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兴业强县富民丨湄潭:山间刺梨变“黄金”

作者:来源:微美湄潭
编辑:季佩佩
责任编辑:徐雪
校对:杨可佳
审核:覃嵩松
来源:微美湄潭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刺梨原是贵州山间生长的一种野果,因富含维生素C被誉为“维C之王”,如今成为健康市场新宠。眼下,正值刺梨成熟季,位于贵州湄潭经开区的贵州湄潭金源康食品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加工生产,小小刺梨正变身助农增收的“黄金果”,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
图片
初秋,刺梨果肉饱满,酸甜度正好,正是采摘的好时节。刺梨种植大户刘永国与贵州湄潭金源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两年有余,他的刺梨基地这几天非常热闹。一丛丛刺梨枝丫上,缀满了金灿灿的刺梨鲜果,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果香。工人们穿梭在刺梨丛中,戴着手套,提着筐子,采摘下一个个饱满的果实,欢声笑语在山间回荡。
“我种植刺梨有7年了,种了100多亩,一亩平均收3000斤左右。管理全部是人工,一年人工工资都要3-4万,一年下来我自己还能赚40多万。”刘永国高兴地说。
图片
企业保收购,产业发展劲更足。刘永国告诉记者,以前他的刺梨主要销往成都、昆明两地,与贵州湄潭金源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后,产品由公司负责收购,运输成本节约了一大笔。每年在管护和摘果的季节,还能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摘刺梨也不需要什么技术,一天摘四五百斤没问题。我们是按计件来算,一天工钱150块钱左右。”新石村村民文定容说。
图片
鲜果鲜榨,原汁原味。刺梨基地距离贵州湄潭金源康食品有限公司仅1个多小时车程,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线高速运转,挑选、清洗、压榨……一颗颗刺梨经过标准化流程,化作刺梨原汁产品。
“公司现在有两条全自动生产线,鲜果进入公司后,会经过挑选、清洗,然后榨汁灭菌,再进入冷库低温保存。这个采收季节,我们每天早上8点开始加工,一直到下午5点半,每天可以榨鲜果10来吨。”贵州湄潭金源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部主管苟孝介绍。
图片
贵州湄潭金源康食品有限公司按照 “品质至上、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拓展市场份额,持续加强与省刺梨产业研究院、贵州大学等众多科研机构、知名高校的合作,围绕刺梨种植、培育、精深加工、天然营养成分提取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研发,形成刺梨原汁、刺梨调味汁、刺梨口服液、刺梨干果、刺梨果脯等产品体系,实现了刺梨“吃干榨尽”效果。
这样的全产业链布局并非一蹴而就。2011年,湄潭通过招商引资,将贵州湄潭金源康食品有限公司引进贵州湄潭经开区。这家专注于刺梨产业的企业,便扎下根来,一步步发展成为一家集种植、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刺梨全产业链企业。
图片
“想为家乡做点实事,就到各地考察,选中了刺梨产业。刺梨产业是一个大健康产业,刺梨种植土地选择面很广,山旮旯都可以种,非常符合我们当地的地理环境。”贵州湄潭金源康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叶贵山介绍。
如今,贵州湄潭金源康食品有限公司拥有现代化无菌灌装生产线,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监测体系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产品正不断走俏省内外乃至国际市场。
图片
“产品主要通过线上直播销售,自己的直播间就有5个,线下依托汉台酒业现有的1000多家门店进行辅助性销售。准备在今年12月份,建设35000平方的现代化厂房,将现有的两条生产线扩展成四条。计划未来五年将湄潭的刺梨基地从1000亩扩大到5000亩至10000亩,带动更多老百姓致富。”叶贵山说。
小小刺梨果,承载致富梦。刺梨产业也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孕育金山银山的沃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