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森林乡村”的账本上
写满了“六共”公式
白露时节的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谢桥村,干净整洁的乡间步道、各具特色的村舍、富有民族风情的民宿、即将丰收的油茶产业园……一幅幅鲜活的图景,呈现出乡村的勃勃生机。
谢桥村地处朱家场镇最南端,曾因人多地少、经济落后,成为附近有名的“空壳村”。而今,谢桥村已成功转型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并在2020年3月1日被评为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
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便利
近年来,谢桥村不断强化村党组织建设,多措并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走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子,持续点燃强村富民“主引擎”。
回想起昔日的谢桥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舒玉祥颇为感慨。
在县委组织部、镇党委的指导下,谢桥村以强组织、强“头雁”和强队伍为抓手,全面加强党建工作,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舒玉祥介绍,借助组织共建、决策共商、优势共扬、全民共股、社会共治和成果共享的“六共机制”,谢桥村调整优化了村党组织设置,解决村级组织力量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以及村社“两张皮”等问题,并实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针对村中发展的重大事项,印发《玉屏侗族自治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按照“遇事大家议、决策大家定、有事大家干”原则,建立民主协商议事平台,确定协商主体,完善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以“固定+流动”方式在田间地头、院坝里组织党员群众共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人才引进等大事。
同时,每年制定落实民生实事,累计完成了乡村振兴产业路、文化广场等20多件民生实事,建成村便民服务点、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室、室外篮球场、村卫生室、村史馆等阵地,大幅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谢桥村则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开展订单式、组团式、上门式认领完成“微服务”,通过村委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解决方案,形成干事创业任务清单和成果转化运用清单。
舒玉祥说:“谢桥村还大力加强村支‘两委’干部的教育培养,择优储备后备干部,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不仅如此,谢桥村充分发挥乡贤力量,利用“春晖社”“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春节等传统节日,将本村大学生、技术能人和村民组织起来,通过召开群众会、合作社推进会、村集体会等会议,共商本村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