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粤黔协作·莞爱铜行】24小时鲜达!8万斤玉屏黄桃“甜”进大湾区

作者:通讯员:唐丹妮、李娜 作者:蔡阳 图片:徐雪
编辑:季佩佩
责任编辑:徐雪
校对:杨可佳
审核:覃嵩松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8月7日,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五里桥村的黄桃基地里,采摘声此起彼伏。当天,2万多斤新鲜黄桃将从这里启程,经冷链专线直达东莞,最快24小时即可送达当地消费者的手中。

图片
  桃林里,田坪镇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们正与农户一起穿梭忙碌,分担农活。“采摘黄桃不仅可以帮助农户,还能体验采摘的乐趣,非常有意义。西部计划志愿者姚元露笑着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基地冷库前,工人们同样忙碌而有序。刚采摘的黄桃被迅速转运至分拣包装区,经过严格的筛选、分级、称重、二次质检、打包装箱,一箱箱黄桃整齐码放在待运区,等待启程。从枝头到包装完成,全程不超过6小时,最大限度保留了果实的新鲜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基地管理员杜秋山说: “之前已经发了3万多斤去往东莞,今天这2万多斤发完,后续还有3万多斤要送过去,总量达8万多斤。

图片
图片

  下午一点半,印有“粤黔协作·莞爱铜行标识的冷链车准时抵达。工作人员快速接驳,将包装好的黄桃有序装入冷链车。车内温度稳定在5℃——这是经过反复测试确定的黄桃最佳保鲜温度,能抑制果实呼吸,锁住汁水与甜度,确保抵达时品质如初。

图片

  杜秋山说:“为了确保黄桃的新鲜度,我们采用冷链运输车辆,确保黄桃在运输过程中处于低温环境,让东莞的消费者能够品尝到原汁原味的玉屏黄桃。

  这趟“鲜”行之旅的背后,是玉屏深耕黄桃产业的多年积淀。近年来,玉屏通过建强冷链物流体系、拓展电商销售、优化种植技术等举措,推动黄桃产业从本地销”迈向“全国售,为当地果农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图片

  杜秋山说:“我们基地的黄桃果肉金黄、甜度高、口感细腻,全靠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让黄桃的品质达到上乘。

  黄桃不仅甜了消费者的味蕾,更富了群众的口袋。基地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让群众既拿土地流转租金,又能就近务工,实现双增收。

图片

  从武陵山区的田间地头到东莞的商超货架,24小时的时空距离,既是玉屏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去”的速度,更是东西部协作催生的强村富民加速度。如今,黄桃已成为玉屏的“黄金名片”,带着侗族乡亲的期盼,把侗乡大地的清甜,源源不断送往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