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茅坡村村委会,一排排整齐的培育架映入眼帘,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开展藏红花种苗培育工作,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搬运营养土,有的小心翼翼地摆放种苗,现场忙碌而有序。
工人伍来弟说:“先摆盒子、放入泥土,每盒摆放180颗种子,呈梅花形排列,然后拿泥土盖上就行了。”
据悉,今年茅坡村争取到50万东西部协作资金,用于发展藏红花村集体经济项目。该项目采用“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精选10万颗藏红花种苗进行示范种植,选取5户脱贫户参与试种,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优先吸纳低收入群体就业,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发展藏红花产业,我们有信心!因为贵州花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全程技术跟踪指导和产品回收。”朱家场镇茅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向文应说。
这份信心源于玉屏与藏红花的深厚“缘分”。
2021年,贵州花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朱家场镇混寨村黄桃林下开展藏红花试种工作。试种成功后,2022年,公司乘势而上开启规模化种植,在当地建成了530亩林下种植基地,发展藏红花产业的同时,更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
2024年2月,茅坡村积极盘活闲置大棚,成功引进藏红花研发培育项目。贵州花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室内工厂化+室外林下”的双模式发展路径。在基地30000平方米的温控大棚内,375个培育架整齐排列,智能调控系统高速运转,该系统显著提升了产量,甚至实现了藏红花一年两收的突破。同时,公司还在混寨村保留了50亩林下种植基地,与黄桃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兼顾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公司负责人张弦介绍,基地采用的培育架应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子弹孔卡板”技术,该技术精准控制水肥供给,确保每株藏红花养分充足。并且,培育架承重能力达100斤,为藏红花的生长提供了稳固支撑,结合本地特有的黄泥腐殖土,实现了藏红花从发芽到开花的一体化培育。
今年7月,贵州花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完成首批10公斤藏红花产品顺利出口越南,实现了玉屏藏红花出口贸易“零突破”!
董事长胡奋丽说:“这是我们公司首批出口订单,品质达到特级。未来还将出口韩国、德国、迪拜等国际市场,让玉屏藏红花真正走向世界。”
未来,玉屏将持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让这朵“红色金花”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