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玉屏水田来了支“解忧”队

作者:作者:刘元勋
编辑:季佩佩
责任编辑:吴兆宁
校对:杨可佳
审核:赵林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村里来了支“解忧”队

玉屏水田驻村工作队件件实事暖民心

  今年5月以来,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水田村新轮换的驻村工作队主动深入村寨,紧盯村民们的“急难愁盼”,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把温暖送到了大伙儿心坎上。


支部建在田坎上,党员带头干起来

  村里的事,关键看支部。驻村工作队一来,就和村支两委拧成一股绳。怎么让基层党组织更有力?他们认认真真抓学习、办活动,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得有声有色,吸引村里的年轻人和致富能手向党组织靠拢。

图片

开展乡村治理工作

图片

入户宣传

  光学习还不够,驻村工作队带头干!每月固定“志愿服务日”,由驻村工作队领着村民一起动手:清垃圾、整环境、宣传防溺水知识……村容村貌日渐清爽。目前,水田村清理乱堆乱放6处、残垣断壁4处,治理了4处垃圾点,评出了5户“卫生家庭”。


“白+黑”摸实情,两天保住“救命粮”

  入户拉家常、田头问收成、院坝听意见……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黄紫微带着队员和村干部,不分白天黑夜“泡”在村里,把家家户户的难事、愁事都摸得一清二楚,记在本上、放在心上。

图片

走访查看脱贫户高大叔种植的水稻

  走访中,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水田村皇仁屯组脱贫户高大叔种植的20亩水稻因干旱面临绝收,抽水灌溉迫在眉睫。了解情况后,驻村工作队立刻四处奔波找路子,仅用两天就从贵阳采购回400多米长的大口径消防水管。

  随着清泉流进干裂的稻田,1.9万多斤稻谷保住了,高大叔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


砍掉“悬心树”,服务做到心窝里

  “他们不光帮忙搞卫生、讲政策,连家门口的‘悬心树’都给解决了!”吴家湾组吴大爷的话道出了村民对驻村工作队的肯定。

图片

吴大爷家门口的安全隐患成功排除

  原来,黄紫微和村支书杨天菊开展防溺水宣传时,一眼瞅见吴大爷家门口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树的根部全烂了,随时可能倒下来。驻村工作队立刻联系林业、消防部门,及时安全砍伐隐患大树,保障了吴大爷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让驻村工作队和村民的心贴得更近了。


路要修好,水要畅流,件件实事夯基础

  要帮村里发展,得摸清上头政策,更得吃透下头实情。驻村工作队走遍了村组,和村民们面对面聊,真心实意听建议。同时定期向镇里、包村领导汇报,争取支持。

图片

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传

图片

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查看提灌修复情况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水田村郭家林组、吴家湾组的通组公路重建改造项目对接争取到位30多万元资金,马上要动工了;伍家寨组损坏的提灌阀门得到了修复,30多亩水稻的灌溉得到了保障。


为产业“把脉”,共谋村里好“钱景”

  乡村振兴还得看产业。为此,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没少琢磨,跑到周边县乡“取经”,看人家特色产业发展的门道,还请来了“外援”——主动联系贵州省大数据专家、经济管理学博士(教授)王裕强。被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的诚意打动,王裕强教授愿意无偿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出点子”。

  驻村工作队还牵线搭桥,联系中越贸易电商达人,一起琢磨如何把村里的好特产卖得更远、卖得更好,拓宽水田村农特产品销路,助力村民增收。

  “这里的村民勤劳、肯吃苦!”黄紫微充满信心地说:“接下来,我们将和村支两委一起,围绕产业、环境治理、乡风文明使劲,把村里的基础设施弄得更扎实,把特色产业发展起来,共建水田村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