玉屏箫笛文化的重视力度。一个小县城,能够举办如此高规格的箫笛艺术活动,在我的经历中,是极其罕见的!

  活动结束时,玉屏聘请我为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顾问,聘请我的学生雷默为玉屏箫笛形象大使。从此,我与玉屏箫笛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之后的十多年里,我支持玉屏开展了多次大型箫笛艺术活动,不遗余力地支持玉屏传承发展箫笛文化。

  2007年,我建议玉屏组团到杭州市余杭区参加“笛友之家”夏令营活动,看当地是如何发展箫笛产业的。同时,加强两地的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箫笛制作技艺。2010年,我与玉屏共同组织举办了“中国玉屏箫笛艺术节暨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通过这次活动,发现并培养了一批玉屏的箫笛演奏好苗子。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纪念玉屏箫笛金奖百年活动”。2015年,时逢玉屏箫笛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这可是中国竹笛届的一件大事喜事!玉屏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决定举办一系列活动庆祝。多次征求我的意见和建议,委托我组织邀请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大陆的知名箫笛演奏大师、学者参加本次盛会。这次活动,在全球箫笛届是非常隆重的,有“箫笛五彩展玉屏”“古老箫笛的叙说”两场音乐盛会上演,有代表箫笛制作最高水平的第一届中国(玉屏)首届箫笛制作大赛,还有第二届中国西南地区箫笛演奏邀请赛……可谓精彩纷呈、目不暇接。

  为了这次盛会,我结合玉屏文化元素精心创作了《箫笛五彩展玉屏》箫笛音乐专辑。包括《阳河船歌》《夜影吊脚楼》《对歌》《侗乡处处有笛声》等十首箫笛乐曲,展现了侗乡玉屏的自然之美、民俗之魂和箫笛之韵……倾注了多年来我对玉屏的深厚情谊。

  多年来,玉屏箫笛文化的传承发展及箫笛产业的不断壮大,除了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荐,还有箫笛制作艺人的潜心钻研,使得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扬光大。这些年,我接触过玉屏当地两个箫笛制作艺人,在多次演出中都使用他们的箫笛。

  一个叫姚茂芳。2005年,我第一次来到玉屏,参观了箫笛世家,店里姚茂芳接待了我,拿出几支箫笛向我请教。随后,他还邀请我到一家茶楼与当地的箫笛爱好者交流,我也很客观指出优缺点。2007年,玉屏箫笛走进杭州,我作为嘉宾受邀参加。在演出前,看到姚茂芳带了一只紫竹扁箫,试了一下非常喜欢,临时决定用这支扁箫演奏。2010年,我到玉屏演出时,也是临时到箫笛世家挑选,这次又没让我失望,找到了一支13节的紫竹洞箫,作为这次全国箫笛演奏邀请赛的演出乐器。

  另一个叫姚茂顺。大概是在2014年,姚茂顺与姚茂芳专程到北京来拜访我,姚茂顺带了几支箫笛请我试一下音色。说实话,玉屏笛子的音色、音准和通透性方面,与全国最好的竹笛师还有差距。但是箫就不一样了,我试吹了一下,基本上还是玉屏的传统工艺,音色典雅、通透、灵敏度好。刚好年底我有一场演出,并且是以箫曲演奏为主,正在考虑去哪里选几支称手的箫。于是,我让姚茂顺回去赶制一批箫。一个多月以后,他如期把十来支紫竹洞箫送来,每一支都独具匠心,完全符合我的演奏风格。

  2015年元月,英国首相府发出邀请,希望我作为中国音乐家代表,在卡梅伦首相举行的中国新春招待会上与英国音乐家一起演奏。想到是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表演,我欣然应邀,也想到了要给卡梅伦首相准备一份新春礼物,那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屏箫笛。于是我拨通姚茂顺的电话:“茂顺啊!今年春节,我要赠送卡梅伦首相一对箫笛,你按自己的想法制作,一定要代表最高水平。

  2015年1月,张维良教授(左二)将玉屏箫笛赠给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左三)

  2015年的中国新春佳节,正当中华儿女欢庆洋溢于大江南北的时候,远隔重洋的英伦也感受到了这一中国传统佳节带来的温馨和喜悦。中国农历羊年正月初五,一曲悠扬欢快的中国乐曲《牧民新歌》,在英国首相府由首相卡梅伦举办的新春招待会上奏响。我有幸与伦敦爱乐管弦乐团的音乐家一起,合作演奏了这首深受中国和海外听众喜欢的乐曲,共同庆祝中国新年。卡梅伦与邀请的身着节日盛装的朋友和嘉宾出席了招待会。那一刻,首相府如同遥远的中国一样,充满着节日的欢乐。

  当天傍晚,卡梅伦来到首相府二楼大厅,与出席招待会的嘉宾见面,那里是他平时接见各国来访政要和签署重要文件的场所。他跟大家见面后发表了演讲,并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佳节的问候。随后,卡梅伦与大家一起聆听中英两国音乐家一起演奏音乐。

  演奏结束后,卡梅伦第一个鼓起掌来,随后走到音乐家面前,与我们大家一一握手,亲切交谈。他非常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对我演奏的音乐大加赞赏。我也就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珍贵礼物,由贵州玉屏箫笛制作大师姚茂顺专门精心制作的“玉屏龙凤箫笛”赠送给了卡梅伦首相。

  这是继1913年玉屏箫笛英国伦敦荣获国际银奖的延续,当年获奖的箫笛是由郑登荣、郑桂荣兄弟二人合制。而这次的礼物,是我年前就委托贵州玉屏箫笛制作大师姚茂顺来完成。为此,姚茂顺前后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历史跨越百年,也见证了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

  这对龙凤箫笛用紫竹制作,箫身刻有9只凤,笛身刻有9条龙,并用微雕手法各刻了9首唐诗。九龙九凤姿态各异,却都栩栩如生,刀法娴熟,线条遒劲,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箫笛技艺。卡梅伦接过礼物,仔细观察一阵后对我说:“这件乐器能发出如此精彩美妙的声音,真令人不可思议。”他还说,要把这对玉屏箫笛拿给自己的孩子欣赏,也应该让英国更多的孩子学习、了解中国箫笛文化。

  许多英国人对中国箫笛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在与他们谈起这些古老的中国乐器时说,笛箫是中国的传统乐器,有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也是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吉祥物。玉屏箫笛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典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我将这对古老的箫笛乐器作为中国的珍贵礼品送给卡梅伦首相,就是期望用这样的礼物让英国人民也了解中国箫笛文化。我对在场的英国朋友说:“箫音乐不高不低、不急不缓,具有中国人文气质。”

  实际上,与我一起在首相府演奏《牧民新歌》的几位英国音乐家,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见我用笛箫演奏中国乐曲了。20145月,我率领中国竹笛乐团远赴英国伦敦演出,在闻名世界的伊丽莎白女皇大厅举行了一场“笛箫传天籁”音乐会。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项晓炜、英国爱乐管弦乐团给予了这场音乐会热情称赞。演出结束后,项晓炜参赞等嘉宾还到音乐厅后台,看望了我和中国竹笛乐团,他们对中国竹笛乐团与伦敦爱乐乐团多位演奏家联袂演奏的,并由英国著名指挥家戴维·穆菲执棒的乐曲《莽原》赞赏不已,并表示这首乐曲虽然是世界首演,但已经让英国观众感慨万分。嘉宾们将这样的乐曲视为东西方音乐合作的天籁之声。

  当我的这些英国音乐同行得知,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大型团体表演《自然》中配乐的作曲、配器和开幕式文艺演出中的笛箫演奏,全部都是由我一人独立完成时,他们更是惊叹赞赏,期望着有机会再一次聆听到我演奏的中国音乐,并与我合作。直到这一次在卡梅伦首相府举行的庆祝中国新年的新春招待会上,热情的期待终于变成了现实。

平箫玉笛精品

  20156月,我特别创作了一场题为“大雅国风·张维良的民乐新纪元”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其中使用的箫也是玉屏箫笛制作大师姚茂顺专门为这场音乐会制作的。音乐会由我和我聘请的法国、意大利、香港等一流的专家团队合作完成。会上,我将多年来艺术探求的回顾与总结呈现在观众面前,并将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追求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试图将古今、东西、雅俗融为一体,成为当代中国的新音乐。

  从艺五十多年来,我在进行大量演奏、教学、创作和研究外,还在我的故乡苏州胥口镇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十多年前,在我母校胥口中心小学、宝带实验小学建立了“张维良竹笛艺术培训基地”。2014年底,适逢母校胥口中心小学百年华诞,当地政府专门在我的母校建立了“张维良馆”,其中我自用的玉屏箫也在“张维良馆”进行展示,使更多人了解到玉屏箫笛的文化和历史。(作者系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博士生导师)


本文选自县政协《平箫玉笛慰乡愁》,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