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变迁|㵲阳河畔红飘带

作者:作者:熊水英
编辑:季佩佩
责任编辑:吴兆宁
校对:杨可佳
审核:赵林
来源: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㵲阳河畔红飘带
——玉屏沿河健康步道的建设经过
熊水英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扩大市民休闲空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㵲阳河穿城而过的地理优势,修建了县城环㵲阳河健康步道。这项工程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还成为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启动建设民生工程
  最早修建健康步道是在2014年以前。那时,我县在开发建设茅坪新区,在平江路民族风情园至㵲阳广场外㵲阳河边修建了一段步道,步道周边沿河岸种植了观赏花草树木。同时,还修建了亭台、阶梯、水渠、雕塑、水车等景观,为“流水如玉·青山似屏”的玉屏城市形象增添了美感。遗憾的是步道距离较短,全长仅600米。
  2019年2月,县政府工作报告将“实施城区基础设施工程,完成㵲阳河北门廊桥至茅坪大桥段健康步道建设”列为我县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㵲阳河北门廊桥至茅坪大桥健康步道分为屏山公园至北门廊桥、舞阳欣城外两段建设。自此,我县环㵲阳河健康步道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屏山公园至北门廊桥健康步道。该段步道由玉屏大和廊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贵州巨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贵州骅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县住建局负责监管,总投资320万元,于2019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内容为:休闲栈道220米,桩基混凝土灌注工程、承台、墩台、桥跨承重结构、桥面系工程、附属结构、装饰装修工程。
  该段步道北靠屏山公园、南临㵲阳河、东接北门廊桥。由于这段步道的修建区域地势险峻,多为绝壁,具有较高的施工难度及施工危险性。
  为了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安全与合理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了多个相关部门,对规划的合理性、选址的地形条件、土壤稳定性到设计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等因素进行了多次充分的研讨,才确定了最终方案。
图片
北门廊桥上游处的健康步道
  县住建局作为这一民生实事的实施主体,还抽调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组成了由该局高级工程师夏运琴负责的项目监管班子,落实项目负责制,积极组织协调参建各方关系,并提供技术管理支持。县住建局还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选用业务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施工人员组织施工,既要尽量保持自然生态及绿色风景的步道建设风格,又要分析考虑沿河滨、靠山脊、临崖峭的独特地形地势。后经勘察,临崖山体的风化页岩片状岩芯具有浸水易软化、日晒易碎裂、抗风化力弱的特点,依据不同的山形水势,确定采取架空桥梁连阁而成的桥梁立柱式栈道。
  项目开工后,所有的技术力量集聚栈道建设,对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质量技术交底等各施工工序都进行严格把关。同时严把原材料的复试和成品、半成品质量检验关,严格控制工序质量,严格实施隐蔽工程验收。
  因靠㵲阳河岸修建,使用不了大型机械。该项目从勘察开始,到后期建设全部靠人力。工人们只能从可以落脚的安全处修起,顺着崖壁走势,将最基本的钢管骨架搭好,背着沉重的木板,推着满载混凝土的小推车,行在临时搭建的木板路上。在峭壁上作业,风险重重,施工期间所有工人都很少说话。因为高空作业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河中危及生命。所以,每时每刻都用心专注手中的活、脚下的路。
  经过复杂紧张的施工,2020年1月20日,全长962米的屏山公园至北门廊桥段健康步道完工通行,工程总工期100天,于2020年4月完成竣工验收。此项目的顺利建成,彻底改变了多年来屏山公园至北门廊桥段人行道狭窄、人车混行的局面,是一个为全县人民谋福祉的民生工程。
  舞阳欣城外健康步道。2019年11月,舞阳欣城外沿河健康步道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工期70天。该步道起于㵲阳广场外上方200米处,止于高速出口互通大桥右侧,全长约1600米,总投资330.35万元。建设规模及内容为:鹅卵石铺地983平方米、花岗岩铺地1503平方米、仿古青砖铺地982平方米、绿化1200平方米、文化景观墙72平方米、太阳能景观灯48盏、花岗岩石桌石凳6处、花岗岩休息座椅8个、垃圾箱48个、宣传指示牌10个、给水管网850米、灯带1700米、花岗岩路牙1780米、钢筋混凝土涵管10米、大渣回填340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亲水平台1项、清除原有构筑物及植物1项。
  根据项目特点及建设要求,本着节约资金、实用为主的原则,多次优化整体设计,做好步道沿线山石林木资源保护,科学设置路灯、绿化、休闲设施、文化景墙、铺设路径等。
图片
步道与健身广场巧妙融合
  步道于2020年1月20日竣工,2020年4月完成竣工验收。该段步道是基于舞阳欣城外沿河的一条泥泞小路而建,是专门为市民提供健身、休闲、观赏等活动而设计的自然环境下的通道,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保留了原有的自然景观,在保留了生态原貌的同时,又增加了趣味性、美观性、艺术性的元素。步道的入口是用石头拼成的琴键图案,让人们一进入步道就首先感受到艺术的气息,步道的路径铺设中用鹅卵石铺设许多动物图案,沿途设有倡导全民健康的方式、理念以及省级园林县城等宣传标识,2个休闲广场及其周边安装的健身器材更是给市民的休闲健身活动添姿添彩,促进市民身心健康。
分段修建巧妙连通
  在此基础上,从2020年起,我县进一步加快了县城沿河健康步道建设步伐。2020年第五次县城规委会议审议通过了㵲阳河沿河健康步道规划。县城沿河健康步道分为岐山坡大桥至㵲水大桥至七眼桥(一标段)、七眼桥至水月庵至风雨桥(二标段)、馆驿片区(三标段)、北门廊桥至文昌阁至珊瑚湾(四标段)、高速公路出口至㵲水大桥(五标段)五个标段修建。
  北门廊桥至文昌阁至珊瑚湾健康步道。步道分两段,北门廊桥至文昌阁东侧段由贵州宏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诺出资300万元建设,项目结算审计后若有超出,超出部分由县财政承担;文昌阁东侧至沙湾大桥段在珊瑚湾项目范围,由贵州宏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部负责。于2020年9月开工,2021年1月完工。步道全长约600米,其中:北门廊桥至文昌阁东侧段长约280米,文昌阁东侧至沙湾大桥段长约320米,平均宽度2.5米,步道中部设置一个观光平台。文昌阁东侧至沙湾大桥段按照珊瑚湾项目规划实施,采用花岗岩和塑胶铺地,花岗岩护栏。北门廊桥至文昌阁东侧段在文昌阁小区南侧陡壁,植被茂密,存在边坡不稳定、地质灾害隐患等问题,施工时全部采用孔桩、柱子、梁、板结构。
  因机械不能进入,孔桩开挖全部采用人工成孔方式开挖,共计孔桩41根,其中异形桩4根,孔桩深度均已达到持力层,且均入岩深度达到1米。所有的建筑材料均为人工二次搬运,就连脚手架也搭了两三次。此段步道表面全部采用EPDM塑胶材料铺设而成,面积约1080平方米。步道防护采用木纹仿古式栏杆,长约600米。步道配备景观照明灯15盏,广播音箱6个,垃圾桶10个,铸铁休息座椅6张,种植海棠球、罗汉松、红叶石楠、苏铁、紫薇等树木10余种,铺设草皮约270平方米。项目审计后,总投资459.72万元。
  岐山坡大桥至㵲水大桥至皂角坪污水泵房健康步道。2020年7月,县发改局批复了县住建局岐山坡大桥至㵲水大桥至皂角坪污水泵房(一标段一期)健康步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新建步道2400米。12月7日,该项目由铜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玉屏分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贵州平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835万元,监理单位为铜仁市金鑫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于2020年12月22日开工建设,县住建局赴省住建厅城建处、计财处争取项目资金150万元,促进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2022年4月20日,岐山坡大桥至㵲水大桥至皂角坪污水泵房健康步道项目竣工验收。该段步道宽约3米,路面铺装9507平方米,栽种灌木203棵、乔木394棵,安装景观灯具253盏、景观音响31个,设置垃圾箱40个,并配套修建了公厕1座。
  步道靠河加修约一米宽花台,花台内茶树、桂花、红花等10余种观赏花木间隔栽种,造型美观的绿植大花瓶穿插其间。花台外河岸植被下是原县防洪工程修建的宽约2米的防水平台水泥路,步道修建了七八道阶梯连通防水平台,防水平台外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草木繁茂、碧水悠悠、白鹭野鸭栖戏。这段步道路面以铺装花岗岩、红色地砖为主,以红色地砖铺面采用黄色地砖镶边,以花岗岩铺面的则用鹅卵石铺设了各种动物、几何图案有序点缀在步道上,从而使这段长长的步道既有色彩感又有趣味性。步道配套修建的公厕不仅设计美观,还专门设有母婴室、无障碍专用室、小孩洗手区等,方便过往群众。
  皂角坪污水泵房至七眼桥健康步道。在修建岐山坡大桥至㵲水大桥至皂角坪污水泵房健康步道的同时,县住建局还同步推进了皂角坪污水泵房至七眼桥(一标段二期)总投资950余万元。自皂角坪污水泵房起,步道结合地势依山而建,弯弯曲曲,时上时下,新建沿山步道345米,崖壁悬挑栈道53米,架空栈道166米,观景平台78平方米,花廊1座,公厕1座,完成了圆形泵房楼梯、路面铺装、沿河护栏及喷涂、路灯、音响、绿化施工,步道内侧修筑约1米高石墙与斜坡间隔,保障来往行人安全,步道至七眼桥下修建1519平方米广场,广场铺设了地砖,周边安装了休闲座椅,方便来往行人娱乐休憩,广场旁连接步道向上修建的91米蜿蜒阶梯使步道与七眼桥实现了互连互通,该步道于2022年5月底全部完工。
图片

七眼桥上游处健康步道

  七眼桥至水月庵至风雨桥(二标段)健康步道,总投资880余万元。步道总长1073米,路面铺装3594平方米,栽种灌木及花卉935平方米、乔木289棵,步道沿河安装木纹仿古式栏杆,安装景观灯具90盏、景观音响22个,设置垃圾箱11个、成品座椅11张。
  高速公路出口至㵲水大桥(五标段)健康步道总投资978万元,于2022年4月28日开工建设。此段步道主要结合㵲阳河河岸的地形条件和空地环境沿河修建,总长907米,路面铺装共5517平方米,栽种灌木109棵、乔木109棵,安装景观灯具76盏、景观音响13个,设置垃圾箱18个、成品座椅10张,完成了架空步道建设,亭台、休闲广场、花池修建,以及路沿石、防护栏安装防火烧板、塑胶步道铺装,并配套修建公厕1座。
  我县在以上各标段步道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依托玉屏特有的自然山水人文资源,弘扬玉屏历史文化精髓,加入玉屏地方元素,加强步道文化建设,选择具有玉屏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制定概念性设计方案,通过图画配诗等方式形成景观小品在步道上展示,将我县“中国箫笛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侗族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黄桃之乡”四张名片以图文形式点缀在步道护栏及周边,增加步道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为切实植入多元化体育元素,通过铺设彩色步道、安装健身器材和制作安装涵盖健康步道简介、健身知识宣传指示标识(包括公里指示标识、科学健身标识、警示类标识、健康徒步常识标识等),努力将步道打造成为绿色出行便民道、山水游憩休闲道、乡愁记忆人文道、城市体验风景道,让步道演绎小城故事,传承城市人文,丰富市民生活,彰显山水特色,从而形成玉屏县城新的城市记忆和独特气质,提升了整个玉屏县城的景观品质。
  至此,我县城区沿河健康步道除馆驿片区(三标段)因改造暂缓建设外已基本实现闭环,已经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总里程约7448米,总投资约4753万元,步道沿㵲阳河上游至下游巧妙贯通了歧山坡大桥、㵲水大桥、七眼桥、茅坪大桥、玉屏风雨桥、北门廊桥、沙湾大桥七座大桥。
提级改造增添亮点
  早在2004年县庆20周年时,我县完工的县城区馆驿至水月庵段防洪堤工程,为河滨路至水月庵段健康步道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县城沿河健康步道景观品质,自2021年开始,先后对水月庵、河滨路、平江路健康步道进行提级改造。
  2021年12月,水月庵至风雨桥(水月庵段)与风雨桥至北门廊桥(河滨路段)健康步道提级改造工程同步开工。
  水月庵至风雨桥健康步道提级改造工程总投资36.46万元,新增绿化面积约1600平方米,新建围墙140米及人行步道铺装约680平方米,步道铺设彩色塑胶,彩色塑胶步道回弹力较好,能平衡行人的压步反冲,有效保护好行人肢体健康。水月庵段健康步道提级改造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施工。提级改造后的水月庵段健康步道,结合周边原来有序配置的花台、绿植、路灯、休闲座椅、灯箱、管道直饮水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箫笛名都·侗听玉屏”等文化精神宣传,多形式点缀在步道两侧。
图片
水月庵处健康步道
  步道前段上下两条彩色步道远远望去仿佛㵲阳河岸镶嵌的两条彩带,充满现代感和运动气息,特别是夜晚灯光交替给人以绚烂多彩的视觉享受,步道后段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又是另一番美丽的景象,步道旁沿河修建的弧形观光平台,与河对面㵲阳广场前观光平台遥相对应,㵲阳河面波光粼粼,人们或在这里健身,或沿着平台中间鹅卵石慢步,或闲坐观景,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风雨桥至北门廊桥健康步道提级改造工程总投资49.72万元,2022年3月5日完成施工。步道采用彩色塑胶铺设,总面积1365平方米。此段步道栏杆间隔安装长方形灯箱,灯箱上玉屏人文知识随处可见,上层步道搭配原有花台、绿植、座椅、休闲走廊、雕像,下层步道木纹仿古式栏杆外芙蓉树和密密的垂柳下是连片的美人蕉,上下步道错落有致,沿着碧波荡漾的㵲阳河,人们流连其中犹如在河滨公园漫步。步道一头连着北门廊桥,一头连着玉屏风雨桥,是县城沿河健康步道的中心地段,也是休闲健身人员最偏爱的场所。上下两层步道分层提级改造,不仅提升了玉屏城市品貌,还起到了分散人流的作用。改造后的水月庵、河滨路健康步道经玉屏风雨桥实现了互连互通,成为县城沿河健康步道新的亮点。
  平江路段人行道提升改造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平江路段人行道问题凸显:人行道设置的木台阶阻碍老年人步行;未设置残疾人盲道;沿人行道安装的球形花岗岩车挡由于直径较大,占用了人行道空间,给行人带来不便,且间距较大,没有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反而带来安全隐患;人行步道为架空木板,多处已严重松动;木质栏杆经日晒雨淋多处腐烂且整体摇晃;人行道石栏杆安放处由于地基沉降,导致局部石栏杆断裂、开裂;以上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排除,避免危险出现。
  该工程于2022年6月25日开工建设,2022年8月5日完工,总投资228.9万元,总长844米,路宽最宽10米、最窄2.5米,共铺装花岗岩1804平方米,现状坡道改造1369平方米,安装青石道牙316米、钢管防撞护栏459米、灯带2513米、护栏657米、休闲座椅12个,修建花池9个,设置垃圾箱13个,项目建成后,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恢复了群众休闲活动区域,同时也提升了玉屏县城形象。
  县城沿河健康步道作为供人们进行健步走、跑步等体育活动的专门通道,集生态改善、文化展示、健身休闲功能于一体,是现代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每当清晨、傍晚时分,都会看到步道上人来人往、男女老少其乐融融,这也大大提高了玉屏市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舒适感和获得感。健康步道,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一件幸福工程,对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玉屏自治县政协提案法制委主任
本文选自《变迁》,略有删减。
编:吴兆宁 校:季佩佩 徐雪 审:吴波 覃嵩松


关注,请点在看↓