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罐油茶香 立秋聚侗家
暑气未消,立秋忽至。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大湾村,62岁的侗族老人杨安枝起了个大早,他打算邀请寨子里的亲戚朋友来家里聚聚,用祖传的手艺熬制一锅罐罐油茶,与大家一起拉拉家常。
熬制罐罐油茶工序繁杂,杨安枝喊了村里的表亲和邻居来帮忙。厨房里,婶娘们动作麻利,围坐在一起收拾食材,大家有说有笑,手里的活儿一点儿没耽误。收拾完食材,便起锅烧油,将黄豆、炒米、土豆等食材炸好,盛出来备用。
杨安枝的女儿杨宗英嫁在贵阳,暑假特意带着俩孩子回大湾村陪父母。大湾村山清水秀,邻里和谐,动植物也多,她每年都会带孩子回来住上一阵子。
杨宗英说:“马上立秋了,要煮罐罐油茶吃。外面吃不到这个味道,只有在家才能吃到。”
给婶子们分好活儿,杨安枝准备了粘米和糯米进行浸泡,随后又挑选了一只老母鸡来熬制汤底,并将制作罐罐油茶的“灵魂”黑茶加水浸泡,这样大部分的食材便已准备好。
杨安枝说:“罐罐油茶是我们这里的传统美食,从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看奶奶们做,再一代代传承下来。农闲或空闲时,就煮点罐罐油茶,大家聚在一起品尝。”
粘米和糯米简单泡洗后,杨安枝在石磨上将其磨成粉,婶娘们筛掉粗粒,再慢慢加水揉成团,放进烧开水的锅里煮。一边搓,一边把浮起来的糯米团捞出来,大家配合着,熟门熟路,一点儿也不慌乱。
这边大锅里糯米团在煮,旁边的锅已经烧热倒油,准备炒黑茶了。葱姜蒜在热油里激发出香味,把沥干水的黑茶倒进去,炒出香味后,加清水、盐、花椒等调料,再淋上芡汁,翻拌均匀,油香混着茶香飘满厨房。黑茶煮好后,再倒进熬好的鸡汤,让两者味道慢慢融到一起,罐罐油茶浓厚底汤便制作完成了。
底汤熬好后,把糯米团、炸好的洋芋丁加进去,稍等片刻盛入碗中,碗内放入炸黄豆、炒米、嫩玉米粒、灰碱粑、葱姜等,一碗地道的罐罐油茶就成了。
屋门口大树下,杨安枝早摆好了桌椅,大家陆续就坐,年轻人端着油茶出来,先递给老人,再招呼小孩,其乐融融。忙了一上午,大家都饥肠辘辘,一碗碗油茶在一口又一口的咀嚼中很快见底,有人吃完又起身添了一碗。
村民潘佰洲说:“我老表热情得很,经常喊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一起吃罐罐油茶,做得非常好吃。”
村民袁其艳说:“表嫂表哥待人很热情,大家吃得都很开心,很感谢他们。”
在场的人边吃边聊,笑声不断。这碗融合了寨子味道的罐罐油茶,既是迎接丰收的讲究,更是侗家人团聚的温情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